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89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78507.7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害化处理青霉素废水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吸附降解:将针铁矿负载改性纤维素加入青霉素废水中降解,进行一次过滤;S2、生物降解:再在厌氧条件下,将藻菌复合胶囊加入一次过滤后的青霉素废水中降解,再进行二次过滤,降解完成;本发明方法首先采用针铁矿负载改性纤维素进行吸附降解,使针铁矿负载改性纤维素表面的活性位点与青霉素分子充分接触,使青霉素分子更容易与吸附材料发生静电吸引等相互作用而被吸附;接着进行生物降解,藻菌复合胶囊能够利用废水中残留的青霉素作为营养源进行生长和代谢,通过微生物体内的酶系统将青霉素分子进一步分解为无害的小分子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14797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391608.0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文地质勘测用的土壤及地下水采样一体化装置,包括钻杆机构,设置在钻杆机构内的水样采集机构以及土壤样本采集机构;钻杆机构由一根主钻杆以及多根同轴固定连接的延伸钻杆拼接而成,主钻杆和延伸钻杆均为中空结构;水样采集机构包括设置在主钻杆内部的采集输送泵、固定设置在主钻杆内部的多个样本采集瓶,采集输送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主钻杆外部相连通,采集输送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样本采集瓶内部相连通;主钻杆钻探至地下水位置,能够一次性采集大量地下水样本,避免通过长管道输送地下水而可能造成的水体样本污染;能够将先进入到滑动连接管内部的地下水排出至地面,避免主钻杆及钻头上携带的泥土对样本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2221486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011231676.3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南京大学
IPC: B01J23/31 , B01J35/10 , C02F1/30 , C02F101/30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片RGO‑花状多层结构Bi2MOO6异质结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氧化石墨烯加入水中,超声分散得到悬浊液A;将硝酸铋、钼酸钠溶于稀硝酸中,得到溶液B;将B加入A,搅拌,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搅拌,然后进行水热反应;再经过冷却、洗涤、干燥得到纳米片RGO‑花状多层结构Bi2MoO6异质结可见光催化剂样品;本发明用简单有效的一步水热法制备出新型具有特殊结构形貌的纳米片RGO‑花状多层结构Bi2MOO6异质结可见光催化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41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265743.2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5 , G06Q10/04 ,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8 , G01F23/00 , G01N27/06 ,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的风险管控系统,属于污染场地风险管控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布设在污染场地内部的数个原位监控与管控装置、风险管控子系统,原位监控与管控装置通过无线网络与风险管控子系统电性连接,风险管控子系统包括:污染趋势分析模块,污染趋势分析模块基于污染趋势预测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污染场地地下水风险管控方法趋于保守,只能在污染物暴露风险出现后调整管控手段的问题,具有预测污染趋势且能够提供调整后的污染管控手段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69204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1440649.7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湖南碧蓝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热脱附剂去除污染土壤异味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以及用于对产生的尾气进行收集处理的尾气处理设备;其中,第一设备用于将待处理的污染土壤与热脱附剂进行混合;方法包括:向待处理的污染土壤加入热脱附剂,经过搅拌处理,得到热脱附剂与污染土壤的搅拌均匀的混合物;进行热脱附处理;处理产生的尾气经过尾气处理设备处理后排放;本发明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利用前期的第一设备将待处理的污染土壤与热脱附剂进行混合后在第三设备进行热脱附处理,利用热脱附剂能够有效地加快有机物的热分解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9175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438134.3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湖南碧蓝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脱附助剂的异位热脱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土壤预处理:通过挖机将需要处理的土壤运输至收集点,通过预处理机构将土壤进行筛分、破碎、吸附和干燥预处理,将颗粒粒径大小为1‑2.5cm的土壤颗粒直接进行干燥处理,未达到径粒要求的土壤颗粒需经过破碎后再进行干燥处理,使土壤含水率为降至3%‑5%;土壤热脱附处理:加入热脱附助剂,对热脱附机构进行抽真空处理,并对土壤进行分段加热;尾气处理:通过急冷塔、布袋除尘器和酸性气体洗涤塔对热脱附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净化,本发明土壤处理的效率高,且有害物质处理率高,适合广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442957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228495.9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1/28 , G01N1/40 , G01N33/24 , B02C21/00 , B02C4/08 , B02C4/42 , B02C7/06 , B02C7/14 , B02C23/08 , B07B1/28 , B07B1/42 , B07B1/46 , B08B15/04 , B01D53/04 , F26B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气体循环及净化功能的实验室土壤前处理封闭箱,包括封闭箱体、破碎研磨单元、筛分单元、土壤收集单元、气体循环单元和用于操作控制各单元的控制器,所述破碎研磨单元通过两个相向转动的辊轴对含有团块的土壤进行预破碎,然后利用研磨器在研磨管内对预破碎的土壤进行分批次充分研磨,提高了土壤颗粒的精细度,再通过筛分单元筛分后由土壤收集单元收集,此外,通过气体循环单元进行内部气流循环,并增加了聚氨酯泡沫吸附粉尘,活性炭滤柱吸附有机污染气体,防止污染环境。总之,本发明具有土壤前处理效果好且绿色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2144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511536.5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冬季冰封条件的太阳能破冰采样装置,包括壳体,还包括设于壳体外侧的太阳能发电板、采样器、手柄以及空心钻头和设于壳体内部的压力阀、蓄电池、采集管以及电机;太阳能发电板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上部,空心钻头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下部,采样器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一侧,手柄固定连接在与采样器相对壳体的另一侧;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蓄电池、压力阀和电机;太阳能发电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蓄电池分别与压力阀与电机电性连接;压力阀一侧通过采集管与采样器连接;压力阀还通过采集管与空心钻头连接,采集管插入空心钻头内部。本发明同时将破冰与采集水样集为一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通过太阳能供电,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144295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28495.9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1/28 , G01N1/40 , G01N33/24 , B02C21/00 , B02C4/08 , B02C4/42 , B02C7/06 , B02C7/14 , B02C23/08 , B07B1/28 , B07B1/42 , B07B1/46 , B08B15/04 , B01D53/04 , F26B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气体循环及净化功能的实验室土壤前处理封闭箱,包括封闭箱体、破碎研磨单元、筛分单元、土壤收集单元、气体循环单元和用于操作控制各单元的控制器,所述破碎研磨单元通过两个相向转动的辊轴对含有团块的土壤进行预破碎,然后利用研磨器在研磨管内对预破碎的土壤进行分批次充分研磨,提高了土壤颗粒的精细度,再通过筛分单元筛分后由土壤收集单元收集,此外,通过气体循环单元进行内部气流循环,并增加了聚氨酯泡沫吸附粉尘,活性炭滤柱吸附有机污染气体,防止污染环境。总之,本发明具有土壤前处理效果好且绿色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2000178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361562.7
申请日:2025-03-2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铬污染土壤去除与回收的电动修复装置及连续去除系统,涉及土壤电动修复技术领域,包括:槽体,槽体内部通过间隔布置的第一镂空隔板将槽体分为土壤室、渗透性反应墙、阳极室和第一阴极室;阳极室和第一阴极室内部插设有第一电极棒;第一阴离子交换膜夹设在土壤室和渗透性反应墙之间的第一镂空隔板内,阻隔三价铬离子反向进入土壤室;阳离子交换膜夹设在渗透性反应墙和阳极室之间的第一镂空隔板内,用于在电场驱动下使三价铬离子定向迁移至第一阴极室,第一阴离子交换膜有效阻止了还原过程中生成的三价铬离子可能会因电迁移作用而迁移进入土壤,进而引发二次污染;阳离子交换膜确保了三价铬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迁移至第一阴极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