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7162C

    公开(公告)日:2004-09-15

    申请号:CN99803183.6

    申请日:1999-12-09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了在高温氛围气中保存后,仍可维持高可靠性和高能量密度的锂二次电池。该电池具备以含锂氧化物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包含可与前述锂发生化学反应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电解液、隔层和配位体。前述电解液含有溶剂和溶于前述溶剂的电解质。前述溶剂具有约20以下的供体数。前述配位体被设置在前述电解液和前述正极表面的界面以及前述电解液和前述负极表面的界面。前述配位体对前述锂具备大于前述溶剂和前述电解质的强配位选择能力,其化学结构式具备带有空孔的环状结构。前述空孔具有约1.7埃以上的直径。前述配位体与前述电解质的摩尔比在10-1~10-4的范围内或在相当于电池容量为1Ah的1微摩尔~1毫摩尔的范围内。前述溶剂包含(a)环状碳酸酯和链状碳酸酯的混合溶剂,(b)环状碳酸酯、链状碳酸酯和脂肪族羧酸酯的混合溶剂中的1种。前述混合溶剂量占前述有机溶剂的全部体积的80%以上。

    电池
    16.
    发明授权
    电池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1167203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680014346.0

    申请日:2006-04-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3 H01M2/263 H01M2/30 H01M4/70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具有带状电极群。上述电极群由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介于它们之间的隔离物组成。上述第一电极具有带状的第一集电体及负载于其一个面上的第一活性物质层,上述第一活性物质层面对上述隔离物。上述第二电极具有带状的第二集电体及负载于其一个面上的第二活性物质层,上述第二活性物质层面对上述隔离物。上述电极群曲折地折叠,构成叠层体,其具有多个平坦部、位于上述多个平坦部的第一端部侧且上述第一集电体位于最外周侧的至少一个的第一弯曲部、位于与上述第一端部侧相反一侧的第二端部侧且上述第二集电体位于最外周侧的至少一个的第二弯曲部,上述叠层体具有连接到上述至少一个第一弯曲部的第一端子及连接到上述至少一个第二弯曲部的第二端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