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8633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43886.2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7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智能体宽大强化学习的电力安全经济调度方法。针对智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张,设计了多智能体宽大强化学习解决框架,采用深度学习拟合状态‑动作价值曲线,并融入了经验池,可以普遍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分布式经济调度。针对新能源发电单元与网络干扰带来的成本函数不确定性问题,引入宽大强化学习的奖励空间拟合机制,消除智能体与环境交互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奖励。采用信誉值评估各个智能体的安全状态,应对多智能体系统可能遇到的网络攻击问题,并通过信誉值更新网络通信权重,实现不安全节点的隔离。本发明实现了智能电网多发电机组分布式经济调度问题的联合求解,为复杂电网发电单元的安全、可靠、高效的调度提供可行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8794414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810654036.X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D251/18 , C07D251/2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芳酰胺基取代的三嗪类化合物,将2‑氨基‑1,3,5‑三嗪类化合物与氰类化合物混合加入溶剂中,在铜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反应液后处理制得。本发明方法,工艺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操作方便,成本低,有着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本发明所提供的芳酰胺基取代的均三嗪类化合物显示一定的抗人骨肉瘤细胞活性,可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尤其在制备治疗骨肉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化合物结构通式为:
-
公开(公告)号:CN10991253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34857.2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D295/112 , C07D295/135 , C07D317/54 , C07D307/46 , C07D213/5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类含哌啶环的查尔酮类化合物,将对氟苯乙酮与哌啶混合,加热回流,再与芳香醛类化合物混合,在碱作用下,于溶剂中,加热回流反应获得。本发明制备条件温和,操作方便,成本低,有着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本发明所提供的含哌啶环的查尔酮类化合物显示较好的抗乳腺癌活性,为新药筛选及开发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制备治疗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结构通式如下:
-
公开(公告)号:CN105902530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0247190.6
申请日:2016-04-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61K31/343 , A61K31/192 , A61K31/335 , A61K31/216 , A61K9/51 , A61K47/14 , A61P9/00 , A61P9/10 , A61P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丹参多酚酸盐脂质纳米粒,由丹参多酚酸盐、卵磷脂、脂质材料、聚乙二醇(2000)硬脂酸酯组成,其质量百分比为10%‐30%丹参多酚酸盐、20%‐60%卵磷脂、10%‐70%脂质材料、0%‐30%聚乙二醇(2000)硬脂酸酯。本发明提供的丹参多酚酸盐从脂质纳米粒中的释放具有缓释效应。丹参多酚酸盐从脂质纳米粒通过大鼠口服灌胃给药,药物丹参多酚酸盐在大鼠体内滞留时间达24小时以上,药物在大鼠体内绝对生物利用度达80%以上。本发明提供的丹参多酚酸盐脂质纳米粒可口服给药,提高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改善和提供丹参多酚酸盐的口服吸收,显著提高丹参多酚酸盐的生物利用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399695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510923118.6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D251/18 , C07D405/06 , C07D409/0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嗪类化合物,将1,1‑二卤乙烯类化合物与二甲双胍盐酸盐混合加入有机溶剂中,在金属铜、配体和碱的存在下反应,反应液后处理制得三嗪类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三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原料易得,设备要求不高,操作方便,成本低,有着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本发明提供的三嗪类化合物显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尤其在抗人肝癌HepG2细胞方面具有较强活性。为新药筛选及开发奠定了基础,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结构通式如下:
-
公开(公告)号:CN10879448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54546.7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D487/04 , A61P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87/04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芳基取代的含三氮唑的稠杂环类化合物,将2‑氨基‑1,3,5‑三嗪类化合与氰类化合物混合加入溶剂中,在铜催化剂和金属锌化合物存在下,在60~135℃温度下搅拌反应15‑30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后处理制得目标化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设计合理,工艺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操作方便,成本低,有着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本发明所提供的芳基取代的含三氮唑的稠杂环类化合物显示一定的抗菌活性,可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为新药筛选及开发奠定了基础,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通式(III)结构如下:
-
公开(公告)号:CN10846192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211433.X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1Q1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蒙皮格栅加强背筋高精度反射器。本发明包括蒙皮和格栅加强背筋。所述的蒙皮下表面与格栅加强背筋连接,蒙皮上表面作为反射面;蒙皮为抛物面压板,格栅加强背筋沿蒙皮下表面分布,蒙皮与格栅加强背筋均采用零膨胀复合材料。本发明能够满足超高微波反射器对于反射面热变形RMS值小于等于10μm要求。相对于常规碳纤维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反射器能够显著的降低热变形数值;相对于常规碳纤维复合材料双曲面格栅夹芯结构,本去除了一层蒙皮并采用了零膨胀材料,在保证热变形满足要求的同时,降低反射器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260214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49398.1
申请日:2009-12-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D231/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吲唑化合物3-{2-[4N-(2-甲基-3-氯苯基)-1N-哌嗪基]乙基}-5,6-二甲氧基-1H-吲唑盐酸盐的制备方法。由3,4-二甲基-6-氨基咖啡酸乙酯出发,经重氮化合环反应制得吲唑乙酸,经酰氯化后与哌嗪侧链结合后得吲唑乙酰胺,再经四氢锂铝或四氢硼钠还原成吲唑胺,再盐酸化、重结晶制得目的化合物。本发明的吲唑化合物能够减少或阻断ONOO-产生及继发,逆转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能够逆转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脑血管。制备方法简便,原材料廉价,收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747277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155888.5
申请日:2009-12-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D231/56 , A61K31/496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吲唑化合物3-{2-[4N-(2-甲基-3-氯苯基)-1N-哌嗪基]乙基}-5,6-二甲氧基-1H-吲唑盐酸盐在制备治疗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用途。由3,4-二甲基-6-氨基咖啡酸乙酯出发,经重氮化合环反应制得吲唑乙酸,经酰氯化后与哌嗪侧链结合后得吲唑乙酰胺,再经四氢锂铝或四氢硼钠还原成吲唑胺,再盐酸化、重结晶制得目的化合物。本发明的吲唑化合物能够减少或阻断ONOO-产生及继发,逆转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能够逆转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脑血管。制备方法简便,原材料廉价,收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602638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099510.8
申请日:2009-06-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B45/00 , C07C303/40 , C07C309/73 , C07D333/16 , B01J31/24 , B01J31/02 , B01J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烯醇磺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将磺酸盐与苯乙炔类在以过渡金属络合物为催化剂,邻苯二甲酰亚胺、酸为助催化剂,以及惰性有机溶剂的体系中搅拌加热,再经萃取洗涤干燥,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本发明方法条件温和,避免了直接使用磺酸对环境及设备带来的危害,操作方便,产物质量好,产量高,收率高;整个生产过程无毒害产生,对操作人员也安全。烯醇磺酸酯为合成医药、农药和化工产品的应用广泛的原料,并且本发明所使用的制造原料磺酸盐类自身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使用上更安全、可靠;因此本发明更具有工业化生产的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