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黏附性超疏水黄铜表面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5733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23871.X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黏附性超疏水黄铜表面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对毛坯H59黄铜样品进行抛光预处理、超声清洗、自然干燥、刻蚀处理以及再超声清洗、自然干燥、恒高温热处理、低表面能处理、恒温干燥等步骤。本发明制备的黄铜基底表面与液滴之间的接触角高达174.5°,具有超高黏附性和超疏水性。同时,将该表面运用于重金属离子回收领域,避免了废液亲水铺展情况下蒸发过程中重金属离子在材料表面上的残留,能够大幅度减少对预处理设备的二次污染,使得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回收处理整体过程高效化、清洁化。另外,本发明还将该表面应用于SERS检测,可以提高检测溶液中物质的检测强度,扩大了可检测浓度的范围,提高了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一种耐腐蚀高强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2890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886201.6

    申请日:2021-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高强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机械工程材料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高强铝合金其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能不足,难以满足现有科技工业发展下的高品质需求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以下组分:Mg、Fe、Cr、Cu、Zn、Ti、Si、Ni、Sr、Zr、Sc和稀土元素、杂质,余量为Al,该铝合金的表面制备有疏水层。本发明通过按照适宜比例混合的原料,在加工过程中使共晶体球化和均匀化,改善合金组织中共晶体的偏聚现象,细化晶粒,并抑制基体的再结晶,从而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并极大的提高了高强铝合金的耐腐蚀性,且制备工艺过程中可进一步促进晶粒的细化,提高合金性能,且工艺步骤易操作,生产效率高。

    一种铝合金表面耐磨超疏微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938860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1336345.3

    申请日:2019-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表面耐磨超疏微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预处理:对铝合金板材进行超声清洗;步骤S2、电化学刻蚀:采用电化学三电极体系,对超声清洗后的铝合金板材进行电化学刻蚀处理;步骤S3、后处理:对电化学刻蚀后的铝合金样品进行超声清洗。另外,在步骤S2之前还可设置步骤S2A:在铝合金表面的部分区域涂覆石墨。本发明制备的铝合金表面具有超疏水性更好、摩擦系数更低、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更好的优点,同时提供了智能超声清洗设备和电化学刻蚀设备,实现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制备流程,制备效率高,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减少使用人员的工作负担和难度,更便于非专业人员的快速上手使用。

    一种电池包热管理装置及其散热和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1184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811292242.7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热管理装置及其散热和加热方法,包括多个单体电池、金属板、金属纤维棒、箱体、散热冷却板、回流装置、电磁加热器、喷淋装置,箱体通过金属纤维棒和金属板上通孔内壁的沟槽将箱体内液体吸附在金属板的通孔中,动力电池温度升高的同时将金属板和金属纤维棒之间的液体加热,温度升高到一定值后液体相变为汽体,再通过散热冷却板的冷却作用将汽体冷凝后经回流装置流回箱体,以此循环达到电池包散热的目的,简化了电池散热的结构。在寒冷情况下,使用电磁加热器将箱体内液体快速加热,促进热量在单体电池周围循环。本装置和方法具有高效的自主运行散热能力与加热能力,解决了热管理系统成本高且大量消耗动力电池电量的问题。

    半闭环控制下数控机床进给系统换向误差峰值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0788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1039152.7

    申请日:2018-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半闭环控制下数控机床进给系统换向误差峰值预测方法,采用激光干涉仪获取半闭环控制方式下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反向间隙误差和螺距误差信息,采集半闭环控制方式下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运行信息,基于推导的半闭环工作台换向误差峰值预测式,实现对工作台换向误差峰值的有效预测,从而可有效评估换向误差及其对运行精度的影响,为半闭环控制方式下数控机床进给系统换向误差有效分析与抑制奠定了基础,对提高半闭环控制方式下数控机床运行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与应用价值。

    一种风光结合式发电设备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40045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11471889.6

    申请日:2018-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风光结合式发电设备,采用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进行风力发电,其包括换能部件和叶片结构。采用导流组件给叶片结构进行导流,提高了风力发电的效率,并且导流组件可折叠,有利于缩小发电设备的体积。而且,导流组件的外壁为太阳能电池板,可同时进行太阳能发电,单位体积的发电效率高。本发明的风光发电不仅在发电量上能进行互补,而且硬件结构上也相互关联,使得发电设备结构紧凑、使用场景广泛。

    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矿用机车行人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9599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0860797.5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矿用机车行人检测方法,通过建立煤矿井下的可见光和红外光的行人数据集,并针对井下特殊环境对两类图像分别进行CLAHE有限对比适应性直方图均衡化及基于3阶布特沃斯函数的最佳陷波去噪方法处理,采用密集连接及多尺度池化结构对YOLOv3目标检测网络进行调整和改进,对两类图像的特征进行提取和融合,并采用交叉熵函数优化其损失函数,建立了模型,提高了模型在井下复杂环境下的准确度、实时性及稳定性,同时采用迁移学习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网络的训练精度,缩短了训练时间,从而使用训练得到的目标检测模型对行人目标进行检测,并实时输出矿用机车前方的行人检测结果,能够满足矿用机车行驶所需的检测速度。

    一种液体燃料多孔介质燃烧器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4729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43333.0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一种液体燃料多孔介质燃烧器及使用方法,包括进气导流筒,进气导流筒的后端与二级燃烧室连接;进气导流筒内设置有一级燃烧室,一级燃烧室内设置有燃油蒸发套管,并且燃油蒸发套管的前端与燃烧室盖相连;一级燃烧室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肋板,进气导流筒的后端设置有第二肋板,一级燃烧室后端出口与二级燃烧室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多孔介质;进气导流筒与一级燃烧室之间的空隙形成空气通道,一级燃烧室的侧壁上周向开设有若干排进气孔;燃油蒸发套管侧壁上开设有蒸汽燃油出孔。本发明可以使燃油完全蒸发成燃油蒸汽,使燃油蒸汽与空气充分混合燃烧,不易产生积碳,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燃烧效率。

    一种锂电池均压控制系统以及基于该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2149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41801.X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均压控制系统和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电池组、均压电路、控制单元、信号采集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池组包括(N+1)块单体电池,所述均压电路包括与所述电池组连接的多个开关单元,所述电池组中的一单体电池为均衡电池;所述控制单元接收信号采集模块的信号,向均压电路发送指令,控制所述均压电路中多个开关单元开或闭,实现单体电池之间连接电路的通断。并且,通过任意单体电池的串联对电池组充电,使每块单体电池达到充电截止电压。在均衡过程中,由任意单体电池交替串联放电,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并减少了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和与外界电路的连接,电路简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种汽车全方位自动泊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5240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556234.9

    申请日:2018-12-19

    Inventor: 张传伟 杨萌月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18 B60K7/0007 B60K2007/0084 B62D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全方位自动泊车方法,包括步骤:一、数据存储;二、确定停车位的类型;三、第一类停车位的泊车;四、第二类停车位的泊车;五、第三类停车位的泊车。本发明通过设置转动机构和行进机构,使汽车在原地实现不同方位的行驶和360°全方位移动,同时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轮胎的转向和行进,还可适应复杂的地势环境,使泊车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安全和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