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系统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46838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0910118249.1

    申请日:2009-03-03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对层叠在燃料电池组内的各发电单元均匀且可靠地分配供给反应气体。燃料电池系统(10)具有层叠多个发电单元(60)的燃料电池组(14)和用于向所述燃料电池组(14)供给燃料气体的喷射器(50)。在构成燃料电池组(14)的绝缘板(59b)上,在连通喷射器(50)和燃料气体供给连通孔(76a)的连通部位设有用于对燃料气体进行整流的整流部(130)。整流部(130)设有横长形状的开口部(132)和多个孔部(134),开口部(132)与具有横长形状的燃料气体供给连通孔(76a)的底部对应,多个孔部(134)配置在所述开口部(132)的上方。

    燃料电池系统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46837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910008366.2

    申请日:2009-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对层叠在燃料电池组内的各发电单元可以均匀且可靠地分配供给反应气体。燃料电池系统(10)具备层叠多个发电单元(60)的燃料电池组(14)和向所述燃料电池组(14)供给燃料气体的喷射器(50),在构成所述燃料电池组(14)的端板(62b)与所述喷射器(50)的连结部位上配置整流构件(120)。整流构件(120)是圆筒状部件,在形成于该整流构件(120)的内圆周面上的各隔壁部(130)之间,形成多个开口部(132)。

    燃料电池组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05594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271215.9

    申请日:2010-09-01

    Abstract: 在构成燃料电池组(10)的第一端板(18a)上,设有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具有:与第一端板(18a)的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30a)连通的一对供给歧管部(54a、54a);连结一对所述供给歧管(54a、54a)的上部侧,并且沿长边方向的宽度尺寸设定得比一对所述供给歧管(54a、54a)的沿长边方向的宽度尺寸小的供给连接部(56a)。在一个供给歧管部(54a)上,一体地设有向第一端板(18a)的外部延伸的供给配管(58a)。

    燃料电池系统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46837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008366.2

    申请日:2009-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对层叠在燃料电池组内的各发电单元可以均匀且可靠地分配供给反应气体。燃料电池系统(10)具备层叠多个发电单元(60)的燃料电池组(14)和向所述燃料电池组(14)供给燃料气体的喷射器(50),在构成所述燃料电池组(14)的端板(62b)与所述喷射器(50)的连结部位上配置整流构件(120)。整流构件(120)是圆筒状部件,在形成于该整流构件(120)的内圆周面上的各隔壁部(130)之间,形成多个开口部(13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