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94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57042.1
申请日:2025-03-0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改性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第一金属盐加入到含有生物炭的水溶液中,搅拌反应65~75h后加入第二金属盐,得到混合溶液;步骤2、秤取一定量尿素加入所述混合溶液中,得到物料溶液;步骤3、将所述物料溶液放入反应釜中,并置于烘箱中静置,得到悬浊液;步骤4、将所述悬浊液离心得到固体,并使用蒸馏水清洗固体,所得固体烘干后得到烘干料;步骤5、将所述烘干料研磨过筛后得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改性生物炭材料。本发明利用生物炭吸附阳离子的特点,在高温反应下,LDH在生物炭表面原位生长,得到对低浓度PFOS的去除能力高的LDH改性生物炭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59832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89117.6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72 , C02F1/28 , B01J20/30 , C02F101/10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砷污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砷污染场地地下水的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pH值范围为3~12的砷污染场地地下水中加入过氧化氢,S2、再将所述砷污染场地地下水以0.08~0.12mL/min的流速通过铁修饰炭复合材料,即可完成砷污染场地地下水的净化;本发明净化方法考虑了通过在体系中加入过氧化氢,构建类芬顿反应环境,并借助铁修饰生物炭的高吸附性能,以及炭基材料的良好电子传递性能,结合其强氧化能力将高毒性的As(Ⅲ)氧化为As(Ⅴ),达到高效减毒与固持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186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784758.9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微塑料氧化还原特性的电化学法及其应用,电化学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电解池装配;S2排出氧气;S3、S4电化学处理:在工作电极施加0.4V、‑0.7V的电位,通入电子中介体,待电流稳定后,加入200μL微塑料悬液,在计时电流曲线中得到氧化、还原峰电流,待电流稳定后,通过积分法计算氧化、还原峰电流的面积分别得到微塑料的失、得电子容量;S5验证:通过循环伏安检测微塑料表面是否存在氧化还原活性官能团。应用上述方法对过氧化氢老化酚醛树脂微塑料的得失电子容量测定,本发明通过电化学方法表征微塑料氧化还原特性,即微塑料的得失电子容量的方法,从而推动从氧化还原角度研究微塑料对环境中物质氧化还原转化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78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03745.3
申请日:2021-12-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污染羽分析污染场地地下水苯系物空间分布的方法,属于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污染场地分析;S2、监测井布设;S3、地下水样品采集;S4、确定监测指标及微生物降解指示指标:选择若干种水样中的苯系物作为地下水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识别的代表性监测指标,氧化还原电位表征地下水氧化还原性状态作为微生物降解指示指标;S5、样品分析测试;S6、数据处理。本发明的方法以农药污染场地地下水中的苯系物污染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监测数据,从苯系物污染物浓度、污染羽范围和氧化还原电位变化特征开展了地下水中苯系物浓度自然衰减实践研究,为地地下水自然衰减技术的应用和完善及风险管控技术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76795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49578.0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1J27/22 , B01J23/08 , B01J35/61 , B01J35/50 , B01J35/39 , B01J37/10 , C02F1/30 , C02F101/36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二维氧化铟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主要方案为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复合型二维氧化铟基催化剂,得到的成品催化剂为In2O3/Mxene催化剂,该In2O3/Mxene催化剂的催化结构包括Mxene组元,和均匀负载在Mxene组元表面的In2O3组元构成的Schottky肖特基异质结,因此本发明设计的In2O3/Mxene催化剂能够通过调整微观形貌,使得该催化剂中In2O3的导带电子能够加速向Mxene表面转移,进而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速率;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设计的In2O3/MXene催化剂,其中起到核心作用的催化活性组元为空穴h+,而非·OH,因此解决了·OH对PFASs降解效率低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019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0714642.7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假单胞菌及其在土壤重金属修复协同固碳的应用,属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修复技术领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NT‑3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7190。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NT‑3用于制备假单胞菌‑生物炭复合菌剂,对土壤中土壤重金属修复协同固碳具有高效的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41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65743.2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5 , G06Q10/04 ,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8 , G01F23/00 , G01N27/06 ,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的风险管控系统,属于污染场地风险管控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布设在污染场地内部的数个原位监控与管控装置、风险管控子系统,原位监控与管控装置通过无线网络与风险管控子系统电性连接,风险管控子系统包括:污染趋势分析模块,污染趋势分析模块基于污染趋势预测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污染场地地下水风险管控方法趋于保守,只能在污染物暴露风险出现后调整管控手段的问题,具有预测污染趋势且能够提供调整后的污染管控手段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23173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01095.9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04 , C02F103/0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污染物污染地下水的修复装置及其方法,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抽提机构、吸附罐、处理罐以及回灌机构,处理罐内设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一端与处理罐上方设有的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一旋转轴上设有多组搅拌杆,处理罐上设有活塞罐,活塞罐侧壁上部设有的出液管连接驱动管,驱动管外设第三锥齿轮,处理罐内壁设有转动环,转动环上设有与第三锥齿轮啮合传动的齿环,转动环内壁设有多组波浪圈,方法依次包括检测、抽提、修复处理以及回灌,本发明装置及方法设置合理,通过设置第一旋转轴、转动环等相关构件,实现对处理罐内地下水以及药剂的多方位搅拌,使得地下水的处理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95649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77738.6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1/00 , C02F9/04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生态修复装置及方法,属于重金属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车体、吸泥管、淋洗仓、pH调节室、反渗透装置,所述车体前端设有吸泥泵,所述吸泥管的后端与所述吸泥泵的进口相通,吸泥泵的出口与所述淋洗仓相通,所述淋洗仓底部设有连接管一,所述pH调节室的顶部设有用于将连接管一内的废水泵入pH调节室的废水泵一,所述废水泵一与所述连接管一相通,所述pH调节室的底部设有连接管二,所述反渗透装置的顶部设有用于将连接管二内的废水泵入反渗透装置的废水泵二,所述反渗透装置的底部设有出水管,本装置相比市售淤泥处理车,本装置的灵活性更高,可以移动到地面、淤泥面、水里,适用环境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264753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1636668.1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苯系物在包气带中的生物降解率的实验方法,属于技术领域。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土壤预处理;S2、污染源制备;S3、土柱填充;S4、试验过程数据采集;S5、试验结束,测定苯系物浓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模型采用预测单一化合物来模拟苯系物在受污染的焦化地点的迁移,并没有考虑到苯系物对包气带中生物降解的影响的问题,具有分析全面、可靠性高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