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传动比高阶椭圆锥齿轮副

    公开(公告)号:CN101975246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505468.8

    申请日:2010-10-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林超 侯玉杰 龚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传动比高阶椭圆锥齿轮副,包括互相啮合的主动椭圆锥齿轮和从动椭圆锥齿轮,主动椭圆锥齿轮为高阶椭圆锥齿轮,从动椭圆锥齿轮为与主动椭圆锥齿轮啮合且阶数相同的高阶椭圆锥齿轮,本发明采用将椭圆锥齿轮转角缩小整数倍的方式,得出高阶椭圆锥齿轮,即对应的演变成三阶椭圆锥齿轮、四阶椭圆锥齿轮、五阶椭圆锥齿轮……、n阶椭圆锥齿轮,这些变传动比高阶椭圆锥齿轮副结合了锥齿轮传动、非圆齿轮等传动的优点,可以传递相交轴间的非匀速比运动及动力,动平衡性能好,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且采用不同阶数的变传动比高阶椭圆锥齿轮副,在齿轮副每旋转一周,传动比能实现对应阶数个周期的连续变化,可适用于工程机械、汽车、变量泵等场合。

    卵形锥齿轮泵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46072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54654.1

    申请日:2010-04-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林超 侯玉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卵形锥齿轮泵,包括泵壳、设置在泵壳内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为卵形锥齿轮并且轴线垂直相交啮合,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球面大端面节曲线为卵形;本发明与现有齿轮泵对比,在相同体积、相同转速及同等工况条件下,卵形锥齿轮泵在平均流量、瞬时流量及其变量范围等方面都大大高于同类型圆柱齿轮泵及非圆柱齿轮泵,克服了齿轮泵的径向力较大的问题,降低了力的脉动幅度,传动平稳性好,振动噪声小,可有效延长齿轮泵的工作寿命,提高泵的效率,节约驱动能源。适合大排量及大变量范围的应用场合。

    卵形锥齿轮副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48888C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510020261.0

    申请日:2005-01-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林超 冉小虎

    Abstract: 一种卵形锥齿轮副,由一对轴线垂直相交的卵形锥齿轮组成,其中主动齿轮的大端面节曲线为卵形,节圆方程为附图式(1),节圆方程中a为卵形的长半轴,e为偏心率,φ1为主动齿轮的极角;从动齿轮的大端面节曲线为卵形,节圆方程为附图式(2),节圆方程中a为卵形的长半轴,e为偏心率,φ1为主动齿轮的极角。本发明通过将卵形齿轮副在空间展开得到卵形锥齿轮副,使它同时具备了卵形齿轮和圆锥齿轮的优点:可以传递两相交轴间的非匀速比运动,结构紧凑、动平衡性好,承载能力好,传动效率较高,其运动为转动和轴向往复直线运动的复合传动,可以用于同时具有转动和轴向往复直线运动的特殊运动场合。

    电动执行器专用减速器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77160A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610054421.8

    申请日:2006-07-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动执行器专用减速器,涉及大型电动阀门的电动执行器专用减速器。本发明主要由输入偏心轴、支架、箱体、行星轮、太阳轮、蜗杆、手轮及输出齿轮轴等组成。由于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速比范围大、传动比大、制造成本低、承载和过载能力强、能自锁、操作方便等特点,故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发电厂(站)、冶金、石油、化工、轻纺、造纸等工业部门的大型电动阀门中。

    新型复合冲击钻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85567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315089.5

    申请日:2015-06-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林超 刘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冲击钻,包括外壳、冲头、驱动装置以及传动连接于驱动装置和冲头之间的冲击机构;所述冲击机构包括主动齿轮、端曲面齿轮和弹性件;主动齿轮安装于外壳并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主动齿轮与端曲面齿轮啮合,端曲面齿轮固定于冲头,所述弹性件支撑于外壳和端曲面齿轮之间用于为端曲面齿轮提供轴向弹力使端曲面齿轮与主动齿轮保持啮合;本发明的新型复合冲击钻,具有新型的冲击机构,可由马达驱动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端曲面齿轮啮合生成旋转和轴向移动的复合运动而产生冲击,并由弹簧提供回复力而产生持续的往复运动,相比于现有技术简化了冲击钻机构,能达到减小振动、提高寿命和可靠性的目的。

    对置端面式阀配流轴向柱塞泵

    公开(公告)号:CN105317645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320844.9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林超 赵相路

    Abstract: 本发明的对置端面式阀配流轴向柱塞泵,包括对置设置的左缸筒和右缸筒以及分别与所述左缸筒和右缸筒滑动配合并形成压力腔的左柱塞和右柱塞;所述左缸筒和右缸筒之间设有两端具有用于推动所述左柱塞和右柱塞往复运动的工作面的端面凸轮构件,从而能够削弱柱塞泵工作时的几何脉动与转动不平衡,改善柱塞泵的脉动性能与受力状况。

    卵形锥齿轮泵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46072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010154654.1

    申请日:2010-04-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林超 侯玉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卵形锥齿轮泵,包括泵壳、设置在泵壳内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为卵形锥齿轮并且轴线垂直相交啮合,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球面大端面节曲线为卵形;本发明与现有齿轮泵对比,在相同体积、相同转速及同等工况条件下,卵形锥齿轮泵在平均流量、瞬时流量及其变量范围等方面都大大高于同类型圆柱齿轮泵及非圆柱齿轮泵,克服了齿轮泵的径向力较大的问题,降低了力的脉动幅度,传动平稳性好,振动噪声小,可有效延长齿轮泵的工作寿命,提高泵的效率,节约驱动能源。适合大排量及大变量范围的应用场合。

    复合传动变传动比面齿轮副

    公开(公告)号:CN10251875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39478.0

    申请日:2011-12-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林超 龚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传动变传动比面齿轮副,包括互相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为椭圆柱斜齿轮,从动齿轮为圆锥曲面齿轮,本发明采用椭圆柱斜齿轮和圆锥曲面齿轮的相互啮合传动的结构,在传递相交轴间的变速比运动和动力的同时,还可实现旋转和轴向移动两种复合运动,结合了传统齿轮副传动和凸轮传动的特点;本发明与能实现相交轴间变传动比的非圆锥齿轮副相比,除了可以实现轴移动外,还具有变传动比范围更大和传动过程中承载能力更好的特点;设计、加工更为简单,结构更紧凑,传动时振动减小、噪声降低,可以用在农业机械、木工机械、工程机械、汽车传动等具有特殊要求的传动场合。

    微纳传动平台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86269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010101175.3

    申请日:2010-01-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林超 俞松松 程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传动平台,包括底座、下平台组件和上平台组件,本发明利用压电效应使下平台组件实现沿坐标系X和Y方向的直线移动,上平台组件实现沿坐标系Z方向的直线移动和绕X、Y轴平行轴的旋转摆动,并通过位移放大机构增加行程;下平台组件上相对设置的定向机构,也有效消除了轴间位移耦合,同时,该传动平台制成一体,各构件之间通过柔性铰链铰接,完全实现平台传动无间隙、无摩擦,有效提高了平台的传动精度,加上压电陶瓷管的位移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使本发明的微纳传动平台具备高精度、大行程、大摆动、多自由度、高分辨率、高频响等优点。

    盾构机双驱动行星变速传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69155B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010101344.3

    申请日:2010-01-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机双驱动行星变速传动系统,遵循双输入-输入行星架汇流输出-输出行星系I和输出行星系II分流-汇流至双联内齿圈的传动规律,具有双输入单输出的特点,实现增大扭矩和调速范围更宽的目的,通过输出扭矩和转速的改变,从而实现低速大扭矩输出,改变电动机的驱动方式,可得到多种不同的输出工况,故能适用于多种型式的盾构机,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驱动系统采用的多路变速和多个动力输入的结构所存在的不同步问题;封闭行星轮系载荷由两个输出行星系和双联齿圈共同承担,实现功率分流和汇流的功能,从而增强承载能力,具有较大传动比,能够适应大功率的输出和承载较大的施工载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