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底部絮凝效果的絮凝池及其絮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0059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42699.7

    申请日:2021-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底部絮凝效果的絮凝池及其絮凝方法。该絮凝池的底部设置有沿水流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隔板扰流组件。每个隔板扰流组件均包括一块或并排设置的多块隔板。沿着水流方向,各隔板扰流组件内的隔板与水流方向的夹角逐渐减小。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絮凝方法,增加了在底部生成涡旋强化絮凝效果的办法,使絮凝的效率更高。本发明从入水口到出水口的方向上,不同排隔板的间距呈从小到大的趋势,隔板与絮凝池底部的角度呈从大到小的趋势,使得絮凝池中沿水流方向产生从大到小的涡旋,既在初始絮凝阶段提高絮凝速度,又在絮凝结束阶段避免大涡旋切碎絮体。

    一种强化底部絮凝效果的絮凝池及其絮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0059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442699.7

    申请日:2021-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底部絮凝效果的絮凝池及其絮凝方法。该絮凝池的底部设置有沿水流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隔板扰流组件。每个隔板扰流组件均包括一块或并排设置的多块隔板。沿着水流方向,各隔板扰流组件内的隔板与水流方向的夹角逐渐减小。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絮凝方法,增加了在底部生成涡旋强化絮凝效果的办法,使絮凝的效率更高。本发明从入水口到出水口的方向上,不同排隔板的间距呈从小到大的趋势,隔板与絮凝池底部的角度呈从大到小的趋势,使得絮凝池中沿水流方向产生从大到小的涡旋,既在初始絮凝阶段提高絮凝速度,又在絮凝结束阶段避免大涡旋切碎絮体。

    一种利用再生余热的分段式活性炭活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31052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474222.7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再生余热的分段式活性炭活化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多个活化单元。活化单元包括箱体、上料仓和下料仓。上料仓、下料仓分别设置在箱体内腔的顶部、底部。上料仓、下料仓的中心位置通过通料管道连接。上料仓和下料仓将箱体的内腔分隔为活化腔、通水腔和降温腔。活化腔位于降温腔的上方。通水腔位于活化腔与降温腔之间。上料仓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活化腔中的活性炭颗粒无法通过通气孔进入通水腔中。箱体上设置有与通水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发明用水对再生后的活性炭进行降温,同时将降温产生的水蒸气通入到活性炭中,实现对活性炭的活化,充分利用了活性炭热再生工艺的余热,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一种基于气流加热的粉末活性炭再生装置及其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041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77243.9

    申请日:2020-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流加热的粉末活性炭再生装置及其再生方法。由于粉末活性炭自身的特性,相比于颗粒活性炭,热再生操作难度更大。本发明包括首尾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封回路的加热段、反应段和回收段。加热段、反应段和回收段内的气体通过气流驱动装置能够形成“加热段→反应段→回收段→加热段”的气体回路。加热段用于对外部注入的气体进行加热。反应段中设置有中部尺寸小于两端尺寸的反应仓。反应仓上设置有投料口。回收段通过旋风分离器将气体与活性炭粉末分离。本发明利用高温惰性气体对粉末活性炭吹扫,以气体带着粉末炭在密闭的设备中流动;高温气体环境可以使每一粒粉末炭被高温气体包围,可以使粉末炭快速的完成再生。

    一种专用于蜂窝炭的电再生方法及其电再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9041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10885385.X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专用于蜂窝炭的电再生方法及其电再生装置。目前蜂窝炭的再生需要将其粉碎成、粉末进行再生。本发明如下:一、对被再生的蜂窝炭进行干燥。二、对蜂窝炭的全部或部分侧面进行打磨,去除有机物绝缘层。三、使用一块或多块电极板与蜂窝炭上已去除有机物绝缘层的侧面接触。四、将带有锥尖形凸起的再生刷放入到蜂窝炭的不同蜂窝孔中。全部或部分锥尖形凸起朝下设置。五、对蜂窝炭进行电加热。本发明让再生刷上的锥尖形凸起卡入有机物绝缘层裂缝中,从而增加蜂窝炭的导电率,加快再生效率,减少能源损耗。此外,锥尖形凸起与蜂窝炭的接触点位会进一步促进和加速,因电子隧道效应而产生的导电现象,进一步加速蜂窝活性炭的再生。

    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活性炭活化再生装置及其活化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0675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0988220.5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活性炭活化再生装置及其活化再生方法。把再生后的饱和活性炭转移至活化设备中进行活化会浪费能源。本发明包括外壳、沙粒、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喷水嘴。外壳的内腔中填充有沙粒。外壳内腔顶部设置有将沙粒隔绝在外的再生腔。温度传感器伸入到再生腔内。湿度传感器埋设在外壳内腔的沙粒中。外壳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喷水嘴;喷水嘴连接到外部水源。本发明利用电再生时产生的热量,将沙粒缝隙中的水气化为水蒸气,并使得水蒸气穿过再生中的活性炭,使得活性炭在再生的同时得到活化,省去了活性炭再生后送入活化炉的操作;此外,水蒸气利用电再生时逸散的热量来产生,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

    一种活性炭低压引弧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2643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707171.8

    申请日:2021-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低压引弧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本发明的第一再生舱和第二再生舱正对的一侧开放设置,且第一再生舱和第二再生舱开放的侧部均固定有金属筛网;第一再生舱和第二再生舱内与各自金属筛网相对的另一侧均固定有电极板;第一再生舱和第二再生舱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第一再生舱和第二再生舱分别与第一机械振动器和第二机械振动器连接;第一机械振动器和第二机械振动器分别固定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第一底座由水平驱动件驱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顶面等高。本发明利用活性炭导电产热和引弧产热,使活性炭高温活化再生;同时在低电压下电弧形成电锤效应,对活性炭内部的微孔具有扩孔作用,进一步提高活性炭再生效果。

    一种直接电热法加热装置的加热通道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9029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11398.X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电热法加热装置的加热通道及其设计方法,由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和耐高温绝缘板组成;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两侧均通过一块耐高温绝缘板固定连接;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两侧宽度均由输入端至输出端逐渐减小,或均由输入端至输出端逐渐增大。本发明根据物料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及对应的电阻率变化情况,设置宽度相应变化的电极板,让物料与电极板的接触面积逐渐变化,从而使物料在加热过程中电阻保持不变,避免出现物料局部短路、断路的现象,能维持较高的加热功率,让加热过程稳定、持续,提高了直接电热法加热的适用范围。

    一种分段进气式活性炭电热再生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3105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54971.3

    申请日:2021-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进气式活性炭电热再生系统及其方法;该电热再生系统包括供气装置和依次串联的清洁段、中期活化段、最终活化段。清洁段、中期活化段和最终活化段均包括一个或依次串联的多个再生单元。所述再生单元包括再生炉、电极和温度传感器。再生炉内设置有再生流道腔。两个电极分别设置在再生流道腔的两侧。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再生流道腔内。本发明将活性炭的再生分为三段,在清洁段通过通入空气的方式提高活性炭上的有机物的氧化速度,在中期活化段利用水蒸气重新暴露出活性炭的基本微晶表面,在最终活化段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共同作用,使得活性炭上的孔隙拓宽、加深,从而提高再生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

    一种不同再生程度粉末活性炭浮选方法及浮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9572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0960532.5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再生程度粉末活性炭浮选方法及浮选装置。粉末活性炭再生时,未完全再生的活性炭粉末颗粒掺杂在完全再生的活性炭粉末颗粒中,难以将其筛分出来。本发明如下:一、为完成再生操作的活性炭粉末添加电荷。二、将带有电荷的活性炭粉末送入一个匀强电场中,活性炭粉末颗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偏移,根据漂移距离的不同将未完全再生的活性炭粉末颗粒与已完全再生的活性炭粉末颗粒分离。三、分别收集未完全再生的活性炭粉末和已完全再生的活性炭粉末。本发明利用再生后的粉末活性炭与未完全再生的粉末活性炭自身的介电常数不同的特点,浮选出不完全再生的粉末活性炭,对不完全再生的粉末活性炭进行二次再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