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88838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72317.8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61K31/437 , A61P35/00 , C07D5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β-咔啉-3-羧酸二聚体的新应用,具体涉及β-咔啉-3-羧酸二聚体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抗肺癌药物的应用,本发明所述β-咔啉-3-羧酸二聚体的抗肺癌细胞活性显著高于抗其他癌细胞的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050209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610104885.5
申请日:2006-11-1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IPC: C07D307/92 , C07H17/04 , A01N43/12 , A01N65/00 , A01P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从大花金挖耳分离的具杀菌活性的桉烷型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包括2α-乙酰氧基-5α-羟基-11αH-桉烷-4(15)-烯-12,8β-内酯;5α,6α-二羟基-4α,11αH-桉烷-12,8β-内酯;5α-羟基-桉烷-4(15),11(13)-二烯-12,8β-内酯;2α-羟基-5αH-桉烷-4(15),11(13)-二烯-12,8β-内酯;2α,5α-羟基-11αH-桉烷-4(15)-烯-12,8β-内酯;5αH-桉烷-4(15),11(13)-二烯-12,8β-内酯;5α,11αH-桉烷-4(15)-烯-12,8β-内酯;5α-羟基-11αH-桉烷-4(15)-烯-12,8β-内酯;2α-O-β-D-吡喃葡萄糖甙-5α,11αH-桉烷-4(15)-烯-12,8β-内酯;2α-O-β-D-吡喃葡萄糖甙-5αH-桉烷-4(15),11(13)-二烯-12,8β-内酯;上述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测定证明,对供试的植物病原菌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9480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54489.X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61K31/437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1‑甲酰基‑β‑咔啉衍生物用于制备抗新城疫病毒药物的应用。所涉及的1‑甲酰基‑β‑咔啉衍生物分子结构如式(Ⅰ)、(Ⅱ)、(Ⅲ)所示;体外实验研究证明,所述衍生物在新城疫病毒增殖的早期和后期都能发挥明显抑制作用,在相关细胞系上都能发挥抗病毒作用,显著抑制3种不同基因型的NDV增殖,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更高;同时,对DF‑1细胞毒性较小,具备单独或与其他药物配合应用于抗新城疫病毒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530047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410782633.2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471/16 , A61K31/4375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屎米‑6‑酮季铵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涉及的化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R为乙基、丙基、异丙基、烯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正戊基、正辛基、非取代苄基或者,氢原子、甲基、溴甲基、三氟甲基、苄氧基、氟原子或氯原子取代的取代苄基;X为氯、溴或碘。所涉及的应用为上述化合物用于制备抗菌药物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557916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742057.9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471/04 , A61K31/43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取代β-咔啉类化合物及其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药物的应用。所涉及的化合物结构通式如式Ⅰ所示。本发明的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活性接近阳性对照紫杉醇;并且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明显优于紫杉醇,IC50值小于1μM,可成为肿瘤治疗的高效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55791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42057.9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471/04 , A61K31/43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取代β-咔啉类化合物及其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药物的应用。所涉及的化合物结构通式如式Ⅰ所示。本发明的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活性接近阳性对照紫杉醇;并且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明显优于紫杉醇,IC50值小于1μM,可成为肿瘤治疗的高效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948760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284344.1
申请日:2010-09-1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悬浮培养生产猪苓甾体和多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液体培养基的制备;(b)在适合猪苓生长条件下,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猪苓的液体菌种;(c)将步骤(b)制得的液体菌种接种到发酵罐中,在合适的条件下,在液体培养基中继续发酵;(d)对发酵液和菌丝体进行分离,然后对菌丝体中甾体化合物和多糖进行分离。本发明具有发酵周期短,产率高,菌丝体中甾体和多糖含量高,成本低廉等优点。减低了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为工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180881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73962.6
申请日:2011-03-2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48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系列有机化合物3,8,13-三碘-5,10,15-三烷基三聚吲哚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混合一种极性质子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然后将5,10,15-三烷基三聚吲哚溶解在这种混合溶剂中,加入碘化剂和氧化汞,在20~80℃搅拌反应10~30小时,然后回收溶剂,粗产物溶解于一种非水溶性有机溶剂后,用5%~30%的碘化钾水溶液洗涤有机相,干燥有机相后回收溶剂,剩余物用醚类或醇类有机溶剂重结晶得白色3,8,13-三碘-5,10,15-三烷基三聚吲哚,收率20-70%。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适于工业化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53004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27483.5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471/04 , A61K31/43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9-取代β-咔啉类化合物及其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药物的应用。所涉及的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Ⅰ所示。本发明的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活性接近阳性对照紫杉醇;并且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明显优于紫杉醇,IC50值小于1μM,可成为肿瘤治疗的高效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921277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010248039.7
申请日:2010-08-0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48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骆驼蓬茎叶中同时制备鸭嘴花碱和鸭嘴花酮碱的方法,其包括乙醇提取、D101型大孔树脂富集、硅胶柱分离纯化和重结晶等步骤。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法提取骆驼蓬茎叶中鸭嘴花碱和鸭嘴花酮碱、通过调节大孔树脂所用洗脱液的浓度和pH值,达到富集、分离鸭嘴花碱和鸭嘴花酮碱的目的,最后经过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的方法得到纯度大于95%的鸭嘴花碱和鸭嘴花酮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