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08879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362320.1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玻璃/微晶玻璃制备方法。在CaO-Na2O-P2O5系统基础玻璃的原料中加入发光离子的氧化物,升温至800-1200℃保温0.5-3h,得到澄清均匀的玻璃熔融液;将熔融液倒入300~400℃的不锈钢模具中急冷得到成型玻璃;将成型玻璃于400~550℃下保温15min~3h,随炉冷却至室温,制得发光玻璃。另外,将发光玻璃从室温升温至350~450℃并保温1~10h,再在400~600℃下保温1~10h,之后随炉冷却,可以制得发光微晶玻璃。本发明发光微晶玻璃透明度高、发光效率高、发光性质稳定,可以被紫外及可见光有效激发,与LED芯片的发光匹配性好,发光颜色可调。
-
公开(公告)号:CN101962537B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010283200.4
申请日:2010-09-16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Zn,Cd)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锌或/和镉的可溶性盐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并将其溶解于水或水-乙醇混合液中,用弱酸调节pH值至弱酸性,得到均相反应体系母液;2)将步骤1)所得均相反应体系母液转移至自生压力的水热反应釜内密封,加热至70~100℃,反应30分钟~24小时,即可得到(Zn,Cd)S量子点。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低成本;2)过程及产品性质可控;3)均匀性高;4)节能高效;5)纯水相制备;6)绿色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863662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010227137.2
申请日:2010-07-15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C04B35/515 , C04B35/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硼粉的制备方法,以B2O3、Mg和KBH4为反应原料,经混合后在氩气保护下于700~850℃引发自蔓延反应,所得反应粗产物经分离提纯即可得到纳米硼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传统镁热还原合成硼粉的基础上,借助于吸热反应,通过向B2O3/Mg体系中加入反应活性稀释剂KBH4,从而控制了反应体系的热效应,能够做到节能效果,并控制自蔓延反应温度,从而抑制副反应和副产物杂质,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纯度,获得纯度较高的无定形硼粉;(2)由于有H2O和H2生成,避免反应产物颗粒烧结和团聚,实现了硼粉粒度细化和控制,制备出纳米硼粉;(3)反应条件温和可控,工艺简单,能耗降低,适合于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45087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19671.7
申请日:2013-09-13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氧化物包覆型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其表面包覆层含有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铝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三种,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来:1)根据无机氧化物的种类,选择正硅酸乙酯、可溶性镁盐、可溶性铝盐制备溶液A;2)先用强酸调节pH值至1~2,再用弱碱调节pH值至5~7得到溶液B;3)在混合溶液B中加入尿素和荧光粉,反应得到含有荧光粉的浆体C,冷却后固液分离,洗涤并烘干得到粉末。4)将烘干粉末煅烧0.1~6小时得无机氧化物包覆型荧光粉。包覆层均匀、连续、致密、牢固、厚度薄、不损失发光强度。通过利用正硅酸乙酯可以抑制荧光粉的水解,克服了荧光粉易水解失效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1863664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010227288.8
申请日:2010-07-15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C04B35/583 , C04B35/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化硼纳米管原位复合陶瓷粉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B2O3、Mg、TiB2和TiO2粉末原料混合,在700~850℃下经加热引发自蔓延反应即可获得含Ti、B、Mg、O的多孔型固体前驱体,再经过化学反应和退火处理得到粗产物,其中氮化硼纳米管和TiN晶粒是在退火处理中生成,所得粗产物经过分离提纯即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1)采用原位复合技术,氮化硼纳米管在多孔前驱体颗粒基体上生长形成,使其与基体材料TiN、TiB2均匀混合分散。(1)以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自蔓延法制备多孔型固体前驱体,然后直接与氨气反应获得氮化硼纳米管原位复合陶瓷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工业生产。
-
-
公开(公告)号:CN101863662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227137.2
申请日:2010-07-15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C04B35/515 , C04B35/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硼粉的制备方法,以B2O3、Mg和KBH4为反应原料,经混合后在氩气保护下于700~850℃引发自蔓延反应,所得反应粗产物经分离提纯即可得到纳米硼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传统镁热还原合成硼粉的基础上,借助于吸热反应,通过向B2O3/Mg体系中加入反应活性稀释剂KBH4,从而控制了反应体系的热效应,能够做到节能效果,并控制自蔓延反应温度,从而抑制副反应和副产物杂质,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纯度,获得纯度较高的无定形硼粉;(2)由于有H2O和H2生成,避免反应产物颗粒烧结和团聚,实现了硼粉粒度细化和控制,制备出纳米硼粉;(3)反应条件温和可控,工艺简单,能耗降低,适合于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42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19765.3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计量式为:Li1‑xMx/aNi1/3Co1/3Mn1/3O2;其中,0≤x≤0.1,a为M元素的价态;M=Na、K、Mg或Ca;它以三氧化二钴、氧化亚镍、二氧化锰、氢氧化锂和碱金属碳酸盐为原料进行球磨、干燥、烧结而成。本发明利用M(M=Na,K,Mg或Ca)对LiNi1/3Co1/3Mn1/3O2掺杂改性,并利用“一步法”制备具有良好层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单晶Li1‑xMx/aNi1/3Co1/3Mn1/3O2,可有效提升其电化学性能;且涉及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适合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436249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419672.1
申请日:2013-09-13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硅包覆型耐水解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还涉及其在发光涂料中的应用。有机硅包覆型荧光粉,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来:将正硅酸乙酯溶解于水、醇混合溶液中,先用硝酸调节pH值至1~2,再用碱调节pH值至5~7,得到稀释液;在稀释液中加入荧光粉,搅拌并继续用碱调节pH值至7~8即制备得到分散在稀释液中的有机硅包覆型荧光粉;发光涂料,组分中加入了所述的有机硅包覆型荧光粉和稀释液,更好的实施方案是加入水性树脂成膜材料。本发明技术方案直接在水相中对荧光粉进行耐水处理和有机硅包覆,不仅可使荧光粉在水性介质中具有耐水解性、减少其发光性质损失,还由于改善了荧光粉的表面电性,可提高荧光粉在涂料中的分散性以防止聚沉。
-
公开(公告)号:CN104108879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62320.1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玻璃/微晶玻璃制备方法。在CaO-Na2O-P2O5系统基础玻璃的原料中加入发光离子的氧化物,升温至800-1200℃保温0.5-3h,得到澄清均匀的玻璃熔融液;将熔融液倒入300~400℃的不锈钢模具中急冷得到成型玻璃;将成型玻璃于400~550℃下保温15min~3h,随炉冷却至室温,制得发光玻璃。另外,将发光玻璃从室温升温至350~450℃并保温1~10h,再在400~600℃下保温1~10h,之后随炉冷却,可以制得发光微晶玻璃。本发明发光微晶玻璃透明度高、发光效率高、发光性质稳定,可以被紫外及可见光有效激发,与LED芯片的发光匹配性好,发光颜色可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