-
公开(公告)号:CN103331121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33639.X
申请日:2013-06-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流体混合系统,涉及一种微槽道的主动混合技术,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混合器,混合器设置有第一进液通道和第二进液通道,第一进液通道与第二进液通道分别开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分别连接有穿过壳体的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第一进液通道与第二进液通道均与混合通道的一端连通,混合通道的另一端开有出液口;壳体嵌有向壳体内发射光斑的点状光斑激光器,点状光斑激光器的出光口位于混合器的混合通道上方。本发明能够强化流体的混合效果,极大的提高了混合效率,同时避免了不利于生物分子生长和存活的因素,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作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95701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010542788.0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21/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衰减全反射传感器在线分离测量生物量浓度的方法,首先,将腐蚀后的锥形纤芯尖端研磨成半球状,镀上金膜,制作为双通隐失场吸收光纤;再将锥形纤芯以螺旋方式制作为传感器的传感臂,同时制作参考臂和温度补偿臂;最后,通过传感臂输出的信号电压与293K时生物量折射率的关系式和参考臂输出的信号电压与293K时培养基折射率的关系式实现生化反应过程中生物量浓度和培养基浓度的在线分离测量。本发明的传感器采用光衰减全反射形式,测量过程不受溶液浊度的影响;传感器插入菌悬液,便可实现反应器内生物量浓度的分离测量,同时消除温度和光源波动对待测信号的影响,具有检测准确、反应灵敏、高重复性、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876724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69997.9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纤维素同步酶解发酵与微生物电解池产氢的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未预处理或预处理后的纤维素基质与组合酶液按照100:(0.5~1)混合均匀,并将之加入到灭菌处理后的电解池内,加入量为电解池体积的10%~20%;B.将厌氧发酵细菌或光合细菌或二者的混合菌加入电解池,接种量为5%~35%(v/v);C.在电解池中加入组合培养基液体,加入量为所加入基质的10%~35%;D.电解池外接电阻,启动电解池,电解池启动成功后,接入外部电源,调节输入电压为0.2~1.2伏,电解池处于产氢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2170006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86326.7
申请日:2011-04-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1M8/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能降解挥发性有机物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流场板、阳极、阴极,其中,阳极包括阳极电极,阴极包括阴极电极,其特征在于:在阳极外侧的流场板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槽道,在靠近槽道的阳极电极表面覆盖有由碳粉和聚四氟乙烯粘结剂组成的多孔层以及由多孔聚四氟乙烯组成的憎水层,在槽道的底部首端设置有入口,在槽道的顶部尾端设置有出口,在阴极和阳极之间设置中间腔室,在中间腔室内装有生物培养基溶液;本发明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可挥发有机废气的处理,在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同时实现电能的回收,而且本发明还能进行污水处理,处理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高化学需氧量污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899473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221463.2
申请日:2010-07-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12P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沼气产气率的添加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尿素:0.5~2.0;K2HPO4·3H2O:0.25~1.50;KH2PO4:0.15~0.85;MgSO4·7H2O:0.05~0.5;维生素B1:0.003~0.01;维生素B2:0.003~0.01和维生素B3:0.003~0.01。本发明将提高沼气产气率的添加组合物直接加入沼液中,使用方便、快捷、省时高效;加入后加速沼液中各种原料的降解发酵,加快启动,缩短发酵周期,而且能明显增强菌种活性,提高产气率,增加池容利用率和原料降解效率等;而且该提高沼气产气率的添加组合物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易于普遍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326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02590.5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合成角鲨烯的工程菌株及其应用,其是通过将表达载体转化至枯草芽孢杆菌中获得,表达载体包括角鲨烯合酶基因tll1096,改造后的工程菌株可以合成角鲨烯,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动态调控TCA途径获得更高效生产角鲨烯的工程菌株,角鲨烯合成量可以达到12.47mg/L。
-
公开(公告)号:CN11637695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16263.5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肠道生物毒素检测的人工细胞传感器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枯草芽孢杆菌底盘构建;2)生物探针的合成与转化模块的构建;3)人工细胞传感器构建;4)细胞传感器的性能验证及优化。本发明通过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拟构建基于肠道环境中生物毒素如具核梭杆菌FadA粘附素、产肠毒素脆弱类杆菌(ETBF)毒素BFT、白介素响应的枯草芽孢杆菌人工细胞传感器,并最终实现对早期结直肠癌的灵敏、快速检测及预警。有别于其他类型的生物传感器,本细胞传感器的主要特点是以构建的枯草芽孢杆菌细胞作为感知肠道生物毒素的敏感材料。利用活体细胞高灵敏地感知传感器细胞外环境的变化,并且通过各类细胞生理参数响应直接反映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1375541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14720.X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生产己二胺的重组质粒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重构微生物的α‑酮酸、脂肪酸、亮氨酸等途径,构建同源或异源的延伸途径,实现廉价可再生底物的“+n”基团的叠加。通过对α‑酮酸途径与亮氨酸合成途径的整合,以乙酰辅酶A为叠加单体,L‑赖氨酸为原料,实现碳链的可控延长,由此可以实现尼龙材料单体己二胺的合成。结合基因组、代谢组学分析,和计算机模拟计算,拟通过对亮氨酸途径的定向进化,从而实现己二胺的高产,并且可定向生产其他链长的胺类物质生产。整合赖氨酸生产菌株,最终赋予细胞新的合成代谢能力,获得能从头合成聚酰胺类材料单体的工程细胞,实现生物基化学材料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353244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337178.0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漏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板(1a)和第二管板(1b);所述第一管板(1a)和第二管板(1b)之间设置有若干换热管(3);所述壳体(2)内通过拉杆(8)、定距管(4)固定有多个折流板(7);所述多个折流板(7)在壳体(2)内呈螺旋状排列;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连续的吸水膨胀止水带(6),吸水膨胀止水带(6)靠折流板(7)的弧边支撑固定。本发明的管壳式换热器具有流动阻力小、传热系数高、稳定性好、生产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14656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83764.7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12M1/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供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提升制氢反应器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使用可胞外产电的紫色非硫光合细菌作为光纤生物膜制氢反应器的光合细菌;B.利用启动好的光纤生物膜制氢反应器出口废液在连续流下接种启动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C.在两个光纤生物膜制氢反应器之间串接启动好的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即使培养基依次通过第一光纤生物膜制氢反应器、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和第二光纤生物膜制氢反应器;本发明用微生物燃料电池调节上一级制氢反应器出口废液,实现了对底物无污染连续调节;实现了抑制性代谢产物有效去除,提升了产氢性能,并同时产生电能;可广泛应用于生物、能源、环保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