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1057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1134892.6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解废旧铂铑热电偶中铂铑合金的装置及系统,包括反应器壳体,反应器壳体上端设置缓冲进气室,缓冲进气室的室壁设置一氯气进气口,缓冲进气室的上端设置电动机,反应器壳体腔内设置一搅拌器,搅拌器采用空心管制成,该搅拌器包括上部的直管段和下部的螺旋状弯曲结构段,搅拌器的直管段与反应器壳体滑动配合,该直管段延伸进缓冲进气室与电动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搅拌器位于缓冲进气室中的直管段管壁设有若干进气孔,搅拌器的螺旋状弯曲结构段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出气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利用溶解废旧铂铑热电偶中铂铑合金的装置循环通入氯气,尾气用NaOH溶液加以吸收,不但节能环保,可以实现常温下连续快速地溶解铂铑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8185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90490.7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陕西生化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与发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产红景天苷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方法及应用。该工程菌携带wwRrUGT33糖苷化酶突变体基因和蔗糖合酶GmSUS基因。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红景天苷的高效生产方法,包括将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接种到种子培养基中,培养至OD600为4‑6,得到种子液;然后将种子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分阶段加入葡萄糖、酪醇和蔗糖进行发酵培养,构建UDPG的原位再生体系,得到红景天苷。本发明在酿酒酵母中通过引入来自大豆的蔗糖合酶GmSUS基因构建UDPG原位再生体系,为红景天苷的合成提供充足的UDPG供应,具有成本低、耗能少、高产率、高转化率以及可工业化生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19447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990758.8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催化装置、太阳能驱动的酶‑电催化CO2还原装置及应用。该装置通过耦合酶催化与电催化技术,实现了在较低过电位条件下的高效甲酸生产。本发明的装置特点在于使用碳纳米管修饰的阴极,以及固定有甲酸脱氢酶的电极,构建了一个高效且稳定的酶‑电催化系统。进一步地,通过光伏发电组件、电压调节器和太阳能蓄电池组件的集成,本发明实现了利用太阳能作为唯一能源的CO2还原反应,生产甲酸。该装置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过电位高、酶‑电催化稳定性差、产物选择性低和催化效率低等问题,而且提供了一种反应体系稳定、反应条件温和、产物选择性高、催化效率高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410576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34892.6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解废旧铂铑热电偶中铂铑合金的装置及系统,包括反应器壳体,反应器壳体上端设置缓冲进气室,缓冲进气室的室壁设置一氯气进气口,缓冲进气室的上端设置电动机,反应器壳体腔内设置一搅拌器,搅拌器采用空心管制成,该搅拌器包括上部的直管段和下部的螺旋状弯曲结构段,搅拌器的直管段与反应器壳体滑动配合,该直管段延伸进缓冲进气室与电动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搅拌器位于缓冲进气室中的直管段管壁设有若干进气孔,搅拌器的螺旋状弯曲结构段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出气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利用溶解废旧铂铑热电偶中铂铑合金的装置循环通入氯气,尾气用NaOH溶液加以吸收,不但节能环保,可以实现常温下连续快速地溶解铂铑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899577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07669.2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突变体及酶活性提高方法与应用。该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突变体的突变位点如下:D210G、L406P、V886A。该酶活性提高方法包括以重组质粒pTrc99A‑pepc0为模板进行易错PCR扩增,连接载体后转入大肠杆菌DC1515,获得丁二酸高产菌株的突变体文库;接着将突变体文库中的菌株,依次进行液体培养发酵和单液滴包裹、拉曼激光液滴分选、微孔板发酵筛选、摇瓶复筛,得到高产丁二酸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突变体。本发明为提升PEPC酶活性提供了一种创新且高效的路径,同时也为工业生产中的酶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4501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93844.8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19 , C12N15/53 , C12N15/54 , C12N15/60 , C12N15/31 , C12P13/00 , C12R1/19 , C12R1/01 , C12R1/865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联产戊二胺和己二胺的工程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通过将弱化子功能引入到尼龙材料单体合成途径中,可调节途径中碳链延伸模块和转氨脱羧模块之间的平衡,大大增强该多酶催化合成路径的稳定性和催化效率。经过多基因筛选后,将弱化子序列等关键基因通过无缝克隆的方式组合克隆在一个或多个重组质粒上进行蛋白表达,同时,配合合成碳链延伸模块的简化,实现高附加值化合物戊二胺和己二胺等二元胺在工程菌株中的高效联产,为工业应用中戊二胺和己二胺等二元胺的高效稳定联产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53532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32312.5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领域,具体公开了辅助合成己二胺的重组质粒及合成己二胺的菌株,以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生产己二胺相关基因使用无缝克隆的方法将各基因分别在一或多个重组质粒中进行同菌株共表达。结合碳链循环延伸策略,对亮氨酸途径进行定向改造,实现多种高附加值化学产品灵活可调控生产,同时搭建起尼龙材料单体己二胺“一锅法”高效稳定生产平台。进一步选择一种以绿木霉(Trichoderma viride)来源的L‑赖氨酸‑α‑氧化酶作为起始氧化反应的多酶级联的高性能合成途径合成己二胺,为己二胺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合理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755419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111014720.X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生产己二胺的重组质粒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重构微生物的α‑酮酸、脂肪酸、亮氨酸等途径,构建同源或异源的延伸途径,实现廉价可再生底物的“+n”基团的叠加。通过对α‑酮酸途径与亮氨酸合成途径的整合,以乙酰辅酶A为叠加单体,L‑赖氨酸为原料,实现碳链的可控延长,由此可以实现尼龙材料单体己二胺的合成。结合基因组、代谢组学分析,和计算机模拟计算,拟通过对亮氨酸途径的定向进化,从而实现己二胺的高产,并且可定向生产其他链长的胺类物质生产。整合赖氨酸生产菌株,最终赋予细胞新的合成代谢能力,获得能从头合成聚酰胺类材料单体的工程细胞,实现生物基化学材料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51192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79341.7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迭代饱和突变得到一种耐碱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该突变体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赖氨酸脱羧酶的第104位的谷氨酸突变为精氨酸,第460位的天冬氨酸突变为精氨酸,该突变体在碱性条件下的酶活力更高,所作用pH范围更为宽泛,在pH7.5‑pH10.5的酶活稳定,且大大提高酶催化制备1,5‑戊二胺的产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7895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44342.1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糖基转移酶突变蛋白smRrUGT33,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还涉及编码糖基转移酶突变蛋白smRrUGT33的编码基因如SEQ ID No.2所示,将其构建到酿酒酵母细胞株中,可表达突变蛋白smRrUGT33。本发明的突变蛋白smRrUGT33催化的特异性强且催化效率高,采用简单的生物合成手段,可实现高效绿色的糖苷类化合物的生产。并且本发明的突变蛋白smRrUGT33的糖供体杂泛性高,催化多种糖供体生成糖苷化合物,可用于大规模生产多种糖苷类化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