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5831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77746.1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越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实现工业数据分布式多级缓存一致性的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障碍物数据,控制机器人在靠近障碍物时提前减速并停止;按照前端行走臂、后端行走臂的顺序,进行行走臂越障;进行辅助臂越障,辅助臂越障并重新接线后,完成机器人的越障控制。本发明通过结合摄像头与激光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提高了对输电线路上复杂障碍物的识别精度和定位准确性。此外,本发明采用D‑H连杆建模和鲁棒PD控制方法,实现了行走臂与辅助臂的协调运动,在越障过程中保持机器人平衡并提高稳定性,减少了越障过程中姿态失稳或结构松动的风险,提升了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安全性和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1732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28302.X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PT‑CPT复用的无人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包括包括设置发射端,所述发射端包括IPT发射端和CPT发射端;于机巢机构中设置IPT发射端,于飞行机构设置CPT发射端和接收端端;通过发射端与对飞行机构的飞行器进行耦合充电述机巢机构包括机板、设置在所述机板上的滑轨、设置在所述机板上的巢体组件。该IPT‑CPT复用的无人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实现对IPT无人机或CPT无人机的无线充电。并且使用其中一种方式对无人机进行无线充电时,另一种耦合机构可与公用的LC谐振补偿电路共同构成前者的谐振补偿网络,即IPT系统的耦合线圈与CPT系统的耦合极板充当能量传输通道的同时还作为彼此的补偿元件、实现了元件的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7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020636.2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层叠式耦合机构的多路无线传能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电场式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受限于无人机尺寸导致极板尺寸小充电功率低的技术问题。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耦合机构和第二耦合机构;所述第一耦合机构设置在无人机底部与无人机机巢底部之间,所述第二耦合机构设置在无人机顶部与无人机机巢顶部之间。本申请通过设置层叠式的第一和第二耦合机构,不仅减小了单个耦合机构的体积以及各极板间的交叉耦合,还提高了系统整体的充电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538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021502.2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电池与电机的智能管理方法,涉及智能系统工程领域,包括,实时收集并预处理飞行数据,分析数据以预测电池与电机的健康状态,根据健康状态决定是否启动能量回收,能量回收产生的电能存储到电池,增加飞行续航,运用量子算法优化电池组使用,保证高能效,飞行后生成分析报告,辅助后续维护决策。通过量子计算,实现了电池与电机健康状态的精准监控,有效预防了飞行故障,提高了系统可靠性。量子算法优化电池管理策略,延长了电池寿命,增强了能源管理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342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537399.7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电力系统带电作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人挂线作业的视觉伺服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启动机器人接近输电线路,利用等电位臂检测并执行电位转移操作;通过双目相机实时获取机器人与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判断机器人是否到达挂线作业的预定位置;基于DeepLabV3+语义分割算法,对机器人与输电线路之间的间隙进行识别,确保机器人行走轮准确对准输电线路的挂线位置;使用PID控制器调节机器人行走臂的收缩动作,当检测到行走轮与输电线路之间的间隙为零时,执行顶紧操作,完成挂线作业。实现对机器人与输电线路之间间隙的高精度识别,增强了对行走臂收缩动作的实时调节能力,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和作业精度。有效降低了电场畸变和空气击穿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1431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027278.8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碳复合材料的高效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硬碳制备方法高温处理能耗高、效率低、需惰性气体保护的问题,获得了高的比容量和高的首次库伦效率,制备的产品导电性好、活性高,所获得材料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比容量高,145~195mAh/g;③首次库伦效率>80%。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6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26957.3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50/05 , H02J50/70 , H02M7/5387 , H02M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双边LC和双边LCLC混合补偿网络的ECPT系统,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电能发射端和电能接收端,其两套相互之间交叉耦合电容可以忽略不计的耦合机构分别使用双边LC和双边LCLC拓扑进行补偿,再将两者进行串联输入串联输出组合与逆变和负载连接。双边LC和双边LCLC补偿拓扑均采用恒流模式配谐,本发明系统能够实现与负载无关的恒流输出特性,且由于使用的两种补偿拓扑输出特性与耦合互容CM呈互补关系,因此本发明系统能够基本实现耦合互容CM变化下的恒功率输出,表现为良好的抗耦合机构偏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9288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20629.2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吸定位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充电输送单元,包括仓板、位于仓板的两侧且与仓板滑动连接的仓门,以及设置在仓门上方内部的电量发送端;位于充电输送单元内部的充电接收单元,充电接收单元包括无人机体与设置在无人机体上的电量接收端;其中,充电输送单元还包括与电量发送端电性连接的原边传输电路;充电接收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无人机体上的副边传输电路,副边传输电路与的原边传输电路电性连接。本发明实现了无人机体的全自动起飞、降落、充电和收纳,无人机体降落在仓板上后,通过第一吸附磁铁和第二吸附磁铁引导,接收极板与输出极板自动贴合,确保充电过程高效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73921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609740.5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5D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螺栓紧固作业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机械装配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收集数据,计算得到螺母旋转情况;基于力传感器进行柔顺控制;分析螺栓紧固作业末端内六角套筒承受载荷对扭矩的影响;得到螺栓紧固力矩控制策略,使用扭矩系数控制法控制。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螺栓紧固作业的控制方法一个方案,减少人为干预导致的误差,提升了螺栓紧固的精度;用扭矩系数控制法,结合系统刚度与预紧力的关系,自动调整扭矩,实时监测电机电流,智能化控制螺栓紧固过程,实现精确的力矩控制,避免因偏差导致的机械故障,提升了作业的安全性与系统稳定性。通过主动/被动调节姿态与位置,确保螺栓与套筒的精确配合,适应不同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1173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27682.5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公开了低电磁干扰的电场耦合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此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原边能量传输单元,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源、高频逆变器和原边补偿子电路;副边能量传输单元,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储能器、整流器和副边补偿子电路;中间单元,分别与所述原边补偿子电路和副边补偿子电路相连其,包括耦合机构和与之相连的开关模组;本发明耦合机构发射端以四极板耦合机构为基础,并将发射极板和电介质层置于无人机归中装置四个侧壁的内壁上,耦合机构接收端仍采用嵌套于起落架底部圆柱外侧的圆柱形接收极板,且满足无人机归中后无论接收极板纵向分布还是横向分布均可通过控制相应的发射极板通断实现无线供电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