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77327C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02808338.5
申请日:2002-03-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19 , H01M8/0202 , H01M8/0263 , H01M8/04097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9 , H01M8/2495 , H01M2300/0082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堆(10),包括在氧化气体的流动方向上设置的第一子叠层(12)、第二子叠层(14)和第三子叠层(16)。在第一和第二子叠层(12,14)之间插入中间板(18a),在第二和第三子叠层(14,16)之间插入中间板(18b)。在此燃料电池堆(10)中,将氧化气体的流动设置为氧化气体在从第一子叠层(12)到第三子叠层(16)的方向上连续流动。在子叠层之间设置附加的氧化气体供应线(70,74),通过该供应线提供湿度低于进入第一子叠层的氧化气体湿度的氧化气体。这种设置有效控制氧化气体的加湿水含量,在避免了电池堆中水蒸汽的过多冷凝的同时使固体聚合物膜充分润湿。
-
公开(公告)号:CN1503999A
公开(公告)日:2004-06-09
申请号:CN02808338.5
申请日:2002-03-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19 , H01M8/0202 , H01M8/0263 , H01M8/04097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9 , H01M8/2495 , H01M2300/0082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堆(10),包括在氧化气体的流动方向上设置的第一子叠层(12)、第二子叠层(14)和第三子叠层(16)。在第一和第二子叠层(12,14)之间插入中间板(18a),在第二和第三子叠层(14,16)之间插入中间板(18b)。在此燃料电池堆(10)中,将氧化气体的流动设置为氧化气体在从第一子叠层(12)到第三子叠层(16)的方向上连续流动。在子叠层之间设置附加的氧化气体供应线(70,74),通过该供应线提供湿度低于进入第一子叠层的氧化气体湿度的氧化气体。这种设置有效控制氧化气体的加湿水含量,在避免了电池堆中水蒸汽的过多冷凝的同时使固体聚合物膜充分润湿。
-
公开(公告)号:CN104518229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498358.1
申请日:2014-09-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67 , H01M8/040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67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241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10)具备层叠有多个发电单元(12)而成的层叠体(14)。在层叠体(14)的一端层叠接线板(16a)、绝缘构件(18a)以及端板(20a)。在层叠体(14)的另一端层叠接线板(16b)、绝缘构件(18b)以及端板(20b)。在绝缘构件(18a)与端板(20a)之间形成有沿着该端板(20a)的板面方向使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介质通路(66)。
-
公开(公告)号:CN103840189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310585893.6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5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2250/20 , Y02E60/50 , Y02T90/32 , H01M8/04029 , H01M8/24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在燃料电池堆(10)中,具有非对称三角形的入口缓冲部(40a)。入口连结流路(50au1)连通上方侧的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22a)与入口缓冲部(40a),另一方面,入口连结流路(50ad1)连通下方侧的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22a)与所述入口缓冲部(40a)。入口连结流路(50au1)和入口连结流路(50ad1)设定为相互不同的流路条数。
-
公开(公告)号:CN101546838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0910118249.1
申请日:2009-03-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97 , F04F5/54 , H01M8/04201 , H01M8/2465 , H01M8/2483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对层叠在燃料电池组内的各发电单元均匀且可靠地分配供给反应气体。燃料电池系统(10)具有层叠多个发电单元(60)的燃料电池组(14)和用于向所述燃料电池组(14)供给燃料气体的喷射器(50)。在构成燃料电池组(14)的绝缘板(59b)上,在连通喷射器(50)和燃料气体供给连通孔(76a)的连通部位设有用于对燃料气体进行整流的整流部(130)。整流部(130)设有横长形状的开口部(132)和多个孔部(134),开口部(132)与具有横长形状的燃料气体供给连通孔(76a)的底部对应,多个孔部(134)配置在所述开口部(132)的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01546837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910008366.2
申请日:2009-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97 , F04F5/54 , H01M8/04201 , H01M8/2465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对层叠在燃料电池组内的各发电单元可以均匀且可靠地分配供给反应气体。燃料电池系统(10)具备层叠多个发电单元(60)的燃料电池组(14)和向所述燃料电池组(14)供给燃料气体的喷射器(50),在构成所述燃料电池组(14)的端板(62b)与所述喷射器(50)的连结部位上配置整流构件(120)。整流构件(120)是圆筒状部件,在形成于该整流构件(120)的内圆周面上的各隔壁部(130)之间,形成多个开口部(132)。
-
公开(公告)号:CN102005594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271215.9
申请日:2010-09-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29 , H01M8/0267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8/2483 , H01M8/2485
Abstract: 在构成燃料电池组(10)的第一端板(18a)上,设有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具有:与第一端板(18a)的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30a)连通的一对供给歧管部(54a、54a);连结一对所述供给歧管(54a、54a)的上部侧,并且沿长边方向的宽度尺寸设定得比一对所述供给歧管(54a、54a)的沿长边方向的宽度尺寸小的供给连接部(56a)。在一个供给歧管部(54a)上,一体地设有向第一端板(18a)的外部延伸的供给配管(58a)。
-
公开(公告)号:CN101546837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008366.2
申请日:2009-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97 , F04F5/54 , H01M8/04201 , H01M8/2465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对层叠在燃料电池组内的各发电单元可以均匀且可靠地分配供给反应气体。燃料电池系统(10)具备层叠多个发电单元(60)的燃料电池组(14)和向所述燃料电池组(14)供给燃料气体的喷射器(50),在构成所述燃料电池组(14)的端板(62b)与所述喷射器(50)的连结部位上配置整流构件(120)。整流构件(120)是圆筒状部件,在形成于该整流构件(120)的内圆周面上的各隔壁部(130)之间,形成多个开口部(13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