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134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80033155.2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04D29/30
Abstract: 将叶片(4)的正压面(47)的切线中的、通过规定的叶片(4)的后缘(45)的切线称为第一切线(TL1)。将以轴心(CL)为中心通过后缘(45)的假想圆(C1)的切线中的、通过规定的叶片(4)的后缘(45)的切线称为第二切线(TL2)。将第一切线(TL1)与第二切线(TL2)所形成的角中的、相对于第二切线(TL2)在假想圆(C1)的外侧且比第一切线(TL1)靠旋转方向前侧的角称为出口角。此时,当在后缘(45)的轴心方向的各部位观察出口角的变化时,在后缘(45)中存在一个以上出口角的增减变化的拐点(POI)。而且,后缘(45)中的与主板(3)邻接的部位的出口角(θ3)和后缘(45)中的与护罩(2)邻接的部位的出口角(θ1)中的至少一方,比后缘(45)中的出口角为最大的部位的出口角(θ2)小。
-
公开(公告)号:CN11322681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1980085458.2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34 , F24F13/06 , F24F13/072 , F24F13/08
Abstract: 空气吹出装置(50)具备管道部(51),其形成供气流通过的主流路(510),并在位于主流路的下游侧的部位开口有将成工作气流的气流吹出的扁平形状的主孔(512)。在管道部设有使主流路的流路高度从空气流的上游侧朝着下游侧缩小的节流部(515),并配置有在主流路上分隔主流路的多个分隔部件(52、53)。主流路被多个分隔部件分割成位于长边方向的两侧的一对侧流路(510A、510B)及被一对侧流路夹着的至少一个中央流路(510C)。多个分隔部件以中央流路的流路宽度从空气流的上游侧朝着下游侧缩小的方式配置于管道部。
-
公开(公告)号:CN11322681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80085458.2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34 , F24F13/06 , F24F13/072 , F24F13/08
Abstract: 空气吹出装置(50)具备管道部(51),其形成供气流通过的主流路(510),并在位于主流路的下游侧的部位开口有将成工作气流的气流吹出的扁平形状的主孔(512)。在管道部设有使主流路的流路高度从空气流的上游侧朝着下游侧缩小的节流部(515),并配置有在主流路上分隔主流路的多个分隔部件(52、53)。主流路被多个分隔部件分割成位于长边方向的两侧的一对侧流路(510A、510B)及被一对侧流路夹着的至少一个中央流路(510C)。多个分隔部件以中央流路的流路宽度从空气流的上游侧朝着下游侧缩小的方式配置于管道部。
-
公开(公告)号:CN106232402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580021599.X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3/02 , B60H1/00028 , B60H1/00528 , B60H1/00835 , B60H2001/00099 , B60H2003/028 , F24F3/1411 , F24F2221/38
Abstract: 加湿装置被应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该车辆用空调装置在空调壳体(31)内具备对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34),该空调壳体(31)具有将空气引导至车室内的通风路(311)。加湿装置具备:吸附器(13),对水分进行吸收并使水分脱离;送风机(12),使空气以通过吸附器的方式流通;门(14、15、16),对空气流动的空气流路进行开闭;及控制装置(21),对除湿模式及加湿模式进行设定,该除湿模式是通过对门进行控制切换空气流路而将由冷却器冷却的空气引导至吸附器并使吸附器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该加湿模式是指将空气引导至吸附器并使水分从吸附器移动到空气进行加湿,进而将被加湿的空气向乘员吹出。
-
公开(公告)号:CN1194598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86219.1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吸放热组件用的抑制结构,在机舱(1)内配置有吸放热组件(2)和用于车室内的空气调节的空调组件(3),所述抑制结构构成为抑制从所述吸放热组件排出的空气到达所述空调组件。通过该抑制结构能够抑制从吸放热组件吹出的空气直接吹到空调组件,也能够防止从吸放热组件排出的雨水或冷凝水吹到周围的电气零件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78697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080085490.3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空气吹出装置(50)具备管道部(51),该管道部形成供气流通过的主流路(510),并且在主流路中的位于下游侧的部位开口有主孔(512),该主孔吹出作为工作气流的气流。在管道部中的主孔的周围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孔,该辅助孔吹出用于抑制由工作气流引起的空气的吸入的支援气流。管道部中的确定从辅助孔吹出的支援气流的吹出角度的角度规定部位(516)的至少一个从空气流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向远离所述主孔的中心线的方向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186610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80020553.0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04D29/28
Abstract: 离心送风机具备:壳体(2)、在电机支承位置(32a)被所述壳体支承的电机(3)、以及被所述电机驱动而旋转的风扇(4),所述风扇具有:在与所述电机支承位置相比靠所述电机的输出轴(31)的一侧安装于所述输出轴的轮毂部(41)、从所述轮毂部向以所述输出轴为中心的径向的外侧延伸的主板(42)、从所述主板向所述输出轴的一侧延伸的多个叶片(43)、以及与所述多个叶片的所述输出轴的一侧的端部连接的侧板(44),所述主板的重量大于所述侧板,所述主板和所述侧板朝向所述径向的外侧而向所述输出轴的另一侧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1759752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80047009.0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04D29/28
Abstract: 离心风扇通过绕风扇轴心(CL)旋转而从该风扇轴心的轴向(Da)的一侧吸入空气并将该吸入的空气向风扇轴心的径向(Dr)的外侧吹出。离心风扇具备多片叶片(32)、侧板(34)以及主板(36、43、401)。多片叶片绕风扇轴心排列配置,在径向的外侧具有叶片后缘部(324)。在侧板形成吸入空气的吸气孔(34a),侧板相对于多片叶片设置于轴向的一侧且与该多片叶片的每一片连结。主板相对于多片叶片的每一片在与侧板侧相反的一侧与该叶片连结,沿径向扩展。并且,在将侧板的内径设为Dsi且将侧板的外径设为Dso的情况下,Dsi/Dso为0.5<Dsi/Dso<0.7,叶片后缘部形成为越靠近轴向的一侧越位于径向的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1210551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980031321.9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34 , F04D29/66 , F24F13/065
Abstract: 流体吹出装置是吹出流体的装置。流体吹出装置具有形成流体的流通路(100)并在流通路的下游侧的端部设有开口部(101)的基体部(10)。流体吹出装置具有收容于流通路并调整从开口部侧吹出流体的朝向的格栅部(20)。格栅部具有流路形成体(21),该流路形成体形成将在流通路流通的流体的一部分作为主流向开口部侧引导的主流路(210)和将在流通路流通的流体的剩余部分作为副流向开口部侧引导的副流路(211)。流路形成体形成为副流路将主流路包围,以使得从副流路吹出的副流在从主流路吹出的主流的外侧流动。另外,流路形成体构成为在调整从开口部侧吹出的流体的朝向时,以从副流路吹出的副流的朝向与从主流路吹出的主流的朝向一致的方式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98952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80024737.8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空气吹出装置(1)具备吹出气流的吹出部(10)。吹出部包括:主孔(14),该主孔吹出成为工作气流的气流;辅助孔(22),该辅助孔形成于主孔的周围并吹出掩护气流;以及涡抑制构造(180),该涡抑制构造抑制在主孔的出口下游形成于工作气流的速度边界层(BL)内的横涡的发展。涡抑制构造是使在主孔的出口下游形成的工作气流的速度边界层的厚度(δ)的中央部分(BLc)与掩护气流的主流在主孔的出口下游接近的构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