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67792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710031276.6
申请日:2007-11-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6/487 , A61K9/08 , A61K9/10 , A61K9/14 , A61K9/20 , A61K9/48 , A61P35/00 , A61K1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补骨脂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补骨脂粉碎,用2~5倍55%~90%乙醇浸泡3~7天,过滤,收集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粘稠状液体,加75%~95%乙醇使其溶解,室温下放置2~5天,用55%~90%乙醇洗滤,收集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4,将滤液浓缩液干燥后得到补骨脂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活性成分的干燥粉。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活性成分对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有很好的作用,可将所制备得到的补骨脂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活性成分应用于制备常规的中药制剂剂型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冲剂等。
-
公开(公告)号:CN117653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61712.5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9/51 , A61K47/34 , A61K47/24 , A61K47/10 , A61K31/37 , A61P35/00 , A61P31/04 , A61P31/10 , A61P37/02 , A61P1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骨脂素聚合物脂质杂化纳米粒的制剂处方。除含有0.7质量份补骨脂素外,该制剂加入5质量份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作为载体结构的刚性支撑,赋予脂质层机械稳定性;加入8质量份大豆卵磷脂形成脂质单分子层,补骨脂素和聚合物包裹于其疏水核心中;加入1.5质量份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作为表面活性剂,嵌入脂质单分子层中形成聚乙二醇化隐形层,保持空间稳定性和体内长循环,加入泊洛沙姆188作为乳化剂。该制剂粒径较小,分散性好,包封率高达6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3704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52352.5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9/51 , A61K31/122 , A61K47/34 , A61K47/2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素聚合物脂质杂化纳米粒的应用,其用于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大黄素聚合物脂质杂化纳米粒由大黄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脂质材料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按照质量比3‑4∶20‑25∶40‑50∶8‑9组成。本发明提供的大黄素聚合物脂质杂化纳米粒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可以在血液循环中稳定存在,并在肿瘤部位积累,其通过胞吞进入乳腺癌耐药细胞,通过内涵体或溶酶体降解脂质外壳和聚合物包裹层,释放游离大黄素,游离大黄素通过与靶受体的疏水口袋结合,影响IL‑6/JAK2/STAT3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从而可用于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进而可用于改善乳腺癌耐药性的信号通路调节剂,提高乳腺癌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31646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0880186.2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纳米粒为同时包载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紫杉醇的聚合物‑脂质纳米粒,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大豆卵磷脂和DSPE‑PEG2000溶于水相中,混匀,预热;S2.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紫杉醇与PLGA溶于油相中,混匀后注入到S1的水相中,加热混匀后即得复合纳米粒。所述纳米粒具结构完整性高、稳定性好、储存性好、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高,具有空缓释作用,包封率达80%以上,可有效提高药效,抗乳腺癌肿瘤转移,在癌症治疗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013600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47779.7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包载补骨脂素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剂由补骨脂素、固体脂质、液体脂质、脂溶性乳化剂、有机溶剂、水溶性乳化剂、注射用水以及冰水组分组成,并通过高温乳化-低温固化的方法制备而成。所制备的制剂降低了补骨脂素自身毒性,提高了补骨脂素的水溶性、稳定性以及生物利用度,并且其包封率高、载体粒径小、稳定性高。另外,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397360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110376546.3
申请日:2011-11-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6/736 , A61P3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公开一种防辐射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白梅5~25份,垂盆草5~30份,老鹤草5~30份,苎麻根5~30份,皂角刺5~30份;将中药原料混合后,加中药原料总重量8~10倍量的水浸泡2~3小时,加热煎煮后过滤,再加8~10倍量水加热煎煮,过滤,滤液合并,得到防辐射的中药组合物,将其静置分离固形物后的上清液经浓缩和喷雾干燥,得到粉状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改善辐射对机体损害导致的白细胞降低,达到防辐射损伤的作用,适合长期工作在辐射环境的人群和肿瘤放疗前后的患者服用。
-
-
公开(公告)号:CN102397398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377167.6
申请日:2011-11-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公开一种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组合物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成:山豆根10~30份,白英10~30份,苦丁茶10~30份,侧佰叶10~30份,叶子花10~30份;将所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混合后加水浸泡2~3小时,加热煎煮后倾出煎煮液,再加水加热煎煮并倾出煎煮液,煎煮液合并后过滤,得到的清液经浓缩、喷雾干燥、粉碎后过筛,得到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血清与阿霉素联合使用可使阿霉素对白血病细胞阿霉素耐药株的半数抑制浓度明显下降,逆转倍数为2.87~4.37,且呈浓度正相关,具有显著的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
-
-
公开(公告)号:CN101167792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710031276.6
申请日:2007-11-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6/487 , A61K9/08 , A61K9/10 , A61K9/14 , A61K9/20 , A61K9/48 , A61P35/00 , A61K1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补骨脂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补骨脂粉碎,用2~5倍55%~90%乙醇浸泡3~7天,过滤,收集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粘稠状液体,加75%~95%乙醇使其溶解,室温下放置2~5天,用55%~90%乙醇洗滤,收集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4,将滤液浓缩液干燥后得到补骨脂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活性成分的干燥粉。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活性成分对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有很好的作用,可将所制备得到的补骨脂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活性成分应用于制备常规的中药制剂剂型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冲剂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