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非劲性混凝土梁内固定钢柱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21777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21331.6

    申请日:2015-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非劲性混凝土梁内固定钢柱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搭设非劲性混凝土梁的梁底模板;步骤S2,测量放线,确定钢柱安装位置,且在钢柱底部设置钢柱支撑架;步骤S3,吊装钢柱就位,钢柱通过钢柱支撑架固定在梁底模板上,且钢柱的底部位置设置在所要构建的非劲性混凝土梁中;步骤S5,非劲性混凝土梁钢筋施工;步骤S7,搭设非劲性混凝土梁的梁侧模板;步骤S8,非劲性混凝土梁混凝土浇筑施工。本发明解决了当柱脚设计为刚接节点,却无法在非劲性混凝土梁上采用预埋地脚螺栓连接钢柱的施工问题,同时本施工方法无需在混凝土梁中增加钢梁,大大减少了用钢量及造价成本,且施工方法简便、安全可靠。

    一种斜钢骨柱与斜钢骨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43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910209189.8

    申请日:2019-03-19

    Abstract: 一种斜钢骨柱与斜钢骨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柱竖向钢骨、梁纵向钢骨和埋板;柱竖向钢骨有两根,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柱竖向钢骨由下而上逐渐倾斜设置;两根柱竖向钢骨的上部之间连接柱横向钢骨,柱竖向钢骨顶部超出柱横向钢骨顶部;梁纵向钢骨连接在柱竖向钢骨的上部;梁纵向钢骨与柱横向钢骨的顶面平齐;埋板设置在柱竖向钢骨的顶部,在埋板与梁纵向钢骨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在埋板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板和锚筋;第二连接板设置在埋板与柱横向钢骨之间;锚筋布置在柱横向钢骨的前后两侧。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斜钢骨柱与斜钢骨梁的连接结构中埋板的锚筋与钢骨梁碰撞时,难以施工、不便操作以及强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大跨度场馆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3544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94633.0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一种大跨度场馆的施工方法,包括:(1)对所述大跨度场馆进行仿真,获得应力、应变和位移数据以及偏差的预定范围;(2)依据所述仿真的结果,分别加工看台预制件、空间结构件和混凝土框架;(3)依据所述数字仿真结果,进行混凝土框架的施工,并分别进行看台拼装、空间结构拼装;(4)空间结构拼装、混凝土框架浇筑、看台安装、空间结构安装、合拢、卸载或张拉等过程中,进行偏差的消纳和调整,通过所述斜梁、支座和调节装置进行偏差的消纳,完成看台、空间结构和混凝土框架的连接。本申请针对大跨度场馆提供的施工方法,解决了结构复杂,重复性低的场馆型建筑施工工期紧张的问题;同时保证了平行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施工安全。

    一种H型钢和钢筋的捆扎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51983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166599.1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型钢和钢筋的捆扎结构,包括H型的内环梁和外环梁;内环梁内侧固定有V字形的斜梁;外环梁上固定有悬挑梁;内环梁、外环梁、斜梁和悬挑梁上均成形有若干均匀布置的过筋孔和导筋T形件;内环梁和外环梁腹板的过筋孔穿过有径向钢筋,径向钢筋经过悬挑梁和斜梁两侧导筋T形件;内环梁和外环梁底部和顶部的翼板上经导筋T形件穿过有环形钢筋;沿悬挑梁、斜梁和悬挑梁顶面和底面的长度方向经导筋T形件穿过有外包钢筋。本发明通过内环梁和外环梁形成的主梁与斜梁连接,并且通过三个不同向纵横交叉的钢筋连接成一个整体,并被钢筋形成的筋网包裹形成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连接节点处的承载能力。

    一种索网吊挂置换载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4775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57261.X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索网吊挂置换载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安装吊挂钢丝绳→索网提升→测试→IBC集装桶运至FOP板→安装IBC集装桶兜绳→初步吊挂IBC集装桶→调整→注水→张贴标识→场区围界→日常维护检查→拆除IBC集装桶。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索网吊挂置换载荷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实现索网上吊挂的安全置换,且效率高,工序步骤简单;施工操作过程中误差低,施工方便;实现定期巡视检查吊挂钢丝绳以及荷载,看是否有钢丝绳卡子松动、钢渣包损坏,或有无人为破坏,并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调整;荷载吊挂无高空作业,避免物体打击,确保工人施工安全;采取了防护措施,避免高空坠物。

    一种低水泥全再生堆石混凝土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26639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425211.2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水泥全再生堆石混凝土施工方法。通过将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和筛选,得到再生堆石块、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和再生微粉。将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再生微粉和水泥进行混合,然后加入水和任选地其他成分进行混合,得到混凝土拌合物;将粒径大于150mm的再生堆石块堆积在预浇筑仓面,将混凝土拌合物浇筑至仓面中,重复,直至工程结束。再生微粉充分替代水泥,减少了水泥用量,节约工程成本。在浇筑过程中无需插捣,自然流平、铺满,节约插捣过程的人工与机器成本。再生原材料的处理方案,充分利用了废弃混凝土,大块做粗骨料,小块做细骨料,细粉做填充物,实现了废弃混凝土的零弃渣率。处理过程无额外产物产生,对环境友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