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1785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03892.1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M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洞口段泄洪模型试验装置,包括可调节纵坡的主体支撑系统、设置在主体支撑系统上的路面板组件和拱形隧道罩、用于向路面板组件供水的水循环系统。本发明能够满足公路隧道洞口段泄洪研究的需求,为科研工作、理论研究提供试验基础,为公路隧道泄洪系统的设计,参数取值提供依据,保证设计的合理有效,减小或避免暴雨对隧道甚至是道路交通系统的危害,保障公路隧道在暴雨条件下的运营顺畅和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159143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48898.0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机电设施脱落对在役隧道运营安全性影响的测试方法,包括a.构建隧道内机电设施脱落条件下的汽车驾驶的虚拟环境,b.采集处于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驾驶的驾驶员的行为信息,c.对采集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判断隧道内机电设施脱落安全性;本发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眼动仪的结构原理,建立了测试运营隧道内机电设施脱落病害对行车安全性影响的虚拟现实实验平台,无需到实际运营的隧道中对机电设施脱落病害进行直接测试,并且能够提高运营隧道机电设施脱落分级及对行车安全性影响评估的效率,实现了在虚拟运营隧道场景中定量测试不同机电设施脱落对隧道运营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为运营隧道机电设施脱落分级评价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新方法,大大减少了人力和物力成本,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02137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510023573.0
申请日:2015-01-16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结构均布加载试验系统及其密闭方法,包括加压系统、模型箱及设置在模型箱内的隧道衬砌,所述加压系统为一榀钢框架加压系统,主要由边梁、顶部横梁及油缸组成,所述模型箱包括六块面板及传力板,底部设有滑轮;隧道衬砌设置在模型箱内;所述模型箱与隧道衬砌之间的填充料为水、油或润滑脂,所述模型箱为经过密闭处理的密封模型箱;通过改变传力介质并提升模型箱的密闭性,可实现衬砌背后近似均布加压、衬砌背后加载压力直接控制和大比例尺相似模型试验,可用于研究隧道衬砌承载性能与结构设计、运营中的病害隧道衬砌结构承载性能、衬砌裂缝扩展试验和大比例尺柔性加固(碳纤维、钢带)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361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12668.9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西南大学 ,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13 , G06F30/20 , E21D21/0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均匀应力场深埋圆形隧洞锚杆参数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工程数据;S2.构建锚杆参数优化模型F(X):S3.以锚杆参数优化模型的最小值为目标对锚杆参数进行求解,得到最优锚杆参数;能够对非均匀应力场深埋圆形隧洞锚杆的参数进行优化,确定出适应于非均匀力场锚杆的最优参数,而且其算法过程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加简单,效率高,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65353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087257.1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火板保护下沉管隧道壁厚方向火灾温度场估计方法,属于隧道工程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防火板保护下沉管隧道管壁温度场求解模型:S2:建立火源函数作用下的防火板背火面边界上的温度分布函数;S3:建立防火板与管壁间的空腔热流衰减系数表达式;S4:建立沉管隧道管壁在防火板背火面温度以及空腔衰减共同作用下温度场求解数学模型;S5:求解管壁厚度方向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温度值。本发明将防火板保护下沉管隧道管壁温度场求解问题简化为两个一维瞬态传热问题。第一个问题通过防火板安装前的火灾试验数据解决;第二个问题通过解析方法解决。该方法使得求解模型更简单,求解结果更直观。
-
公开(公告)号:CN106401600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610979314.X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溶腔位置的隧道加强处治方法与支护结构,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溶腔与隧道的最近距离L;S2.确定隧道岩溶区安全厚度H;S3.判断隧道受岩溶区溶腔影响的安全性;S4.根据隧道安全性采取不同的隧道支护结构。本发明的基于溶腔位置的隧道加强处治方法与支护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计算方法合理、考虑全面、设计合理、施工速度快、使用效果好,根据隧道不同的安全状况采用不同的支护方法和结构;2、根据溶腔位置选择对应的支护结构,能有效的解决穿越岩溶区隧道的施工及安全运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68606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38422.2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9/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穿越采空区的隧道受力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选定试验箱体,在试验箱体上方设置加载装置,在试验箱体的纵向中部设置初期支护,在初期支护外套设透明薄膜;第二步,配置围岩相似材料;第三步,往实验箱体以及初期支护内填充围岩相似材料,并预埋气囊、差动式数显位移计以及应变式土压力盒,在试验箱体外侧设置气压控制容器,气压控制容器通过导气管与气囊连通;第四步,通过气压控制容器往气囊内充气,调节充气量;第五步,利用掏槽工具将初期支护内的围岩相似材料掏空;第六步,取出初期支护;第七步,加载;第八步,进行数据的采集。该实验方法,具有节约成本;能更加真实地、全面地模拟隧道受力情况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401600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979314.X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0 , E21D11/04 , E21D11/08 , E21D11/10 , E21D11/14 , E21D11/383 , E21F16/02 , G06F17/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溶腔位置的隧道加强处治方法与支护结构,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溶腔与隧道的最近距离L;S2.确定隧道岩溶区安全厚度H;S3.判断隧道受岩溶区溶腔影响的安全性;S4.根据隧道安全性采取不同的隧道支护结构。本发明的基于溶腔位置的隧道加强处治方法与支护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计算方法合理、考虑全面、设计合理、施工速度快、使用效果好,根据隧道不同的安全状况采用不同的支护方法和结构;2、根据溶腔位置选择对应的支护结构,能有效的解决穿越岩溶区隧道的施工及安全运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375715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791078.9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7/18 , G03B17/561 , H04N5/225 , H04N5/232 , H04N5/232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可移动体2、驱动组件、监控器1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可移动体可在隧道内移动;所述监控器设置于可移动体上,用于获取隧道内的图像、视频信息;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可移动体上,用于驱动监控器旋转;所述监控器与监控中心通过无线通信模块通信,监控器获得的隧道内的图像、视频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发出的控制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到监控器。本发明能够对隧道内运营环境进行多角度观察,克服了固定式摄像机视野范围有限的问题。本发明能够代替养护人员对隧道运行环境及重点部位进行定期巡检,避免隧道内恶劣的环境条件对养护人员健康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578081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51593.8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E02D29/067 , E02D29/16 , E02D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67 , E02D29/16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中悬浮隧道接头,包括对接的两个管段,两个管段之间具有接头空间,两管段之间通过减振结构和密封结构连接,所述减振结构包括套于相邻两管段外的连接套、将连接套两端与两管段连接的径向预应力拉索、位于两管段内的同轴设置的轴向预应力拉索和位于两管段之间将同轴的轴向预应力拉索拉紧的拉紧装置。本发明的水中悬浮隧道接头,与传统沉管隧道接头相比,设置了轴向和径向预应力拉索,能够满足复杂海洋环境下水中悬浮隧道接头所产生的振动和变形,保证GINA橡胶止水带不会由于错动而发生渗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