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片上缓存划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99630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113193.6

    申请日:2015-03-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享片上缓存划分装置,包括:片上缓存模块;多个可重构阵列;多个第一监测模块,用于跟踪多个可重构阵列上执行应用程序的缓存利用率信息;多个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控多个可重构阵列之间交叠的数据量;划分模块,用于根据缓存利用率信息和多个可重构阵列之间交叠的数据量,确定分配给每个可重构阵列的共享缓存路数。本发明实施例的划分装置,消除了多个可重构阵列之间的交叠数据对缓存利用率的降低问题,可以得到不同划分情况下更加准确的缓存利用率,有利于减少总的缓存缺失,提高缓存利用率,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去块效应滤波器的滤波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471268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610113115.7

    申请日:2006-09-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李树国 杨晨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视频编解码的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提出了一种将对外部存储器的读写操作与滤波计算并行执行的滤波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的电路结构,来完成符合H.264视频编码标准的去块效应滤波计算。其特征在于:1)将滤波过程的中间数据全部缓存,只将滤波后的最终结果输出,可以达到对片外存储器的读写次数的下限,从而将外部存储器的带宽对处理能力的影响降到最小。2)基于一种改进的滤波顺序,相对于基本的滤波顺序,可以减小片内缓存的中间数据量,从而减小电路规模。3)将对外部存储器的读写操作与滤波计算并行执行,减少了整个滤波过程需要的时钟周期数,从而提高了处理能力。因而,本发明减小了电路规模,降低了对外部存储器的带宽要求,提高了数据的吞吐率。

    结构体系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及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305995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317726.7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体系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及装置、设备及介质。结构体系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结构体系的结构数据表征;基于结构数据表征,按照指定数据格式构建目标结构体系的异构图数据;对异构图数据进行属性特征提取,得到目标结构体系的静态编码特征;基于目标结构体系所在工况的工况信息以及待观测时长,确定所述目标结构体系的动态变化特征;基于静态编码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对目标结构体系进行非线性分析,确定目标结构体系的目标结构响应。通过本发明,使得到的结构响应更贴合目标结构体系在工况下使用时的真实情况,进而能够减少误差,使得到的结构响应更具有准确性。

    一种云储能模式下绝热压缩空气储能优化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77120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68049.5

    申请日:2023-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规划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云储能模式下绝热压缩空气储能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以最大化云储能系统的年化利润作为上层优化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同时以最大化云储能系统的年化收益作为下层优化运行模型的目标函数,建立多类型用户与A‑CAES结合的双层规划模型;基于A‑CAES储能充放电约束、调频服务的基值供应约束及电力系统的最大风电消纳量约束,对双层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云储能系统的最大年化收益,以表征为云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案,并按照云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案分配至各个用户处;验证各个用户经分配获取最大年化收益的有效性,若有效性满足预期值,则完成并输出云储能系统的最优配置方案。

    结构体系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及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30599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17726.7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体系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及装置、设备及介质。结构体系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结构体系的结构数据表征;基于结构数据表征,按照指定数据格式构建目标结构体系的异构图数据;对异构图数据进行属性特征提取,得到目标结构体系的静态编码特征;基于目标结构体系所在工况的工况信息以及待观测时长,确定所述目标结构体系的动态变化特征;基于静态编码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对目标结构体系进行非线性分析,确定目标结构体系的目标结构响应。通过本发明,使得到的结构响应更贴合目标结构体系在工况下使用时的真实情况,进而能够减少误差,使得到的结构响应更具有准确性。

    共享片上缓存划分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99629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12753.6

    申请日:2015-03-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享片上缓存划分装置,包括:片上缓存模块;多个可重构阵列;多个第一监测模块,用于跟踪多个可重构阵列上执行应用程序的缓存利用率信息;多个第二监测模块,用于记录多个可重构阵列上执行算法的循环迭代次数;划分模块,用于根据缓存利用率信息和循环迭代次数确定分配至每个可重构阵列相应的共享缓存路数,实现片外存储器的访问。本发明实施例的划分装置,通过平衡多个可重构阵列之间的缓存利用率,从而缩短多个可重构阵列组成的流水线的关键路径长度提高系统性能,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高并行度的帧内预测器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13344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610113868.8

    申请日:2006-10-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李树国 杨晨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视频编解码的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4×4大小块的16个像素点的17种不同预测模式的预测公式之间的相同运算,采用数字计算强度缩减的方法去除计算的冗余,提出了一种高并行度的帧内预测器的系统结构,可以每个时钟周期处理16个像素点的预测值。从实现结果来看,与采用可重构方法的设计相比,本发明在相同的并行度下减小了电路面积,简化了控制逻辑。

    高并行度的帧内预测器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37774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113868.8

    申请日:2006-10-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李树国 杨晨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视频编解码的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4×4大小块的16个像素点的17种不同预测模式的预测公式之间的相同运算,采用数字计算强度缩减的方法去除计算的冗余,提出了一种高并行度的帧内预测器的系统结构,可以每个时钟周期处理16个像素点的预测值。从实现结果来看,与采用可重构方法的设计相比,本发明在相同的并行度下减小了电路面积,简化了控制逻辑。

    高阻断电压的压接型半导体器件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7401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39880.6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阻断电压的压接型半导体器件,可用于电力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所述高阻断电压的压接型半导体器件包括:包括芯片、设置在所述芯片阳极侧的阳极金属管壳以及设置在所述芯片阴极侧的阴极金属管壳;其中,所述阳极金属管壳远离所述芯片的外压接面向内凹陷;和/或所述阴极金属管壳远离所述芯片的外压接面向内凹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阻断电压的压接型半导体器件,通过将压接型半导体器件原有封装结构中金属管壳的一部分设计为凹陷面,有助于提高器件阻断电压,减小器件的体积,且能够大幅降低器件的接触热阻。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关断失效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9258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04145.9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关断失效检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当控制待检测半导体器件关断后达到检测时间时,测量待检测半导体器件的门极参数;将门极参数与预设的门极参数阈值进行对比,判断待检测半导体器件关断是否失效,所述检测时间为样本半导体器件成功关断情况下其阳极电流下降至设定值的时间。本发明无需检测高电压,测试安全可靠;检测电路的电位与驱动接近,便于直接集成到控制系统中,无需高压隔离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可在数μs之内检测出关断失效,满足快速检测需求,提高了装备级的保护能力;可直接通过门极电流判断是否产生了关断失效,不受关断失效后门阴极之间阻抗特性影响,检测准确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