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440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37408.8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48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仿射算法的微电网能量优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发电机确定性模型下的线性成本函数,将确定性模型下的线性成本函数以及负荷和光伏发电的不确定性转换到仿射域;构建仿射域下以多微电网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目标函数;基于目标函数,构建发电机以及多微电网运行过程中在仿射域下的约束模型,发电机约束模型通过设定出力值范围进行限制,多微电网约束模型通过设定自身各微电网之间的功率以及与整体大电网的交互路线的功率范围进行限制,以优化电网能量。本发明能够更好的解决不确定性情况下,多微电网最优经济调度问题,同时使得经济效益与能源利用率达到最最优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8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62631.8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 G01R31/52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中式馈线自动化的单相接地故障识别方法,包括:获取故障电量信号,根据断路器的分闸情况进行第一判断,若判断为永久性故障,则对所述故障电量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得到每一电量信号的特征频带,对所述特征频带进行排序,得到节点的特征矩阵,对节点的特征矩阵进行排序,得到馈线的特征矩阵;对所述馈线的特征矩阵进行像素规范化,得到灰度图像,利用热金属编码对所述灰度图像进行色彩增强,得到彩色的故障图像;将所述故障图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图像识别,得到故障图像标签,根据所述故障图像标签进行第二判断,得到故障类型和故障相,能够准确识别单相接地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9288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20629.2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吸定位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充电输送单元,包括仓板、位于仓板的两侧且与仓板滑动连接的仓门,以及设置在仓门上方内部的电量发送端;位于充电输送单元内部的充电接收单元,充电接收单元包括无人机体与设置在无人机体上的电量接收端;其中,充电输送单元还包括与电量发送端电性连接的原边传输电路;充电接收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无人机体上的副边传输电路,副边传输电路与的原边传输电路电性连接。本发明实现了无人机体的全自动起飞、降落、充电和收纳,无人机体降落在仓板上后,通过第一吸附磁铁和第二吸附磁铁引导,接收极板与输出极板自动贴合,确保充电过程高效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69506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16627.3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冰监测摄像头防起雾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摄像头防起雾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布置传感器采集监测摄像头周围环境参数,并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环境参数,构建起雾预测模型,判断监测摄像头是否即将起雾,触发防起雾控制机制;当判定需要进行监测摄像头除雾时,执行除雾操作,根据实时环境参数动态调整除雾强度和频率;实时监测摄像头的除雾状态,调整除雾控制策略,记录除雾过程中的数据优化控制策略。本发明使得防起雾措施更加精准和及时,有效降低摄像头因起雾而失效的风险。提高摄像头的持续工作能力和监控效率,确保在起雾情况下仍能保持清晰的监控画面,提高监控质量,保证除雾效果和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8693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568882.5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46 , G06F30/20 , G06F17/10 , H02J3/38 , H02J3/48 , H02J3/28 , H02H7/26 , H02H7/28 , H02J13/00 , H02J9/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风光储荷接入配电网低功率保护设计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低功率保护设计领域,包括建立风光储荷接入配电网模型,建立风光储荷接入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和状态空间;在各分布式电源并网逆变器控制中加入功率监测,利用故障后出现瞬时暂态功率跌落特征,构造带短延时的低功率保护方案。本发明通过风光储荷接入配电网模型,采用三相静止坐标系建立电压和电流关系,有助于深入分析系统的电气行为,为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通过加入功率监测和利用故障后的功率变化特征,快速准确地识别系统中的故障,并通过短延时的保护措施实现对故障的隔离和处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9378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568881.0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新型配电网自愈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配电网相关信息,根据相关信息划分第一自愈分区;当故障发生时,根据第一自愈分区中第一储能系统的SOC状态、储能容量、分布式电源出力以及负荷功率,确定分布式电源以及刚性负荷接入第一自愈分区的范围以及接入顺序;预划分柔性负荷等级,根据第一自愈分区接入分布式电源以及刚性负荷后的实时状态,判断是否进行柔性负荷调控,根据判断结果进行目标配电网自愈控制。利用储能系统的双向调节能力与分级负荷控制的灵活性,以应对从轻微到严重的电网功率失衡工况,确保电网能够在面临分布式新能源产出波动和负荷变化时保持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6307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23714.1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无功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配电系统模型拓扑数据和光伏负荷出力数据,分析数据特性,构建分布式光伏出力波动性的数学模型。计算四种光伏逆变器下垂控制函数,建立光伏逆变器运行约束。构建包含配电网潮流模型和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得到各个光伏逆变器每个时间间隔的改进下垂曲线。本发明提供的分布式光伏无功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基于光伏逆变器支持的四种下垂控制曲线,在追求最小的损耗和电压偏差的目标下,构建了包括配电网潮流模型和相应约束的优化模型,根据模型优化结果动态更新光伏逆变器下垂曲线,提升了配电网的供电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网络损耗和光伏逆变器的动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503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74662.3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3 , G06N3/045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稀疏堆栈自动编码器特征提取的配电网故障识别方法,涉及配电网故障识别技术领域,包括采集配电网电气量数据并形成样本训练集;将样本训练集输入至稀疏堆栈自动编码器中进行训练,输出训练集第一特征,并保存编码器的参数;将输出的训练集第一特征输入至神经网络Softmax分类器再次进行训练,并保存分类器的参数;将未知故障类型测试样本输入至稀疏堆栈自动编码器中提取第二特征并更新编码器,将提取到的第二特征输入至分类器进行识别,计算故障指数判断配电网故障类型。提高了后续分类器的识别准确率,同时降低计算量,提高识别速度。减少输入数据的维度,降低存储压力,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拓展了应用范围,同时提高了系统拓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654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68888.2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 G06F18/2433 , G06F18/2413 , G06N3/044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RNN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故障定位与深度学习领域,包括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构建异常诊断模型,并对异常诊断模型进行预训练;将预训练的异常诊断模型迁移到配电网故障数据集上,学习和构建故障定位模型;通过T‑RNN的故障定位模型进行分析,评估故障定位模型的准确性。本发明通过故障定位模型,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位置,提升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异常诊断模型进行迁移学习,加速异常诊断模型学习过程,降低成本;异常诊断模型适应性和准确性提高,减少停电时间,增强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实时监测配电网状态,及时发现问题,保障运行稳定;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维护成本,带来技术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386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8975.5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B60L53/126 , B64U80/25 , B64U80/4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基于近场识别交互及多线圈兼容的无人机充电系统与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无线充电系统无法兼容多种类型的接收线圈的问题。方法步骤为:S1上位机发送使能信号至发射端控制板,判断发射端控制板此时能否接受该使能信号,若否则继续等待,若是则转至S2;S2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进行身份识别,若不能识别则转至S1,若能识别则转至S3;S3原边恒定移相值开始工作,并检测输出电压是否满足要求,若是则转至S1,若否则转至S4;S4发射端与接收端开始建立通讯,若通讯成功则开始充电,若通讯不成功则转至S1。本申请通过近场身份识别技术,让该无线充电系统能兼容多种类型的接收线圈,提高了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兼容性以及充电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