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20947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0827991.6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9/39 , A61K31/704 , A61K31/7088 , A61K49/00 , A61K47/54 , A61P35/00 , A61P3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菁染料介导的核酸/抗癌药物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花菁染料修饰的功能核酸和抗癌化疗药物为原料,使其在水溶液中通过分子静电引力、质子的转移和疏水作用,自组装形成核酸/抗癌药物复合物。本发明制备功能核酸/抗癌药物复合物的方法简单、绿色、温和且成本低廉,其中抗癌化疗药物与功能核酸的协同作用可实现化疗和免疫治疗的良性结合,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因此,本发明有望为制备高效的抗癌功能核酸药物提供理论和实验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287121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267182.9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精氨酸适配体的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是以氨基修饰的精氨酸适配体和碳量子点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为原料,使两者通过酰胺缩合反应形成所述基于精氨酸适配体的光催化剂。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绿色、温和且成本低廉,所得光催化剂可以通过联接的适配体将细胞内的精氨酸富集在周围,并在波长>630 nm的红色光激发下产生光生空穴,催化周围富集的精氨酸产生一氧化氮。细胞内精氨酸的消耗和一氧化氮的产生可分别抑制肿瘤细胞的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从而能够通过两条途径的协同作用杀死肿瘤细胞,有望为癌症协同治疗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192094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27991.6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9/39 , A61K31/704 , A61K31/7088 , A61K49/00 , A61K47/54 , A61P35/00 , A61P3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菁染料介导的核酸/抗癌药物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花菁染料修饰的功能核酸和抗癌化疗药物为原料,使其在水溶液中通过分子静电引力、质子的转移和疏水作用,自组装形成核酸/抗癌药物复合物。本发明制备功能核酸/抗癌药物复合物的方法简单、绿色、温和且成本低廉,其中抗癌化疗药物与功能核酸的协同作用可实现化疗和免疫治疗的良性结合,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因此,本发明有望为制备高效的抗癌功能核酸药物提供理论和实验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44854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72968.6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337 , A61K31/15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酸二甲双胍和7-乙基-10-羟基喜树碱自组装的纳米材料(MH NPs)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协同化疗中的应用。本发明纳米材料的粒度均匀、分散性好,且其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耗时少、能耗低、温和、绿色、易于规模化等优点。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材料具有免疫和化疗协同治疗功能,比传统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L1抑制剂具有更高安全性,且更易保存、更平价,在未来的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2408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67009.2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稳定保护DNA的仿生矿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DNA分子与二价金属离子自组装,得到DNA/金属纳米颗粒;通过层层组装技术在DNA/金属纳米颗粒表面包裹聚电解质层,得到DNA/金属@LBL纳米颗粒;在DNA/金属@LBL纳米颗粒表面沉积聚多巴胺层,得到DNA/Fe@LBL@PDA颗粒,即为具有高稳定保护DNA的仿生矿化材料。该仿生矿化材料具有构建简单、密度高和长效稳定性等优势,能够在外界恶劣存储环境中(如ROS、高温、高盐、碱性、潮湿、生物溶剂和核酸酶等环境中)有效保护DNA分子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本发明可为DNA高密度存储和长效稳定性存储提供技术支持,在生物医药领域、基因工程、疾病治疗和DNA存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126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65492.0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9K11/06 , G01N21/64 , G01N15/149 , C09K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信号介导的DNA颗粒及其获取方法。其是将DNA、二价金属离子和荧光索引分子进行自组装,得到具有多色荧光信号差异的DNA颗粒;基于荧光信号差异,可利用流式细胞分选仪的荧光通道对目标DNA进行索引并进行获取。本发明提供的荧光信号介导的DNA颗粒为DNA库基元的构建、索引和删除提供了新方法,在生物医学和合成生物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解决了传统DNA存储平台所遇到的存储基元密度低、合成复杂、索引和分选困难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560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01660.5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1B2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热法制备钡铜铅磷灰石的方法,所述钡铜铅磷灰石由以下组分原料混合制成:组分为21%~22%mol的Pb,2%~3%mol的Ba,2%~3%mol的Cu,14%~15%mol的P,59%~60%mol的O,上述组分原料之和为100%mol。所述的合成步骤为:1)将氧化铜和二水合磷酸二氢钠在去离子溶液中80℃加热磁力搅拌反应18小时。2)将碳酸铅加入到步骤1)反应容器中80℃加热磁力搅拌反应1小时。3)将碳酸钡步骤加入到步骤1)反应容器中80℃加热磁力搅拌反应5小时。4)将步骤3)反应完全后的产物抽滤,得到滤饼。5)将步骤4)得到的滤饼放在刚玉坩埚中放入箱式电阻炉烧制。烧制程序为25℃在5℃/min的升温速率下升温至925℃,在925℃下保温烧制540分钟。烧制结束后自然冷却。当箱式电阻炉冷却至500℃时取出,让其自然降温至室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热法制备钡铜铅磷灰石的方法,所得的产物纯净且钡铜铅磷元素混合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287121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267182.9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精氨酸适配体的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是以氨基修饰的精氨酸适配体和碳量子点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为原料,使两者通过酰胺缩合反应形成所述基于精氨酸适配体的光催化剂。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绿色、温和且成本低廉,所得光催化剂可以通过联接的适配体将细胞内的精氨酸富集在周围,并在波长>630 nm的红色光激发下产生光生空穴,催化周围富集的精氨酸产生一氧化氮。细胞内精氨酸的消耗和一氧化氮的产生可分别抑制肿瘤细胞的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从而能够通过两条途径的协同作用杀死肿瘤细胞,有望为癌症协同治疗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02522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10748.5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的提高光敏剂生物相容性的改性方法,其是通过固相反应策略,将疏水性光敏剂与含多羧基的有机分子、含多氨基的有机分子共同反应,以制得具有高生物相容性的改性光敏剂。所得改性光敏剂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即使在高浓度的条件下也只有很低的细胞毒性,可有效地避免疏水光敏剂引起的副作用,提高光敏剂的生物相容性。同时,改性后的光敏剂能够避免聚集和自猝灭的产生,提高单线态氧的产生效率。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方法将为促进光动力治疗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提供一个新的机遇。
-
公开(公告)号:CN114560803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326363.9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7D2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温和的水溶液反应体系中进行5‑羟基色氨酸合成的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以L‑色氨酸、过氧化氢和抗坏血酸为原料,以纳米Fe3O4为催化剂,在水溶液体系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5‑羟基色氨酸。本发明合成5‑羟基色氨酸的原料均是生物内源性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的纳米Fe3O4的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合成条件在生理环境下即可满足,有望适用于5‑羟基色氨酸的生物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