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的保护电路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64774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480032403.2

    申请日:2014-05-28

    Inventor: 小山和博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的保护电路具备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1)和保护元件。上述保护元件在上述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漏极-栅极间具备晶闸管(2)以及与该晶闸管串联连接的第1电阻(3)。上述保护元件在上述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源极-栅极间具备第2电阻(4)以及与该第2电阻串联连接的截断部(5,10)。上述截断部当上述晶闸管截止时将上述漏极-栅极间的电流的流动截断并且当上述晶闸管导通时允许上述漏极-栅极间的电流的流动。

    半导体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12241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70212.X

    申请日:2015-12-08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具备横式开关器件,该横式开关器件具有基板(1)、在基板上具有由GaN层(3)和AlGaN层(4)形成的异质结构造且形成有凹部(5)的沟道形成层、构成为具有形成在凹部内的栅极绝缘膜(6)和栅极电极(7)的栅极构造部、以及在沟道形成层上配置在夹着栅极构造部的两侧的源极电极(8)和漏极电极(9),在GaN层与AlGaN层的界面中的GaN层侧引起二维电子气载流子,并且在对栅极电极施加了电压时在凹部的底部中的GaN层的表面部形成沟道,从而在源极电极与漏极电极之间流过电流。AlGaN层具有:第一AlGaN层(4a),被设定为二维电子气浓度被确定的Al混晶比;以及第二AlGaN层(4b),Al混晶比小于第一AlGaN层的Al混晶比,从而引起负的固定电荷,设置成与栅极构造部接触且与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分离。

    半导体装置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5525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780031618.6

    申请日:2017-04-06

    Abstract: 将JG电极(11)与源极电极(8)经由电极层(13)直接连结。由此,能够减小寄生阻抗(50)的电阻值,实现JG电极(11)与源极电极(8)之间的阻抗减小。此外,将u-GaN层(4)及p-GaN层(10)从漏极电极(9)离开而配置。由此,能够使u-GaN层(4)与2DEG的对置面积变小,能够减小反馈电容(C1)。这样,通过实现JG电极(11)与源极电极(8)之间的阻抗减小及反馈电容(C1)的减小,能够使将反馈电容(C1)充电时流动的电流(Ijg)变大。由此,能够将反馈电容(C1)以高速充电,能够使JFET部(40)高速截止,所以能够使开关器件的关断更高速化。

    半导体装置的保护电路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6477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80032403.2

    申请日:2014-05-28

    Inventor: 小山和博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的保护电路具备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1)和保护元件。上述保护元件在上述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漏极-栅极间具备晶闸管(2)以及与该晶闸管串联连接的第1电阻(3)。上述保护元件在上述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源极-栅极间具备第2电阻(4)以及与该第2电阻串联连接的截断部(5,10)。上述截断部当上述晶闸管截止时将上述漏极-栅极间的电流的流动截断并且当上述晶闸管导通时允许上述漏极-栅极间的电流的流动。

    半导体装置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85300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80024277.1

    申请日:2013-04-17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具备:第1导电型的漂移层(2)、在所述漂移层(2)上形成的第2导电型的基极层(3)、在所述基极层(3)的表层部形成的第1导电型的发射极层(7)、所述漂移层(2)之中的与所述基极层(3)相离的第1导电型的缓冲层(11)、在所述缓冲层(11)中选择性地形成的第2导电型的集电极层(12)、与所述基极层(3)之中的所述漂移层(2)和所述发射极层(7)之间的沟道区域接触的栅极绝缘膜(5)、在所述栅极绝缘膜(5)上形成的栅极电极(6)、与所述基极层(3)以及所述发射极层(7)电连接的第1电极(10)、以及与所述缓冲层(11)以及所述集电极层(12)电连接的第2电极(13)。在所述缓冲层(11)中,载流子密度比空间电荷密度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