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42176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1084964.3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氮肥利用效率水稻品种的筛选方法,该方法是在田间不同栽培条件下,在水稻栽培的特定生长时期,测定并计算冠层中的光分布及光衰减系数(KL)和冠层中的氮素分布及氮衰减系数(KN),以开花期冠层光氮匹配指数(KN/KL)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氮肥利用效率较高的水稻品种;冠层光氮匹配指数>0.35为高氮肥利用品种,冠层光氮匹配指数
-
公开(公告)号:CN10973553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95875.4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11 , C12Q1/6895
Abstract: 一种控制水稻粒宽和粒厚的新基因位点qGW2-1及其分子标记方法,属于水稻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连锁分离规律,利用水稻品种9311/水稻大粒突变体的F2:3群体,利用QTL初步定位出部分主效位点,再利用极端大粒精细定位第2染色体的新基因qGW2-1,获得与之紧密连锁的基于PCR扩增的实用经济型标记INDEL-3388。将本发明应用于高产水稻的辅助选择育种中,可以在苗期对低世代的育种群体进行基因选择,获得大粒和高千粒重个体,便于及时杂交转育,省去成熟期籽粒鉴定的过程,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培育出水稻高产优质新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0900583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26047.9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水稻缓释氮肥利用效率的灌溉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根据水稻生长发育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规律,确定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生育期的土壤相对含水量指标,依此指导灌溉,使得缓释氮肥一次性施肥后养分释放速度与水稻生长的营养需求匹配。本发明解决了缓释氮肥养分释放速度与水稻生长的营养需求不同步的问题,实现水稻产量、氮肥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
-
-
-
公开(公告)号:CN1189138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80021.8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稻生理研究用室内模拟试验根系乙烯采样器,包括夹筒和夹杆,夹筒中间设有转轴,夹筒与夹杆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夹筒和夹杆的顶端均固定有握环,夹筒底端固定有负压勺,夹杆底端固定有隔离勺,负压勺和隔离勺闭合时形成一个可容纳培养液与水稻根部的封闭的隔离腔室。本发明提供的根系乙烯采样器,能够达到无需破坏植株即可完成取样的效果,避免对整株水稻进行破坏性取材,并且能对同一植株进行多阶段取样,该采样器取样量可调,单人可独立操作,更加简洁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9014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312201.5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G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耐热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水稻实验温室大棚通风控温装置,包括保温试验棚,保温试验棚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通风管道,通风管道的中间固定套接有冷风管,通风管道与冷风管的中间均匀连接有调温隔断,调温隔断将通风管道内均匀分隔出多个调温室,调温室的底端开设有进气口;本发明通过加设调温移动管控制冷风管与热风管内通入的冷热风比例,从而实现对保温试验棚内温度的实施调控;通过加设调温移动管控制冷风管与热风管内通入的冷热风比例,从而实现对保温试验棚内温度的实时调控;通过在温控管的底端套接可活动的调温活塞,使得试验大棚内换气时的稳定温度可以随试验需求而自由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613801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707701.X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C15/00 , B64U20/80 , B64U20/87 , B64D47/00 , B64D47/08 , B64D1/18 , B64C39/02 , A01C21/00 , G06V20/10 , G06Q10/0631 , G06Q50/02 , G06V10/74 , G06V10/56 , B64U101/40 , B64U10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作物小区域智能补肥系统及其补肥方法,通过图像采集装置捕捉采集农作物种植目标区域内的农作物的功能叶片表面颜色,并利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算法提取图像中农作物功能叶片的叶色值以构建叶色分布模型,再将其与标准叶色值阈值范围进行比对以精准判定农作物目标区域内的作物是否存在欠肥的现象,若该农作物目标区域内存在有欠肥域,则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将欠肥区域内农作物的功能叶片的实时叶色值与叶色值数据库进行匹配以获取施肥配方数据库中的数据,即最优的施肥方案,最后由无人机针对欠肥区域进行精准补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农作物施用氮肥凭经验观察作物生长情况,存在补肥量不精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25851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610961666.2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田作物光合生理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田条件下基于生理模型的光合测定误差校正方法。该方法是先测量记录光合值A、大气水蒸气压差值Ds、温度值TK;然后分别将测量光合时环境条件值大气水蒸气压差值Ds标准、温度值TK标准,与需要校准到的标准环境条件下的条件值大气水蒸气压差值Ds标准、温度值TK标准,分别代入校正公式得到ADs,TK与得到ADs标准,TK标准,然后再进行校正得到A校准。本发明方法通过光合生理模型可以定量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对光合的影响,从而根据光合测定过程中温度、湿度的变化值做相应的校正。该方法基于生理学知识,适用性广,机理性强,计算方便,结果精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652585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61666.2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21/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4 , G01N2021/846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田作物光合生理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田条件下基于生理模型的光合测定误差校正方法。该方法是先测量记录光合值A、大气水蒸气压差值Ds、温度值TK;然后分别将测量光合时环境条件值大气水蒸气压差值Ds标准、温度值TK标准,与需要校准到的标准环境条件下的条件值大气水蒸气压差值Ds标准、温度值TK标准,分别代入校正公式得到ADs,TK与得到ADs标准,TK标准,然后再进行校正得到A校准。本发明方法通过光合生理模型可以定量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对光合的影响,从而根据光合测定过程中温度、湿度的变化值做相应的校正。该方法基于生理学知识,适用性广,机理性强,计算方便,结果精确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