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45689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211464740.1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IPC: B22F3/11 , B22F3/00 , B22F3/10 , C01B3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复合多孔泡沫铜的制备方法,这种泡沫材料具有石墨烯泡沫和多孔泡沫铜骨架互穿网络结构,泡沫铜骨架为整体结构提供强度支撑,三维石墨烯网络起到粉末成形的作用,同时提高复合泡沫铜材料的孔隙率,防止烧结过度,同时大幅改善泡沫铜材料的抗腐蚀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1759479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366331.2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IPC: H01M4/587 , H01M4/62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长循环钠离子储能电池及负极、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将钠离子负极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加入到高速剪切混料机中进行干态混合;将混合后的材料加入到双轴热轧辊中挤压成膜片,膜片的厚度控制在90‑350um,双轴热轧辊的温度控制在100‑180℃,压力控制在18‑35T;将膜片贴合到经过表面经过胶粘化处理的8‑20um铝箔上,所述胶粘化铝箔胶层为2‑6um;所述胶粘层含65wt%导电碳和35%高分子胶水;将复合体在85‑130℃条件下热压形成钠离子电池负极。钠离子储能电池包括铝塑膜外壳、隔膜、电解液、正极和负极。本发明制备的钠离子储能电池负极在整个制造过程中降低了能耗,保护了环境,降低了整个电池的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52535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51172.0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快离子导体包覆高电压高比容钴酸锂正极及制备方法,称取LATP加入到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将LATP在去离子水中分散形成水溶胶;称取相应质量的高压钴酸锂粉末,加入到LATP的水溶胶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然后升温,通过恒温搅拌充分蒸发其中的去离子水;将蒸干之后剩余的混合粉末在烘箱中烘干,在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磨,将混合粉末转移到马弗炉中进行烧结,升温,自然冷却后再次研磨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经过快离子导体包覆的电极材料在5C、10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69.4、139.8mAh·g‑1。
-
公开(公告)号:CN11747692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99148.7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IPC: H01M4/58 , C01B25/4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1‑xFePO4,0≤x≤1,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LiFePO4极片剪裁,放入电解槽中固定,再放入同样大小的钛板作为对电极,加入含钠盐电解液淹没极片和钛板;(2)设置脱锂电压,直到脱锂比容量达到一定值时,脱锂完成,取出极片,用蒸馏水反复洗涤,烘干得到极片。本发明通过电化学方法进行脱锂,制备了完全脱锂的磷酸铁材料;本发明工艺使用设备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好,通过调控脱锂电压即可获得脱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44687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648426.3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IPC: C01G51/00 , H01M4/36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电压高比容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纳米钴源前驱体的制备;(2)共掺杂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钴酸锂材料充电电压与能量密度,利用本方法制备的复合高压钴酸锂正极材料具有高的充电截止电位,高的倍率性能与循环容量保持率,制备高压钴酸锂复合材料有效改善了电极与电解液的接触状态,促进了界面处锂离子的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17423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72999.5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电容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正极的制备方法,将三维多孔碳材料和链式导电炭黑于布袋中干态机械揉搓混合后一次性加入到含有粘结剂的去离子水中,高速搅拌形成粘稠浆料;将上述浆料涂敷到铝箔集流体的两面,烘干成型构成第一电极层;将多元锂氧化物、P‑t‑P导电剂和粘结剂于布袋中干态机械混合后一次性加入到含二甲基吡咯烷酮(NMP)的溶剂中,高速搅拌形成粘稠浆料;将上述浆料涂敷到第一电极层的两面,烘干成型构成第二电极层;将获得的电极在镀Cr辊压机上辊压成设计厚度,形成本发明的电化学电容器正极,所制备的电化学电容器具有高比电容和低自放电特点,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2609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458896.3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导电木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木材沿垂直生长方向切割成一定厚度的木片,并浸渍于化学洗脱液之中,随后使用清水反复清洗数次,再经过真空烘干处理;(2)配制小片径氧化石墨烯溶液,将脱木质素处理的木片真空浸渍其中,随后真空烘干,再配制大片径氧化石墨烯溶液,将木片浸渍其中,随后真空烘干;(3)配制还原剂溶液,将浸渍氧化石墨烯的木片浸渍其中,得到柔性导电木材。本发明通过化学法脱除木质素软化木质,得到具有良好柔韧性的木材,通过梯次浸渍法在木材的表面和孔道内负载不同粒径尺寸的石墨烯片,提高木材的电导率,所制备的复合木材在柔性电子设备,柔性电池,可穿戴器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83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10829.7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Inventor: 李际洋
IPC: D06M11/83 , D06M15/61 , D06M15/233 , C23C18/44 , B82Y40/00 , B82Y30/00 , D06M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薄膜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银纤维薄膜的高效制备方法,将过硫酸铵化学聚合PANI粉末分散到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2%的PANI:PSS水系中,分散PANI,形成固含量在0.2%的浆液;将浆液喷涂到甘油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上,并在拉伸的条件下进行干燥得到具有还原性的导电高分薄膜;将薄膜浸渍1‑1.5g L‑1硝酸银溶液1.5‑3个小时并晾干得到具有银颗粒附着的纤维薄膜;该过程为一般过程,分为镀银液和还原液,可采用葡萄糖或者水合肼作为还原剂,本发明通过浸渍硝酸银溶液在薄膜上还原出银银颗粒作为催化中心,进行化学镀过程,整个过程减少传统纤维的除油和粗话过程,降低传统敏化、活化过程中的贵金属的使用,使得制备纳米银薄膜的效率增加成本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67682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63469.5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IPC: C01B32/318 , C01B32/3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及应用,包括:对木材进行脱木质素、预压缩和活化造孔处理得到具有微米孔和纳米孔的分级孔结构的自支撑碳骨架材料;利用固相法或者液相法在具有微米孔和纳米孔的分级孔结构的自支撑碳骨架材料上进行硫的负载,得到所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利用脱木质素,预压缩和活化造孔的方法调节木材衍生的多孔碳骨架的密度和孔结构。通过活化造孔在微米级的管道壁上引入纳米孔,抑制多硫化锂的溶解和穿梭,改善电池的循环稳定性;预压缩处理有效控制碳骨架的密度,提高强度,在保持孔结构的条件下,提高三维集流体的电导率,更有利于电子的传导。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3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93433.1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IPC: H01M10/54 , C01B32/215 , H01M10/0525 , H01M4/1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过渡金属降烧剂辅助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过渡金属降烧剂辅助回收废旧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通过在酸浸过程之后将过渡金属盐硫化亚铁与酸浸石墨混合热处理,通过硫化亚铁增强石墨材料的反应活性,从而降低废旧石墨热处理晶体结构恢复所需的温度。所选过渡金属盐硫化亚铁成本较低。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所采用的硫化亚铁将烧结温度进一步降低至750℃,并使得再生石墨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去除硫、铁元素的滤液既可以重新利用以再生铁金属也可以再次利用以降烧。整个实验流程相对简单,实验可重复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