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46510B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710490957.2

    申请日:2017-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结构简单,不会增加零件个数,不会强度性地破损,也不损及作业性,屏蔽性优异,可以仅插入连接对象物来连接,且在拔除时可简单地取下,可使连接器搭载空间狭小化。在具备所需数量的接触件、电绝缘性的壳体及金属制的外壳的连接器中,连接器具备片,在插入挠性印刷电路板(FPC)时施加力,但在拔除时不对片施加力,因此通过利用外壳的按压部对片的压力接收部进行按压,压力接收部向基板安装面侧移动,片的卡合部向与基板安装面为相反方向的一侧移动,由此卡合部自FPC的卡止部脱落。

    连接器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69275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710070053.4

    申请日:2017-0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具有连接对象物用的嵌合口的壳体、以并列配置状态保持于壳体的信号接头以及可对信号接头进行按压的按压构件,并且包括电源接头,所述电源接头与信号接头并列地保持于壳体的信号接头两端侧位置,厚度尺寸大于信号接头,与信号接头一同被按压构件按压,并且具备电源连接功能,电源接头包含不但具备电源连接功能,而且具备相对于信号接头将连接对象物暂时固定于正规插入位置、以及在按压构件的按压状态下夹持固定连接对象物的功能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本发明通过包括具备一方面抑制整个连接器的电阻值一方面流入大电流的电源连接功能、以及可使连接对象物暂时固定于壳体内的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来实现小型化。

    连接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4651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490957.2

    申请日:2017-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结构简单,不会增加零件个数,不会强度性地破损,也不损及作业性,屏蔽性优异,可以仅插入连接对象物来连接,且在拔除时可简单地取下,可使连接器搭载空间狭小化。在具备所需数量的接触件、电绝缘性的壳体及金属制的外壳的连接器中,连接器具备片,在插入挠性印刷电路板(FPC)时施加力,但在拔除时不对片施加力,因此通过利用外壳的按压部对片的压力接收部进行按压,压力接收部向基板安装面侧移动,片的卡合部向与基板安装面为相反方向的一侧移动,由此卡合部自FPC的卡止部脱落。

    连接器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90182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0710136811.4

    申请日:2003-05-23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含:触头,每个触头分别具有接触部分、位于接触部分与连接部分之间的弹性部分和支点部分、压力接收部分;以及滑块,其具有推压部分,推压部分可在触头的连接部分与压力接收部分之间转动,用于将接触部分推压在电路板上。壳体在其电路板插口一侧形成有用于引导电路板的凹入部分。触头包括上下部接触部分,它们彼此上下交错布置,从而不会出现连接缺陷,即使电路板在插入时被错误地上下颠倒。连接器还包含锁定件,其具有咬合部分,用于咬合设在所述电路板中的锚固部分。两种触头分别从相反侧插入壳体中,以使这两种触头接触电路板相反侧上的接触部分。此外,面对着触头的接触部分设置了板状件,用以防止壳体变形。

    连接器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45361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810136047.5

    申请日:2008-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88 H01R12/57 H01R12/79 H01R12/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插入壳体的同一插入孔且第一和第二触头的接触部分相面对。各第一触头在一端包括接触部分并在另一端包括连接部分。各第二触头包括一端具有接触部分而另一端具有压力承受部分的第一零件、在外端具有连接部分的第二零件及使第一零件与第二零件其余端结合的弹性结合部分。枢转元件包括致动部分、推动部分及锚固孔。推动部分在第二触头的压力承受部分与连接部分间枢转移动,在枢转移动时推动部分的旋转轴线随着其枢转移动而移动以实现紧凑旋转。各第二触头在第二零件上具有位于弹性结合部分附近的固定部分。在枢转元件枢转移动时触头不弯曲或变形,可实现稳定电连接、减小连接器总高度及提供高密度导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