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7142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0619765.3

    申请日:2021-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计量式为:Li1‑xMx/aNi1/3Co1/3Mn1/3O2;其中,0≤x≤0.1,a为M元素的价态;M=Na、K、Mg或Ca;它以三氧化二钴、氧化亚镍、二氧化锰、氢氧化锂和碱金属碳酸盐为原料进行球磨、干燥、烧结而成。本发明利用M(M=Na,K,Mg或Ca)对LiNi1/3Co1/3Mn1/3O2掺杂改性,并利用“一步法”制备具有良好层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单晶Li1‑xMx/aNi1/3Co1/3Mn1/3O2,可有效提升其电化学性能;且涉及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适合推广应用。

    一种硅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8263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210069492.0

    申请日:2012-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硅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配制成金属离子的水-乙醇混合溶液;2)得到均相沉淀反应母液;3)得到阳离子沉淀物的沉淀浆体;4)得到沉淀前驱体粉末;5)将步骤4)得到的沉淀前驱体粉末在900~1400℃下煅烧1~12小时即得产物发光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均匀度高,产物品质好;2)产物形貌可控;3)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可控,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强,对设备和能源的要求较低,产率高,易于放大生产。

    一种无机氧化物包覆型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0876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419671.7

    申请日:2013-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氧化物包覆型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其表面包覆层含有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铝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三种,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来:1)根据无机氧化物的种类,选择正硅酸乙酯、可溶性镁盐、可溶性铝盐制备溶液A;2)先用强酸调节pH值至1~2,再用弱碱调节pH值至5~7得到溶液B;3)在混合溶液B中加入尿素和荧光粉,反应得到含有荧光粉的浆体C,冷却后固液分离,洗涤并烘干得到粉末;4)将烘干粉末煅烧0.1~6小时得无机氧化物包覆型荧光粉。包覆层均匀、连续、致密、牢固、厚度薄、不损失发光强度。通过利用正硅酸乙酯可以抑制荧光粉的水解,克服了荧光粉易水解失效的缺陷。

    燃烧法制备亚微米级碳化钛多晶粉末

    公开(公告)号:CN101863663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010226830.8

    申请日:2010-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法制备亚微米级碳化钛多晶粉末,将只含碳氢氧的有机碳源、二氧化钛和金属镁粉混合,混合物料经过燃烧反应,所得固体产物再经酸洗、水洗、分离和干燥,即可得到亚微米级碳化钛多晶粉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可以调控整个反应体系的热效应,一方面可以节能,另一方面可以控制自蔓延反应的温度,抑制TiC产物晶粒生长;(2)能够很好地抑制TiC晶粒烧结和结构团聚,而且可以用来隔离产物粒子,有利于形成细小均匀的TiC晶粒,产率高,耗能少,成本低,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3)碳化钛收率大于90%,碳化钛多晶颗粒直径为50~250nm,平均约为150nm。

    一种形貌可控铝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8279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69487.X

    申请日:2012-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配制成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2)得到均相沉淀反应母液;3)得到各金属离子沉淀物的沉淀浆体;4)得到沉淀前驱体粉末;5)将步骤4)得到的沉淀前驱体粉末在1000~1600℃下煅烧2~12小时即得产物发光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反应原料为液相混合,均匀度高,容易实现低浓度掺杂离子的均匀掺杂,并可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得到高性能的铝酸盐发光材料;2)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较强;3)获得各种形貌、分散良好的铝酸盐发光材料,以适应不同应用环境对铝酸盐发光材料的需求;4)制备工艺简单,对设备和能源的要求较低,产率高,易于放大生产。

    一种硅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8263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69492.0

    申请日:2012-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硅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配制成金属离子的水-乙醇混合溶液;2)得到均相沉淀反应母液;3)得到阳离子沉淀物的沉淀浆体;4)得到沉淀前驱体粉末;5)将步骤4)得到的沉淀前驱体粉末在900~1400℃下煅烧1~12小时即得产物发光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均匀度高,产物品质好;2)产物形貌可控;3)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可控,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强,对设备和能源的要求较低,产率高,易于放大生产。

    燃烧法制备超细碳化硼粉

    公开(公告)号:CN101786624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010111993.1

    申请日:2010-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烧法制备超细碳化硼粉,将原料有机碳源与硼酐、金属镁粉混合,其中有机碳源、硼酐、金属镁粉摩尔配比为C∶B2O3∶Mg=1∶(3.25~5.25)∶(5.75~10.75),经过燃烧反应,所得产物加入浓盐酸搅拌浸泡,然后抽滤,水洗涤至中性,将水洗后所得滤饼进行干燥,即可得到超细碳化硼多晶粉末。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1)工艺过程操作简单,能量消耗低,成本低,产品结晶程度好,碳化硼纯度高;(2)产量大、产率高、产品纯度较好,适合规模化生产,所得的超细碳化硼多晶粉颗粒粒径为0.1~1μm,游离C含量不高于2.65%,游离硼含量不高于0.65%。

    纳米铁颗粒填充的氮化硼纳米管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789300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112012.5

    申请日:2010-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铁颗粒填充的氮化硼纳米管的制备工艺,首先球磨硼铁粉和氯化铵的混合物,然后将所得的球磨物料与氧化铁和金属镁粉混合,混合料中B∶Fe∶N∶Mg的摩尔比为1∶(2~6)∶(4~10)∶(2~5),压制成型后再进行自蔓延反应,将所得粗产物浸泡在盐酸中,加热搅拌,再经抽滤、水洗,水洗后所得滤饼干燥,即可得到纳米铁颗粒填充的氮化硼纳米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反应时间短,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氮化硼纳米管的合成方法,适合工业化生产,氮化硼纳米管纯度约85wt.%;(2)自蔓延反应中,铁既作为氮化硼纳米管合成的催化剂,也作为纳米铁颗粒充填剂。

    (Zn,Cd)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62537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283200.4

    申请日:2010-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Zn,Cd)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锌或/和镉的可溶性盐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并将其溶解于水或水-乙醇混合液中,用弱酸调节pH值至弱酸性,得到均相反应体系母液;2)将步骤1)所得均相反应体系母液转移至自生压力的水热反应釜内密封,加热至70~100℃,反应30分钟~24小时,即可得到(Zn,Cd)S量子点。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低成本;2)过程及产品性质可控;3)均匀性高;4)节能高效;5)纯水相制备;6)绿色化。

    一种多元素掺杂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2421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461978.2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元素掺杂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正极材料的组成为NazMnwVyMu(PO4)3‑x(SiO4)x其中,M为过渡金属,0≤x≤0.5,0.5≤y≤2,0.01≤w≤1,0≤u≤1,3≤z≤4,x与u不同时为0,且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其制备过程是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再经过研磨、烧结而成。本发明利用锰、硅、过渡金属对NASICON结构的Na3V2(PO4)3进行掺杂改性,锰掺杂V位、过渡金属掺杂V位、硅掺杂P位,使材料在保持优异的三维框架结构的同时,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性能,在钠离子电池与储能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