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3742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31225.6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击转化大肠杆菌的方法,属于微生物DNA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和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电击转化步骤,本发明所述方法针对电转化感受态细胞制备及电转化条件中的关键因素进行筛选优化,最终所制备的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可达1010cfu/μg DNA以上,大大提高了大肠杆菌电击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17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69803.1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λ噬菌体DNA提取试剂盒及提取方法,属于核酸提取分离技术领域,所述试剂盒包括以下组分:DNase I液、RNase A液、沉淀液、第一裂解缓冲液、第二裂解缓冲液、杂质沉淀液、DNA结合液、漂洗缓冲液和DNA洗脱液;所述第一裂解缓冲液以水为溶剂,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50~100mM Tris‑HCl,50~100mM NaCl和25~50mM EDTA;所述第二裂解缓冲液为10%~20%的SDS水溶液。利用本发明提供的DNA提取试剂盒和提取方法获得的λ噬菌体DNA纯度好,浓度高,无宿主DNA和RNA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8522804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16872.X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A23K10/18 , A23K10/26 , A23K10/37 , A23K20/10 , A23K20/105 , A23K20/142 , A23K20/147 , A23K20/158 , A23K20/163 , A23K20/174 , A23K20/20 , A23K20/26 , A23K40/10 , A23K5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生长史氏鲟软颗粒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软颗粒配合饲料由粉状饲料、水、鱼浆和鱼油制成;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粉状饲料的组成如下:鱼排粉25%~35%;苏氨酸菌体蛋白24%~32%;米糠10%~18%;寡肽鱼溶粉3%~5%;α-淀粉8%~10%;啤酒酵母2%~5%;磷酸二氢钙1%~2%;矿物质1%~2%;甜菜碱0.3%~0.5%;氯化胆碱0.2%~0.5%;叶黄素0.2%~0.5%;食盐0.2%~0.5%;渔用多维0.1%~0.3%。本发明选用效能相近的鱼排粉替代鱼粉,合理添加寡肽蛋白、植物蛋白和菌体蛋白,使饲料营养更贴近史氏鲟的营养需求,饲料诱食性更高,饲料成本明显降低;通过添加天然抗菌免疫活性成分使饲料无需添加抗氧化剂和防腐剂,显著增强史氏鲟自身免疫抗病力,减少疾病发生率,提高养殖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7825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209744.2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A23K50/80 , A23K10/22 , A23K10/37 , A23K20/147 , A23K20/142 , A23K20/163 , A23K10/18 , A23K20/26 , A23K20/20 , A23K20/105 , A23K20/22 , A23K20/174 , A23K10/30 , A23K2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态的花鳗鲡粉状配合饲料。所述花鳗鲡粉状配合饲料由粉状饲料制成;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粉状饲料的组成如下:蒸汽鱼粉28%~45%;米糠8%~18%;苏氨酸菌体蛋白10%~20%;寡肽鱼溶粉5%~8%;α-淀粉23%~25%;啤酒酵母3%~5%;磷酸二氢钙1%~3%;矿物质1%~2%;甜菜碱0.3%~0.8%;氯化胆碱0.2%~0.5%;食盐0.2%~0.5%;渔用多维0.1%~0.3%。本发明根据花鳗鲡的消化、摄食特点,选用的原料极具适合仿生态花鳗鲡养殖,相对于其它花鳗鲡饲料,本发明更注重降低饲料成本、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病害发生以及维持花鳗鲡的自然体色。本发明饲料营养更加全面,体色自然,养殖效果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18522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209710.3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A23K50/80 , A23K10/22 , A23K20/158 , A23K10/37 , A23K20/147 , A23K20/163 , A23K10/18 , A23K20/26 , A23K20/20 , A23K20/105 , A23K20/10 , A23K20/179 , A23K20/174 , A23K2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态大黄鱼软颗粒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配合饲料由粉状饲料、水和鱼油或粉状饲料、水、鱼浆和鱼油制成;所述粉状饲料包括:鱼排粉、寡肽鱼溶粉、米糠、蛹虫草培养基、a-淀粉、姜黄素等。本发明选用效能相近的鱼排粉替代鱼粉,合理添加寡肽蛋白、植物蛋白和菌体蛋白,饲料成本明显降低,饲料诱食性显著提高,同时使饲料营养更加全面,使饲喂大黄鱼的生长速度与喂养冰鲜鱼相近;通过添加绿色抗菌免疫活性成分使饲料无需添加抗霉菌剂和防腐剂,显著增强大黄鱼自身的免疫抗病力,减少疾病发生率,提高养殖成活率,并维持养殖大黄鱼体色呈现天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65324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990607.2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DNA Marker I分子量标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9个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分配至三个质粒中;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然后混合酶切片段后即得DNA Marker I分子量标准。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酶切DNA片段方法制备DNA Marker各条带之间亮度不均一的问题,即通过增加不同DNA片段的拷贝数以及在质粒酶切产物的混合重量比例,达到DNA片段亮度一致,从而解决批次间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58674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990658.5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肺炎链球菌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培养基添加剂,其中所述基础培养基包括蛋白胨、牛肉粉、酵母粉、葡萄糖、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无水磷酸氢二钠、氯化钙,所述培养基添加剂含有至少一种血清蛋白。本发明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摆脱了对CO2培养环境的依赖,因而不需要CO2培养箱。与传统胰蛋白胨大豆培养基相比,本发明的培养基保存使用更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058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17234.2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黄鱼贮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提升大黄鱼预制菜品质的贮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原料,从水产品养殖处选择鲜活的大黄鱼作为原料;S2:冷冻储存,将收集的大黄鱼原料进行冷冻储存。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可用于提升大黄鱼预制菜品质的贮藏设备,包括腌制桶,所述腌制桶的圆周外壁位于中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抱箍,所述抱箍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板。本发明通过检测不同贮藏条件下大黄鱼的质量变化,提升预制菜产品的品质,推动水产品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方便、美味的食品,而且方便对腌制桶进行移动和倾倒,提高了大黄鱼腌制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9927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458408.3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沼液微生物DNA的提取试剂盒及提取方法,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试剂盒包括:裂解缓冲液、副裂解缓冲液、杂质沉淀液、DNA结合液、漂洗缓冲液和DNA洗脱液;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沼液中悬浮物预处理、沼液微生物的富集、沼液微生物的裂解、沼液微生物DNA杂质沉淀、沼液微生物DNA结合、DNA杂质漂洗和沼液微生物DNA洗脱。本发明的试剂盒及其提取方法主要用于畜禽粪污沼液中微生物DNA的快速提取,提取的DNA具有完整性好、纯度高和得率优的特点,整个提取过程不需要使用苯酚/氯仿/异戊醇等有机溶剂,操作简便、省时,将在后续沼液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653240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710990607.2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DNA Marker I分子量标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9个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分配至三个质粒中;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然后混合酶切片段后即得DNA Marker I分子量标准。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酶切DNA片段方法制备DNA Marker各条带之间亮度不均一的问题,即通过增加不同DNA片段的拷贝数以及在质粒酶切产物的混合重量比例,达到DNA片段亮度一致,从而解决批次间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