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路基板和电子机器

    公开(公告)号:CN101673718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179067.5

    申请日:2004-12-15

    Inventor: 伊东春树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相应于大型芯片、通过细密配线形成多个外部端子、而且连接可靠性高的半导体装置。该半导体装置是在具有多个电极(9)的半导体元件(2)上形成(1)层或多层树脂层、与电极(9)电连接的多个配线(4)和与该配线(4)电连接的多个外部端子(7)的半导体装置(1),多个配线(4)的一部分或全部由从与电极(9)连接的部分向着半导体元件(2)的中心(10)方向的第1配线部(4a)、和与该第1配线部(4a)连接、从半导体元件(2)的中心(10)方向向着外侧与外部端子(7)连接的第2配线部(4b)形成,在第1配线部(4a)和第2配线部(4b)之间至少形成1层树脂层。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路基板和电子机器

    公开(公告)号:CN100565853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410104969.X

    申请日:2004-12-15

    Inventor: 伊东春树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相应于大型芯片、通过细密配线形成多个外部端子、而且连接可靠性高的半导体装置。该半导体装置是在具有多个电极(9)的半导体元件(2)上形成(1)层或多层树脂层、与电极(9)电连接的多个配线(4)和与该配线(4)电连接的多个外部端子(7)的半导体装置(1),多个配线(4)的一部分或全部由从与电极(9)连接的部分向着半导体元件(2)的中心(10)方向的第1配线部(4a)、和与该第1配线部(4a)连接、从半导体元件(2)的中心(10)方向向着外侧与外部端子(7)连接的第2配线部(4b)形成,在第1配线部(4a)和第2配线部(4b)之间至少形成1层树脂层。

    电子零件和电子零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25097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510099921.9

    申请日:2005-09-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11

    Abstract: 一种电子零件,具备:具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的半导体基板;将所述半导体基板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贯通的贯通电极;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基板的第一面侧的电子元件;和将所述电子元件密封在所述第一面之间的密封部件,其中所述电子元件与所述贯通电极是电连接的。

    检查用探测器及检查用探测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66490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81994.X

    申请日:2006-05-17

    Inventor: 伊东春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0735

    Abstract: 一种检查用探测器,包括:具有第1面和第2面的基板;输入突起部,形成在基板的第1面,且与半导体装置的多个输入端子的排列对应而形成;输出突起部,形成在基板的第1面,且与半导体装置的多个输出端子的排列对应而形成;多个输入接触部,形成在输入突起部上,分别与半导体装置的多个输入端子的每一个接触;多个输出接触部,形成在输出突起部上,分别与半导体装置的多个输出端子的每一个接触;多个输入导电部,形成在基板的第1面上的与形成有输入突起部的区域不同的区域,分别与多个输入接触部的每一个电连接;和多个输出导电部,形成在基板的第1面上的与形成有输出突起部的区域不同的区域,分别与多个输出接触部的每一个电连接。

    半导体装置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73717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0910179066.0

    申请日:2004-12-15

    Inventor: 伊东春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3114 H01L2924/0002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1),在具备多个电极(9)的半导体元件(2)上,形成有多个树脂层、与电极(9)进行电连接的多个配线(4)、以及电连接到该配线(4)的多个外部端子(7),其特征是,在多个配线(4)中,其一部分的第一配线(4a)形成于一个树脂层(第一树脂层3)或者叠层了的多个树脂层的底面,且在多个配线(4)中,除该一部分之外的第二配线(4b)形成于一个树脂层(第一树脂层3)或者叠层了的多个树脂层的表面。由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密度地形成配线以及外部端子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搭载该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基板以及具备该半导体装置的电子设备。

    半导体装置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73717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179066.0

    申请日:2004-12-15

    Inventor: 伊东春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3114 H01L2924/0002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1),在具备多个电极(9)的半导体元件(2)上,形成有多个树脂层、与电极(9)进行电连接的多个配线(4)、以及电连接到该配线(4)的多个外部端子(7),其特征是,在多个配线(4)中,其一部分的第一配线(4a)形成于一个树脂层(第一树脂层3)或者叠层了的多个树脂层的底面,且在多个配线(4)中,除该一部分之外的第二配线(4b)形成于一个树脂层(第一树脂层3)或者叠层了的多个树脂层的表面。由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密度地形成配线以及外部端子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搭载该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基板以及具备该半导体装置的电子设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