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639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13602.2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17/11 , G06F17/18 , G06Q50/06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储气井寿命评估方法,其经由收集储气井的属性指标,且设置各个属性指标的临界量;运算各个属性指标导致储气井失效的重要度,且依据重要度与临界量构造失效值方程;依据侦测值与失效值方程修正各个属性指标的临界量;依据各个属性指标的变动量、失效值方程与修正后的临界量构造失效预测模式,且依据失效预测模式预测储气井出现失效的残留时段大小的方法,可对各类规格的储气井执行失效预测,高效的减小了由于储气井出现失效事故带来的隐患,可预先提示工作人员替换将要出现失效的储气井,更是运用机器学习的合理预测方法防止了现有技术的主观随意性强的缺陷,所预测而得的储气井寿命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82520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1810604615.3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气井检测用井口电缆变向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支撑机构和设置在支撑机构上的电缆变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上支撑板、连接件、下连接板和卡板,电缆变向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块和定滑轮,第一滑轨固定设置在上支撑板上表面,第一滑轨上滑动设置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顶部设置定滑轮,绕过定滑轮的电缆呈竖直状态,且位于第一通孔、连接件的空腔和下连接板的内圆孔轴线上。该装置结构相对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搬运,对储气井附近的空间要求低,电缆与探头连接处不需反复拆装,操作非常方便,且检测精度高。替代了现有检测过程中的起重机和井口导程装置,降低了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20245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223967.5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G01B17/0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工业管道的电磁超声检测装置,属于电磁超声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转桶,所述转桶的两头都安设着一个侧接座,每个所述侧接座的外周面都安设着三个等间隔分布的行走组件,个中之一所述侧接座的外侧安设着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安设着侧接座二,所述侧接座二的一头安设着滑动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电磁超声检测装置需要具备在管道内的移动、穿行的能力,但大部分的检测装置通过能力较弱、难以爬行通过弯折角度较大的管道,无法快速、准确的爬行到达指定位置进行检测的问题,本发明中,由于环形梁可旋转360度,侧接座和侧接座二的弯折范围也大于180度,致使装置可爬过弯折角度较大的管道,大大提升了装置的通过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76937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0358604.8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F16L55/44 , F16L55/32 , F16L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内部相控阵检测机器人及检测方法,该机器人包括前端驱动机构、尾部驱动机构和检测机构,以及控制终端;第一储存箱包括柔性蒙皮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刚性板,第一储存箱中灌满耦合剂;相控阵检测探头设置于第一储存箱中。机器人进入管道后,前端驱动机构和尾部驱动机构提供动力驱动机器人向前移动,摄像头实时拍摄,并将拍摄的管道内壁图像和视频传送给外部的控制终端显示。吸附棉与管道内壁接触对其进行润湿,柔性蒙皮与管道内壁接触,超声相控阵检测探头对管道内壁进行无损检测,并将采集的数据通过电缆传送给控制终端显示和储存,能够快速、精准、全面的判断管道内壁的缺陷,操作方便,节省人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6211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73133.7
申请日:2021-12-04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缠绕储气瓶形变测量实验方法,包括一、在碳纤维缠绕储气瓶的外壁上设置多个标靶;二、采用测距仪测量储气瓶非充压状态下任意指定的两个标靶之间的距离L1;在储气瓶充压状态下测量对应的两个标靶之间的距离L2;计算形变率ρ=(L2‑L1)/L1;三、不断重复步骤二,且保证每次储气瓶充压压强相同;当第n+1次时测得的形变率与前n次的形变率发生较大变化时,则表明该碳纤维缠绕储气瓶已经达到疲劳极限。本发明通过在碳纤维缠绕储气瓶的外壁上设置标靶,利用测距仪测量储气瓶在充、放高压气体前后两个标靶之间的距离,并将测量结构传送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根据数据计算出储气瓶的形变率ρ。该方法测量方便,且精准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320503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1158562.0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气井检测系统电缆自动收放卷排线防偏方法,包括步骤一、搭建电缆自动收放卷排线装置,步骤二、收放卷过程中自动纠偏。本申请中,通过设置摆动臂、两个霍尔接近开关,以及设置在摆动臂上的磁铁,形成第二电机转速闭环调节系统,控制器根据两个霍尔接近开关的信息实时调节第二电机转速,从而使卷筒转动速度与水平移动速度相匹配,实现正常收放卷线缆。
-
公开(公告)号:CN11340619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110570203.4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N27/90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线圈探头检测储氢气瓶内胆的装置及检测方法,装置包括检测组件用于对内胆的内壁进行无损检测;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检测组件在内胆中前进。通过设置该检测装置,从储氢气瓶的内部对内胆进行无损检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碳纤维缠绕储氢气瓶进行检测的问题,降低了碳纤维缠绕储氢气瓶的安全风险。本发明中第二连接杆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杆,将无损检测探头设置在第二连接杆的端部,便于撑开或收拢支撑组件和线圈,利用将整个检测组件从内胆中取出或放入,检测探头不会卡在瓶口处。通过将导线在所有第二连接杆的端部固定后形成一个线圈,作为涡流无损检测探头,操作方便,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检测输出数据少,便于查看。
-
公开(公告)号:CN11774507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1773216.7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N3/04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加氢站事故预测方法,包括:S1,根据加氢站内目标部件的各项检测信息类型设置相应的第一信息采集策略和第二信息采集策略;S2,采用第一信息采集策略和第二信息采集策略采集加氢站内目标部件的各项检测信息;S3,将采用第一信息采集策略采集到的检测信息输入对应的神经网络,以对加氢站内目标部件进行事故预测;S4,在预测目标部件存在事故风险时,对采用第一信息采集策略和第二信息采集策略采集到的各项检测信息进行信息处理以判定事故地点以及事故起因。根据本发明的事故预测方法,结合采用多种信息采集策略采集到的目标部件在多个方面的检测信息来预测目标部件是否存在事故风险,大大提高了事故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507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51994.5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B08B9/051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管道内清管机器人装置,属于清管机器人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筒体一,所述筒体一一头的内部旋接着转柱,所述转柱的外侧固联着拉动柱,所述拉动柱的一头安设着限位块一,所述限位块一和筒体二旋接,所述筒体二偏离限位块一的一头安设着和转台,所述转台的一头连接有伺服电机一。本发明解决了制造和搬运成本过高,需要现有清理装置装置在清理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大的声音,由于管道自身结构内部会有一个细长的通道,极大的加剧了这种声音的传播距离,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发明中,爬行轮一挤压、紧贴管道内壁,从而使爬行轮一获得足够的抓地力,电机二利用动力柱和车轮架间接控制爬行轮一转动,使筒体二得以移动,筒体二拉着筒体一移动,筒体一和筒体二之间的转柱、拉动柱和限位块一使筒体一和筒体二得以拐弯,从而使该装置可以通过管道弯曲处。
-
公开(公告)号:CN113701044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016851.1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套式储气井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一:在现有的储气井中安装内井筒,外井筒的井口焊接有第一法兰,使内井筒的井口伸出外井筒;步骤二:在内井筒的井口焊接第二法兰,第二法兰位于第一法兰上方,通过螺栓将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固定为一体;步骤三:在第二法兰上表面接井盖。本申请中将内井筒的井口伸出外井筒,在内井筒的井口焊接了第二法兰增加了第二法兰,并将第二法兰与第一法兰通过螺栓紧固为一体,即将外井筒与内井筒通过井口的法兰连接为整体。这样设计,即使内井筒在长时间内循环充气和放气、承受交变内压载荷的过程中,发生形变伸长和缩短,但是上部的两个法兰始终连为一体,大大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