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03822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480721.6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1B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激光监测土木工程室内模型位移的装置,设置有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通过螺母将固定其在激光器固定滑块上,激光器固定滑块通过松紧螺钉固定在圆形钢管上,透明玻璃箱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之间;固定钢环焊接在所述激光器固定滑块的末端,激光器固定滑块设置有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滑行的激光固定滑槽。本发明的激光监测位移装置构造、操作简单,不用增加其他操作步骤,通过激光射线的方式无干扰地监测土木工程室内模型加载过程中变形是否超限的问题,可以快速、直观对被测试模型的变形进行监测,且对被测试模型的变形过程无任何额外扰动,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485158U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221270827.0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A63H3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竞技玩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弹射装置,包括机架、弹射组件和气压动力组件,所述弹射组件设置在机架的顶部,所述气压动力组件设置在机架和弹射组件之间;其中,所述机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设置有载物板;所述弹射组件包括转盘,所述转盘设置在载物板的顶部;其结构合理,通过在载物板的顶部设置有转盘,转动转盘即可带动弹射管道水平转动,实现了弹射方向的调节,通过铰接架和铰接轴的配合,可以带动弹射管道上转动,实现了发射角度的调节,趣味性更强,此外通过气泵、气管、连接端头和气嘴对弹珠进行气压弹射,代替传动的弹簧弹射,可以快速的弹射出去,可玩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14312182U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20664521.2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9B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学习分拣操作的教学实训装置,包括平台以及设于平台上的进料检测机构、搬运机构和分拣机构;所述进料检测机构包括物料台,物料台的顶部设有物料储存筒和推杆气缸;同时,该出料口处还设有用于检测物料属性的传感器;所述搬运机构设于所述进料检测机构和所述分拣机构之间;所述分拣机构包括传送带和设于传送带旁的旋转分拣机构及多个物料放置筒;还包括有气动驱动模块和PLC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不同类型的气动驱动元件,可使学员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电气元件,大大丰富实训内容,接触面广,实用性强;再配合PLC控制模块,可加强各电气元件的自动化控制,提高认知,使实训内容丰富有趣。
-
公开(公告)号:CN207088876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0760941.4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B60F3/00
Abstract: 水陆两栖机器人以及水陆两栖侦查系统,属于机器人领域。水陆两栖机器人,包括基座、前轮系统、侧轮系统和水中推进系统;水中推进系统包括全向驱动机构和升降驱动机构;前轮系统和侧轮系统实现机器人的地面全向模式和越障模式;全向驱动机构包括四个均分间隔环形分布且能够摆动的螺旋桨。水陆两栖侦查系统,包括侦查设备和水陆两栖机器人,侦查设备设置于基座的上侧。本申请提供的水陆两栖机器人结构紧凑,具有全向模式,越障模式,水中运动模式三种模式和良好的越障性能,能够满足各种复杂环境使用要求。本申请提供的水陆两栖侦查系统,能够完成许多陆地或水中单一推进方式的移动机器人所无法完成的两栖任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088875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0760879.9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陆行机器人以及水陆两栖机器人,属于机器人领域。陆行机器人,包括基座、前轮系统和侧轮系统,前轮系统包括两个越障机构和两个第一全向轮,侧轮系统包括两个第二全向轮;两个第一全向轮和两个第二全向轮周向方向均分间隔设置;每个越障机构包括驱动连杆机构和舵机,驱动连杆机构设置于基座,舵机控制第一全向轮的方向转动。增设水中推进系统后作为水陆两栖机器人,水中推进系统包括四个均分间隔环形分布且能够摆动设置于基座的螺旋桨。本申请提供的陆行机器人,能够实现地面的全向模式和越障模式之间的切换,满足地面的复杂环境的使用需求。本申请提供的水陆两栖机器人,能够满足水陆各种复杂环境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3765849U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22876734.X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B25J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巡线控制的物流机器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表面安装有电机固定座,所述电机固定座为四个,且呈矩形排列,所述电机固定座的一侧安装有直流减速电机,所述直流减速电机的一端设置有全向轮,所述底板的顶部表面中央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顶部设置有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上对称设置有第一竖直固定板和第二竖直固定板。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红外巡线控制的物流机器人,该物流机器人可以有效解决现物流行业搬运过程仍需大量的人工费且效率不高的问题。该物流机器人的机械臂采用四连杆机构与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的结构,具有始终保持夹具水平的特点,使得物料的抓取与放置更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210075444U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21460362.3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习室座位使用情况检测装置,涉及自习室管理技术领域,该检测装置为第一个专用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习室座位检测装置,不仅是一个图像采集器,还集图像处理与理解分析设备于一体,与现有技术的监控摄像头相比,其功能全面;该装置为一个整体,安装、维护简单、而且较于硬件检测阵列,节约了大量硬件资源;该装置中的摄像头具有两个活动自由度,在自习室中的监控区间大,能够获取自习室中所有的座位使用情况图像;该装置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不会因为在原有摄像头的基础上增加了其它部件,而使其使用环境温度增加,各功能部件的使用性能更佳;加速器为神经计算棒,利于部署深度学习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207089614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0760242.X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水下机器人以及水陆两栖机器人,属于机器人领域。水下机器人,包括底盘和设置于底盘的水中推进系统,水中推进系统包括全向驱动机构,全向驱动机构包括防水舵机、外齿轮驱动圈、四个四分之一外齿轮分圈和四个螺旋桨,防水舵机驱动并控制外齿轮驱动圈转动,四个外齿轮分圈周向分布于外齿轮驱动圈的外侧且分别与外齿轮驱动圈啮合,四个螺旋桨周向分布于外齿轮驱动圈的外侧且分别设置于外齿轮分圈。增设陆行系统作为水陆两栖机器人,陆行系统包括四个均分间隔环形分布且能够摆动设置于底盘的全向轮。本申请提供的水下机器人,能够稳定和灵活地实现机器人水下三维空间环境下的近似全向移动。水陆两栖机器人,能够满足水陆各种复杂环境的使用要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