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73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69365.1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石家庄铁道大学
IPC: G01D21/02 , G08B21/18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1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雨棚结构监测预警方法和系统,包括:在雨棚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和风压传感器,实时采集并精确存储加速度和风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去噪、滤波和规范化处理;从处理后的数据中提取关键特征值,包括加速度和风压的峰值、均方根值等;对提取的多个特征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将高维特征数据降维成构造激励综合指标和响应综合指标;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计算激励综合指标和响应综合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并根据历史数据设定相关性阈值作为预警标准。当监测到的相关系数超过预警阈值时,系统发出预警信号,提示可能存在结构异常情况,需进一步检查和维护。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多参数综合分析,提高了结构动力响应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3991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010175484.9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7/11 , G06T7/9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锈蚀区域检测方法及终端设备,上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图像,并对目标图像进行分割,得到第一数量的图像块;采用第一检测模型和第二检测模型对各个图像块进行检测,分别得到各个图像块的检测结果;根据各个图像块的检测结果得到目标图像的锈蚀区域检测结果。本发明将图像像素分割与图像检测结合,同时采用两种检测模型协同检测,对空间网格的划分要求不高,可实现复杂环境下的钢结构表面的锈蚀区域的检测,检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94673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01068.6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系统的落石冲击定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同步获取各微震传感器采集的微震信号,并提取各微震信号中震动波的初至到时序列;基于震动波的初至到时序列,确定当次落石冲击发生的监测子区域;根据第一监测子区域对应的微震传感器组的微震信号,计算当次落石的时间差位置指纹;将当次落石的时间差位置指纹输入预先训练好的位置指纹‑坐标模型,得到当次落石在第一监测子区域内的冲击位置。本发明基于微震监测系统进行落石冲击定位,并通过计算微震信号的震动波初至到时获取当次落石的时间差位置指纹,能够规避现有技术中通过波速计算进行落石定位检测时带来的误差,进而提高落石定位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0928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186451.0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地质灾害预警领域,涉及一种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方法包括:获取被测体的响应信号和磁力信号,其中,所述响应信号为利用加速度计对所述被测体进行测量获得的加速度信号;对加速度信号进行分解,获得静态加速度信号和动态加速度信号;对静态加速度信号和磁力信号进行融合解算,获得所述被测体的静态倾角;基于动态加速度信号获得所述被测体的动态位移;基于静态倾角和动态位移获得被测体的地质灾害预警结果。上述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方法可以实现传感器和被测体的各轴上的倾角和微小位移的测量,更准确、及时地对地质灾害进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1539910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175484.9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锈蚀区域检测方法及终端设备,上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图像,并对目标图像进行分割,得到第一数量的图像块;采用第一检测模型和第二检测模型对各个图像块进行检测,分别得到各个图像块的检测结果;根据各个图像块的检测结果得到目标图像的锈蚀区域检测结果。本发明将图像像素分割与图像检测结合,同时采用两种检测模型协同检测,对空间网格的划分要求不高,可实现复杂环境下的钢结构表面的锈蚀区域的检测,检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55380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807923.0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石家庄铁道大学
Inventor: 张广远 , 孟宪洪 , 董延东 , 赵维刚 , 李义强 , 唐永康 , 高国良 , 张浩 , 杨勇 , 严世强 , 许宏伟 , 王保宪 , 王新敏 , 王冬立 , 王敬 , 王志忠
IPC: G01M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性能状态监测系统、方法和装置。桥梁性能状态监测系统包括:位移传感器,用于固定到被测桥梁的测量点上,且触点垂直地平线向下,测量测量点相对于测量参考点的下挠位移变化量;张力线,一端固定连接被测桥梁的一侧桥墩,另一端活动连接至被测桥梁的另一侧桥墩并拉直,用于提供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参考点;数据采集模组,电连接位移传感器,用于采集下挠位移变化量;监测设备,通信连接数据采集模组,用于远程接收下挠位移变化量,根据下挠位移变化量计算得到被测桥梁的动挠度数据以及活载冲击系数,并根据动挠度数据以及活载冲击系数确定被测桥梁的性能状态。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4638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67362.X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砂浆层脱空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应用于安全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弹性冲击波法对无砟轨道砂浆层进行脱空检测,得到第一检测数据;基于探地雷达法对无砟轨道砂浆层进行脱空检测,得到第二检测数据;分别提取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所述第二检测数据的特征,并对所述第一检测数据的特征和所述第二检测数据的特征进行融合,得到融合特征;根据所述融合特征和预设脱空检测模型进行无砟轨道砂浆层的脱空检测。本发明提供的无砟轨道砂浆层脱空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能够有效提高无砟轨道砂浆层脱空检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82999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64439.2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交通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桥梁挠度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终端设备,包括:获取待测桥梁预设时间段内的测量数据;根据所述测量数据,将所述预设时间段划分为至少一个动态时间段和至少一个静态时间段;分别对每个动态时间段内的测量数据进行动态数据处理得到动态挠度值,分别对每个静态时间段内的数据进行静态数据处理得到静态挠度值;根据所述动态挠度值和所述静态挠度值,生成所述待测桥梁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挠度值变化曲线。通过上述方法,克服了单一动态数据处理或单一静态数据处理误差较大的弊端,有效提升了桥梁挠度检测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804128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276113.3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质边坡模型试验的地桩成孔灌桩装置,涉及土质边坡试验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套筒、框架及刀具,框架设于套筒内部,与套筒的内部形状相配合,能够紧贴套筒内壁,且能够沿套筒轴向滑动,刀具设于框架底部,通过铰接件与框架底部铰接,刀具与框架之间还设有弹性回弹装置,使得刀具只能沿铰接轴在框架内部从与框架侧面垂直的位置向上到与框架侧面平行位置之间转动;在自由状态下刀具侧面与框架侧壁垂直,且刀具中的各个刀片能够覆盖框架的底面,并能将上方的土提起。其结构简单,操作简易便捷可拆卸,成孔灌桩一体化进行,既避免土体塌孔,又便于土体清理,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与操作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80412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76113.3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3/00 , E02D5/665 , E02D2250/0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质边坡模型试验的地桩成孔灌桩装置,涉及土质边坡试验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套筒、框架及刀具,框架设于套筒内部,与套筒的内部形状相配合,能够紧贴套筒内壁,且能够沿套筒轴向滑动,刀具设于框架底部,通过铰接件与框架底部铰接,刀具与框架之间还设有弹性回弹装置,使得刀具只能沿铰接轴在框架内部从与框架侧面垂直的位置向上到与框架侧面平行位置之间转动;在自由状态下刀具侧面与框架侧壁垂直,且刀具中的各个刀片能够覆盖框架的底面,并能将上方的土提起。其结构简单,操作简易便捷可拆卸,成孔灌桩一体化进行,既避免土体塌孔,又便于土体清理,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与操作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