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60197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910022756.5
申请日:2009-06-0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305/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从人工栽培的红豆杉枝叶中制备紫杉醇的方法。为了得到紫杉醇,国内外开展了种植矮壮化的红豆杉树、组织培养、半合成和全合成紫杉醇等方法获取紫杉醇原料,但组织培养法获得的产量很小,培养液价格昂贵,全合成得率很小,且疗效不及天然源紫杉醇,成本高,难以商业化应用。本发明是以人工栽培的曼地亚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或东北红豆杉的枝叶为原料,经甲醇浸泡提取、依次用石油醚和乙酸丙酯萃取,然后用常压正相硅胶柱层析法及反相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法得到99.6%以上的高纯度紫杉醇。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溶剂、洗脱剂可以回收,适合于工业化生产,且保护了植物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1948760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84344.1
申请日:2010-09-1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悬浮培养生产猪苓甾体和多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液体培养基的制备;(b)在适合猪苓生长条件下,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猪苓的液体菌种;(c)将步骤(b)制得的液体菌种接种到发酵罐中,在合适的条件下,在液体培养基中继续发酵;(d)对发酵液和菌丝体进行分离,然后对菌丝体中甾体化合物和多糖进行分离。本发明具有发酵周期短,产率高,菌丝体中甾体和多糖含量高,成本低廉等优点。减低了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为工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921277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48039.7
申请日:2010-08-0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48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骆驼蓬茎叶中同时制备鸭嘴花碱和鸭嘴花酮碱的方法,其包括乙醇提取、D101型大孔树脂富集、硅胶柱分离纯化和重结晶等步骤。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法提取骆驼蓬茎叶中鸭嘴花碱和鸭嘴花酮碱、通过调节大孔树脂所用洗脱液的浓度和pH值,达到富集、分离鸭嘴花碱和鸭嘴花酮碱的目的,最后经过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的方法得到纯度大于95%的鸭嘴花碱和鸭嘴花酮碱。
-
公开(公告)号:CN11090334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911234480.7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黄体酮骈吡嗪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抗癌应用。所涉及的化合物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所公开的制备方法为通过Boc氨基保护、成酰胺、脱Boc反应得到氨基酸分子片段3a‑o;通过黄体酮C‑20羰基保护、A环C‑4位双甲基引入、C‑2氧化,合成含2,3‑邻二羰基的中间物6;最后利用氨基酸片段的二氨基与甾体A环邻二羰基构建吡嗪环,得到目标分子。本发明提供的黄体酮骈吡嗪酰胺化合物对乳腺癌、肝癌和前列腺癌均具抑制活性,尤其对前列腺癌细胞抑制活性更为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4530043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410727483.5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471/04 , A61K31/43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9‑取代β‑咔啉类化合物及其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药物的应用。所涉及的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Ⅰ所示。本发明的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活性接近阳性对照紫杉醇;并且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明显优于紫杉醇,IC50值小于1μM,可成为肿瘤治疗的高效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497012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41894.X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519/00 , A61K31/437 , A61P35/00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β-咔啉二聚体盐类化合物及其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药物的应用。所涉及的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Ⅰ所示。本发明的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活性接近阳性对照紫杉醇;并且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明显优于紫杉醇,IC50值小于1μM,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高效候选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0494188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610104867.7
申请日:2006-11-0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IPC: C07D307/79 , A01N43/12 , A01N25/0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大花金挖耳分离的具杀菌活性卡拉布烷型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及其应用,该具杀菌活性的卡拉布烷型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包括:天明精内酯酮、天名精内酯醇、13-甲氧基天名精内酯醇、11,13-双氢天名精内酯酮和卡拉布烷-3(4)-烯-12,8β-内酯,经申请人对上述化合物进行杀菌活性测定,证明该化合物能够用于制备防治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农药制剂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29480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011154489.X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61K31/437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1‑甲酰基‑β‑咔啉衍生物用于制备抗新城疫病毒药物的应用。所涉及的1‑甲酰基‑β‑咔啉衍生物分子结构如式(Ⅰ)、(Ⅱ)、(Ⅲ)所示;体外实验研究证明,所述衍生物在新城疫病毒增殖的早期和后期都能发挥明显抑制作用,在相关细胞系上都能发挥抗病毒作用,显著抑制3种不同基因型的NDV增殖,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更高;同时,对DF‑1细胞毒性较小,具备单独或与其他药物配合应用于抗新城疫病毒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774225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10501934.1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471/0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β‑咔啉‑1,8‑萘二甲酰亚胺杂交分子化合物、合成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根据分子杂交原理通过click反应将β‑咔啉衍生物和1,8‑萘二甲酰亚胺荧光团相结合得到。在水相比例逐渐增加时,本发明化合物通过π‑π堆积作用开始聚集,并伴随着很好的荧光发射性质。当在合适溶液体系中加入金属离子后,化合物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由于整体带有的正电荷的相互排斥从而使其在水相中进行解聚。
-
公开(公告)号:CN11090334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34480.7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黄体酮骈吡嗪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抗癌应用。所涉及的化合物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所公开的制备方法为通过Boc氨基保护、成酰胺、脱Boc反应得到氨基酸分子片段3a-o;通过黄体酮C-20羰基保护、A环C-4位双甲基引入、C-2氧化,合成含2,3-邻二羰基的中间物6;最后利用氨基酸片段的二氨基与甾体A环邻二羰基构建吡嗪环,得到目标分子。本发明提供的黄体酮骈吡嗪酰胺化合物对乳腺癌、肝癌和前列腺癌均具抑制活性,尤其对前列腺癌细胞抑制活性更为显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