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7521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0978121.1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属于感应加热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加热待加热零件的加热单元、用于安装所述加热单元的安装架、调节单元以及用于控制加热单元的工艺参数的控制单元,安装架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加热单元的安装孔,调节单元使加热单元在其安装孔内竖向移动,以调节加热单元与待加热零件表面之间的距离使其适应待加热零件的尺寸。本发明提供的感应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适用于多种具有复杂不规则空间曲面的零件,实现了零件的一次性加热,且可以根据加热温度实时调节加热参数,优化加热效果,大大提高了零件的加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861791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610329273.X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一种风电内齿圈纵向磁通感应热处理装置,主要包括支撑台、电机、电机座、连接盘、支承转盘、液压缸、导磁体、加电板、感应线圈、冷却器、风电内齿圈、感应线圈下部、感应线圈中部、感应线圈上部、机座和支撑腿。本发明效率更高,结构简单,解决了大型齿圈不能利用纵向磁通高效加热的技术瓶颈。适应性更强,无需在变换齿形参数后重新制作感应器,可适用不同规格、大小、高度的内齿圈且定位操作比现有逐齿感应加热更加简单。增加了预热线圈,适应大型风电内齿圈齿高较高的特点,效率高于逐齿淬火。冷却时可以一次对整个齿宽的轮齿进行喷液冷却,对比逐齿加热连续喷液冷却,降低了壁厚方向的残余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089119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1346218.1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F16C33/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电流辅助强化轴承外圈内滚道的装置及工艺,属于轴承热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感应线圈、脉冲电流触点、脉冲电源和红外测温系统等,脉冲电流触点对称阵列在感应线圈两侧,脉冲电流触点的顶部与轴承外圈内滚道紧密接触,在轴承外圈内滚道加热转变为奥氏体的过程中,通入一定参数的脉冲电流,温度变化和组织相变都会影响轴承外圈内滚道各点的电导率,电导率不同从而引起脉冲电流的偏聚,利用脉冲电流的焦耳热使轴承外圈内滚道各点温度趋于一致,使轴承外圈内滚道的温度达到热处理要求。本发明提高了轴承外圈内滚道热处理的质量,同时避免了传统热处理高成本和高污染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8546802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10498894.X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内腔体零件水下电磁热处理装置,主要包括有进水阀、水槽、出水管、喷水端头、电磁线圈、出水阀、吸水端头、进水管、A电极和B电极。应用内腔体零件水下电磁热处理装置具体步骤如下:步骤a,明确加工淬硬深度等要求,建立有限元模型;步骤b,对步骤a中的有限元模型施加边界条件与相应载荷,求解的得到计算结果,得到多组结果进行优化处理,获得最优电磁工艺参数;步骤c,将工件完全浸入水下,使内腔体充满冷却液,加载步骤b所得到最优电磁工艺参数;步骤d,加热结束后,断开电源,同时在所述进水管通入高压水,进行淬火动作。本发明可以减小淬火变形,缩短冷却时间,破坏蒸汽膜的影响,提高热处理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92997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292102.8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淬火喷淋冷却调节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热处理领域,该调节装置包括至少有一个调节槽口的基板、顶板、离散喷嘴、控制杆、固定杆、压力表、流量阀、存储水箱、支撑架。离散喷嘴一端位于基板调节槽口内,另一端与控制杆可相互转动连接,控制杆另一端穿过顶板,固定杆一端与离散喷嘴连接,另一端穿过顶板,压力表、流量阀的数量和离散喷嘴相匹配,流量阀一端与离散喷嘴剩余一端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至存储水箱,压力表安装于流量阀与离散喷嘴之间。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对每个离散喷嘴分别进行位置、角度、流量的控制,处理精准适应广泛,并且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类型与规格的零件。
-
公开(公告)号:CN106984782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710239262.7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22D11/12 , B22D11/14 , B22D19/16 , B22D11/055 , B22D11/045
Abstract: 一种脉冲电流辅助多金属复合管水平连铸装置,该装置包括脉冲电流回路组件、浇铸组件和冷却组件。其中脉冲电流回路组件包括:电源、开关、多台阶石墨芯棒、电机A、B和脉冲电流输入机构,脉冲电流输入机构包括:导电杆、石墨块、转动轴和斜轧辊;浇铸组件包括外层石墨模具、多金属层管坯、外层金属、中层金属和内层金属有芯感应炉以及牵引机构;冷却组件包括:外冷环、中冷环和内冷环。本发明通过施加脉冲电流,细化结合面晶粒,提高其强度;金属熔体各采用独立的冷却和浇铸系统,针对各自性质分别调节其浇铸和冷却系统温度,得到好的冶金结合面,提高管坯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65262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491029.9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引导块提升逐齿加热端部质量的装置,包括保持架,上压紧机构,上引导块,上夹持机构,上固定架,上调整机构,下压紧机构,下引导块,下夹持机构,下固定架和下调整机构。保持架上下两端各具有一部分延伸出的结构,该结构分别与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连接。上压紧机构和下压紧机构的固定端分别与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连接,伸缩端分别与上引导块和下引导块连接,上引导块和下引导块与被加热齿轮的表面具有相同的齿形轮廓。本发明装置能减少逐齿感应加热过程的复杂程度和提升齿轮端面在感应淬火中的质量,减少废品率;而且使用不同尺寸、厚度的单独成组的引导块,能更好的适用不同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08546802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498894.X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内腔体零件水下电磁热处理装置,主要包括有进水阀、水槽、出水管、喷水端头、电磁线圈、出水阀、吸水端头、进水管、A电极和B电极。应用内腔体零件水下电磁热处理装置具体步骤如下:步骤a,明确加工淬硬深度等要求,建立有限元模型;步骤b,对步骤a中的有限元模型施加边界条件与相应载荷,求解的得到计算结果,得到多组结果进行优化处理,获得最优电磁工艺参数;步骤c,将工件完全浸入水下,使内腔体充满冷却液,加载步骤b所得到最优电磁工艺参数;步骤d,加热结束后,断开电源,同时在所述进水管通入高压水,进行淬火动作。本发明可以减小淬火变形,缩短冷却时间,破坏蒸汽膜的影响,提高热处理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515153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414590.0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22D1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磁场螺旋电磁搅拌装置,包括旋转磁芯、旋转线圈、稳液线圈、稳液磁芯、铸坯壁以及磁轭背,在竖直方向安置多层旋转电磁搅拌线圈与磁芯,每层旋转磁芯与旋转线圈组合均能使液态金属进行螺旋运动,实现螺旋搅拌,多层组合使得液态金属运动更加剧烈充分,上方采用稳液线圈与稳液磁芯组合周布于液态金属四周,稳液磁芯截面为矩形结构,使液态金属产生单向旋转运动,稳定上方金属的液面。本发明实现下方液态金属更加剧烈的螺旋运动,充分实现螺旋搅拌。在上方设计稳液线圈与稳液磁芯,稳定上方液态金属的运动情况,避免杂质卷入,影响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834243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10186964.9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脉冲电流辅助内螺纹铜管成型装置,其包括电源、管坯接触装置、成管接触装置,管坏接触装置包括底板、绝缘板、支撑架、滚动体,滚动体两个一组,上下放置,固定在两支撑架之间,成管接触装置包括调紧弹簧、套筒、石墨块等,管坯接触装置与减径加工前的铜管滚动接触,电源正极与管坯接触装置连接,成管接触装置与经过旋压加工内螺纹以及定径工序的铜管相接触,电源负极与成管接触装置连接。工作时,电源持续输出脉冲电流,与管坯接触装置、铜管、成管接触装置构成闭合回路。本发明在内螺纹铜管加工过程中利用金属的电塑效应,提高铜管延伸率,使旋压成形时金属流动性好,得到理想齿形,降低变形抗力,易于拉拔并省去退火工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