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单晶的制造方法及碳化硅单晶基板

    公开(公告)号:CN10700228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4424.7

    申请日:2015-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得到在广范围内确保了螺旋位错减少了的区域的SiC单晶基板的SiC单晶的制造方法、及SiC单晶基板。上述SiC单晶基板通过以下的制造方法而制造:使用在从{0001}面偏离的方位具有偏离角的籽晶,在上述块状的碳化硅单晶生长的晶体端面的晶体周缘部形成晶面{0001}面,并且在进行获得所得的SiC单晶的超过50%的厚度的晶体生长的生长主工序之前,包含与上述生长主工序相比提高氮浓度、以生长气氛压力为3.9kPa以上且39.9kPa以下、籽晶的温度为2100℃以上且低于2300℃进行晶体生长的生长副工序。

    外延碳化硅单晶晶片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09635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80033576.5

    申请日:2016-07-29

    Abstract: 提供一种制造外延碳化硅单晶晶片的方法,该外延碳化硅单晶晶片是在偏斜角度小的碳化硅单晶基板上具有高品质且基底面位错少的碳化硅单晶薄膜而成的。所述制造方法是通过热CVD法在碳化硅单晶基板上使碳化硅外延生长来制造外延碳化硅单晶晶片,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外延生长炉内流入蚀刻气体,对碳化硅单晶基板的表面预先进行蚀刻以使得算术平均粗糙度Ra值达到0.5nm以上且3.0nm以下,然后开始外延生长,将碳化硅单晶基板的表面处的基底面位错的95%以上变换成贯通刃状位错。

    碳化硅的外延生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7572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80003693.7

    申请日:2016-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采用热CVD法进行的SiC薄膜的外延生长中能够提高掺杂密度的面内均匀性、并且使SiC薄膜以均匀的膜厚生长的方法。所述方法为碳化硅的外延生长方法,是将烃气体和硅原料气体以C/Si比成为0.5以上且1.5以下的范围的方式向碳化硅单晶基板上供给,采用热CVD法在1500℃以上且低于1800℃的温度下使其反应,从而在碳化硅单晶基板上形成碳化硅薄膜,其特征在于,使烃气体接触加热到1000℃以上且1200℃以下的烃分解催化剂,将烃气体的至少一部分分解为碳和氢后,向所述碳化硅单晶基板上供给。

    碳化硅单晶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20095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280031177.7

    申请日:2012-08-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23/02 C30B23/00 C30B29/36 H01L29/1608 Y10T42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体品质高、尤其螺型位错密度非常低的SiC单晶的制造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得到的SiC单晶锭。特别是,提供一种从通过升华再结晶法生长而成的块状的碳化硅单晶中切出的基板,该碳化硅单晶基板中,与中心部相比周边部的螺型位错密度小、局部地使螺型位错减少。本发明是采用了籽晶的利用升华再结晶法的SiC单晶的制造方法、及由此得到的SiC单晶锭。特别是,所述碳化硅单晶基板的特征在于,在将基板的直径设为R、定义以基板的中心点O为中心且具有0.5×R的直径的中心圆区域、和除去该中心圆区域后剩余的环状周边区域时,在所述环状周边区域中观察到的螺型位错密度的平均值为在所述中心圆区域中观察到的螺型位错密度的平均值的80%以下。

    碳化硅单晶基板及其制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04150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80052882.X

    申请日:2013-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23/02 C30B23/002 C30B23/025 C30B29/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碳化硅单晶基板及其制法,该碳化硅单晶基板是从采用升华再结晶法生长而成的块状碳化硅单晶切出的基板,其中,在将基板对半分所得到的某一单侧的半圆区域内产生的螺旋位错比在剩下的半圆区域产生的螺旋位错少,从而螺旋位错部分降低。其是从采用升华再结晶法生长而成的块状碳化硅单晶切出的碳化硅单晶基板,其中,在将该基板对半分所得到的单侧的半圆区域内的多个测定点观察得到的螺旋位错密度的平均值为在剩下的半圆区域内的多个测定点观察得到的螺旋位错密度的平均值的80%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