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86190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372834.0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7K14/01 , C07K16/08 , C07K19/00 , C12N15/34 , C12N15/62 , C12N15/74 , C12N1/21 , G01N33/569 , C12R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洲猪瘟病毒外囊膜蛋白p12靶标表位抗原及其在早期检测诊断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非洲猪瘟病毒外囊膜蛋白p12靶标表位抗原可特异性识别和结合针对非洲猪瘟病毒感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通过间接凝集试验形成靶标抗原‑抗体复合物聚合体的肉眼可见凝集反应,从而实现快速微量的便捷检测。特异性方面,靶标抗原检测系统均不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和猪圆环病毒(PCV)感染产生的阳性血清产生交叉反应。敏感性方面,感染非洲猪瘟后第3天即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该敏感性显著高于传统血清学检测技术。鉴于本发明具有特异、敏感、早期、快速等优势,有望成为非洲猪瘟早期感染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技术和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806724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16425.X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动物疫病的红外测温系统,包括夹板,利用夹板与动物身体连接固定,避免在测温过程中动物跑动使红外测温传感器与动物身体偏离影响测温效果;同时通过设置引诱机构中扇叶轮的转动将吸附板内的引诱气味经散味孔扩散对动物进一步吸引,使动物主动向本装置移动靠近,便于使用者对动物进行测温提高测温效率;并且,完成测温后利用环形喷管上的多个雾化喷头将消毒液雾化后喷出,使环形喷管逐步通过红外测温传感器以及夹持机构,利用环形喷管喷出的消毒液对红外测温传感器以及形状适配的夹板进行消毒,进而避免与动物身体接触造成病菌传播及交叉感染,确保规模化饲养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体温巡检作业,杜绝动物疫病的突发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16867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95807.8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7K14/165 , C12N15/50 , C12N15/74 , C12N1/21 , A61K39/215 , A61P31/14 , G01N33/569 , C12R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鸡伤寒沙门氏菌V型分泌系统MisL及其展呈表达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域B细胞表位靶标抗原中的应用。本发明基于鸡伤寒沙门氏菌V型分泌系统MisL能够在载体菌表面表达,同时在其膜外区域功能性展呈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域的B细胞表位靶标抗原,该靶标抗原能够识别和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凝集抗体。鉴于本发明具有快速特异、敏感、便捷等优势,有望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诊断、检测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技术和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1537712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400163.4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33/569 , C12N15/31 , C12N15/74 , C07K14/2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惰性载体间接凝集试验检测系统及其应用,所述间接凝集试验检测系统包括惰性载体菌S9和在其表面展呈表达和携带P抗原因子的复合体S9‑P。该惰性载体间接凝集试验检测系统仅携带P抗原因子,成分单一,特异性靶向,与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鸡的全血或血清在一定浓度条件下产生肉眼可见的阳性颗粒凝集反应,而与非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不同背景鸡源血清、全血不出现非特异性交叉凝集反应。该S9‑P基于玻板凝集反应操作平台,操作简便,反应灵敏快速,凝集反应颗粒肉眼可见,结果清晰易判,在两分钟内完成测试和结果判定,该S9‑P适用于鸡群中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靶向特异性检测,在鸡群的现场监测和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0050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427735.8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20 , G01N33/569 , C12R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泛性型惰性载体沙门氏菌S9H及其潜在应用。泛性型惰性载体沙门氏菌S9H是由惰性载体菌S9使用LB固体和液体培养基连续在体外培养传代至第四十代获得,在工作浓度细菌数量下能与人源、鼠源、牛源、猪源和禽源(包括鸡、鸭、鹅、火鸡、鸽子、鹌鹑)血清和全血都不发生非特异性凝集反应,且具有携带和表面表达展呈人源、鼠源、牛源、猪源和禽源(包括鸡、鸭、鹅、火鸡、鸽子、鹌鹑)不同抗原因子的特性,可应用于简便快速检测人和多种类动物抗原或感染抗体的间接凝集试验检测方法的开发,改进和完善现有凝集抗原抗体检测的凝集试验的特异性、敏感性不佳的技术瓶颈,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31544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24793.6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国药集团扬州威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 , C12Q2600/1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产肠毒素大肠杆菌I型菌毛基因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fimA序列中第71位的一段特有基序AAACTA作为监测、鉴别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分子标记的应用。并设计一对特异性鉴定引物,可以在猪场临床环境中快速检测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通过这对引物对分离的细菌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如果存在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则可以扩增预期的阳性条带;如果是其他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病原菌,非致病大肠杆菌或引起腹泻的其他病原菌如沙门菌、魏氏梭菌等其他菌属,则结果阴性。本发明基于不同菌属I型菌毛FimA基因序列的差异性,发现在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imA存在的特有的一段序列,设计出为临床快速区分和鉴定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提供新策略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44298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77089.9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国药集团扬州威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N33/573 , G01N33/569 , A61K45/00 , A61P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73 , A61K45/00 , G01N33/56916 , G01N2333/948 , G01N250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兽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F4菌毛直接受体蛋白猪氨肽酶N功能结合域,本发明提供能够识别ETEC F4三种血清型主要功能性亚基FaeG的宿主受体蛋白结合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确定了APN与FaeG蛋白互作的功能结合域,为进一步探讨APN的作用机理和F4三种血清型的不同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31897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17565.8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5 , C12N7/00 , C12N2770/24321 , C12N2770/24351 , C12N2800/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兽用生物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猪源BVDV-2毒株感染性cDNA克隆及应用。所述包含了猪源BVDV-2种毒全长cDNA,所述猪源BVDV-2种毒全长cDNA 5’末端插入T7 RNA聚合酶启动子、3’末端插入SbfI限制性内切酶。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所述猪源BVDV-2毒株感染性cDNA的质粒pASH28,该质粒线性化后,体外转录成RNA,并转染MDBK细胞,能成功拯救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这种猪源BVDV-2感染性cDNA克隆可用于研究不同动物源BVDV蛋白之间的功能差异,也可用于遗传改造制备高效价减毒BVDV疫苗。
-
公开(公告)号:CN11866697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0784611.3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衣壳VP1蛋白保守性B细胞表位的氨基酸序列及该B细胞表位在沙门氏菌Peg菌毛功能性展呈表达并能特异性识别CIAV感染性抗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性抗体检测系统及其检测试剂盒。本发明基于B细胞表位‑抗体直接介导的快速、便捷凝集试验检测方法能定性和定量检测CIAV感染后诱导宿主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在CIAV感染后第5天即可检出,与其他病原感染血清不发生非特异性反应或交叉反应。鉴于本发明具有特异、敏感、便捷和成本低廉等优势,有望成为CIAV早期感染诊断的技术和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857656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0551384.X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靶向缓释功能的纳米细胞药物及其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利用PLGA包被NO供体,延长NO供体的半衰期。其次,提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膜,用其包被PLGA‑SN,提高药物的靶向能力,并通过生物正交点击化学偶联到ADSC,形成具有骨质疏松靶向和缓释作用的ADSC‑SNNP纳米细胞药物。然后将其与OC前体细胞共诱导培养,明确其对OC分化和骨吸收的影响。同时与成骨样前体细胞MC3T3‑E1共培养,明确其对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的影响。然后注射到骨质疏松模型的大鼠体内,检测其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并通过检测关键蛋白通路,阐明其作用的分子机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