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57186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223205.7
申请日:2012-06-28
Applicant: 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9/0509 , H03H3/04 , H03H9/105 , H03H9/177 , H03H2003/0428 , H03H2003/0478 , H03H2003/0485 , Y10T29/42
Abstract: 一种压电元件以及压电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压电元件包括:压电振动板,具有压电振动片、框体、及一对引出电极,所述压电振动片形成有一对激振电极,所述框体包围压电振动片且与压电振动片形成为一体,且包含第一主面与第二主面,所述一对引出电极从激振电极引出至框体的第一主面为止;第一板,具有第一面与第二面,且第二面接合于第一主面,所述第一面具有一对外部电极,所述第二面具有与一对外部电极形成电性连接的一对连接电极;第一玻璃密封材料,以环绕框体的第一主面周缘的方式而呈环状地配置,用以将所述第一板与所述框体的所述第一主面予以接合;以及导电性粘接剂,将一对引出电极与一对连接电极予以电性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58975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14848.0
申请日:2012-01-17
Applicant: 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P15/097 , G01L1/142 , G01L1/162 , G01P1/023 , G01P15/125 , G01P2015/0828 , G01P2015/08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检测施加于压电片的外力的外力检测装置。在容器(1)内用悬臂支承晶体片(2)。在晶体片(2)的例如中央部,在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形成激励电极(31、41)。在晶体片(2)的下表面侧的前端部形成经由引出电极(42)与下表面侧的激励电极(41)连接的可动电极(5),在容器(1)的底部与该可动电极(5)相对地设置有固定电极(6)。将上表面侧的激励电极(31)和固定电极(6)与振荡电路(14)连接。当对晶体片(2)施加外力而弯曲时,可动电极(5)与固定电极(6)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将该电容变化作为晶体片的振荡频率的变化而掌握。
-
公开(公告)号:CN102244506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093568.9
申请日:2011-04-12
Applicant: 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3H9/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9/1035 , H03H9/0519
Abstract: 提供一种压电装置,该压电装置通过由铬层(Cr)、形成在铬层表面上的NiW合金层(NiW)以及形成在NiW合金层的表面上的金层(Au)形成框状金属膜来抑制封装不良。表面实装的压电装置具有:以规定的频率振动的压电振动片;以及至少具有由玻璃或者压电材料构成的罩和基部基板,封装压电振动片的包装件。包装件具有利用焊锡的封装用的形成于罩或基部基板的周围上的框状金属膜及形成于基部基板的外底面上的实装端子。框状金属膜及实装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形成在玻璃或压电材料的表面上的铬层(Cr)、形成在铬层的表面上的NiW合金层(NiW)以及形成在NiW合金层的表面上的金层(Au)。
-
公开(公告)号:CN101237223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09040.7
申请日:2008-01-30
Applicant: 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市川了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16225 , H01L2924/161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音叉型压电振子,维持小型化时静止状态下的振动特性的基础上确保固定接合强度,并且抑制落下冲击前后的频率变化。音叉型压电振子包括:断面形成凹陷状的容器主体(1);在前述容器本体(1)的凹陷部内设置的电极衬垫(4);前述电极衬垫(4)上形成的金属撞块(6);将延伸出有一对音叉腕(9)的音叉基部(10)的一个主面利用导电性接合剂(8)固定接合于金属撞块(6)的音叉状压电片(7);与前述容器主体(1)的开口端面接合以将前述音叉状压电片(7)密封于其中的盖体(2)。该音叉型压电振子中,前述金属撞块(6)的上面平坦部(6a)面积比前述金属撞块(6)的底面积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