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6776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597904.5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IPC: A61K9/51 , A61K47/38 , A61K47/32 , A61K47/22 , A61K47/26 , A61K31/7048 , A61P37/02 , A61P35/00 , A61P25/28 , A61P25/16 , A61P2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芍药苷纳米晶体,所述芍药苷纳米晶体包含芍药苷和稳定剂,芍药苷与稳定剂的重量比为0.5~20:1。本发明的芍药苷纳米晶体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先将芍药苷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有机相溶液A;再在水中加入稳定剂,形成水相溶液B;然后高速搅拌溶液B,同时注入溶液A,析出芍药苷晶体,得到芍药苷纳米晶体混悬液;最后将上述芍药苷纳米晶体混悬液经过滤后,冻干,即得芍药苷冻干纳米晶体。本发明制备的芍药苷纳米晶体粒径小,可迅速透过细胞膜,在细胞内释放药物,在体内迅速达到有效浓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所用辅料少,仅需稳定剂,减少制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39823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675132.4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IPC: A61K36/9068 , A61P39/02 , A61P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显著醒酒护肝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以甘松、党参、山药、川芎、丁香、姜半夏、白芍、莲房、天麻、芥子、绿豆、大枣、生姜、甘草中药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份数配比,煎煮后制成;经过实验证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显著提高酒精代谢相关酶活性,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达到显著醒酒护肝,改善急、慢性酒精中毒头晕、恶心、腹胀腹痛等症状的效果;另一方面,本发明中所采用的中药原料来源广泛、绿色安全,对机体基本没有毒副作用,且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非常适用于临床中酒精中毒、肝损伤等疾病的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0256443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0674463.9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IPC: C07D487/04 , C07D209/08 , C07D47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吲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式Ⅰ所示化合物、添加剂和溶剂混合,在氮气或氩气和可见光光照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吲哚衍生物。在氮气或氩气氛围下,通过可见光照射激发式Ⅰ所示化合物发生碳氧键的均裂,而后发生[1,6]‑H迁移,最终通过分子内自由基偶联和脱水反应合成吲哚衍生物,整个过程无需光催化剂的参与,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产率高,符合原子经济性和环保性,对于吲哚衍生物的工业制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37053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06530.6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铁蛋白修饰的聚乙二醇化氧化石墨烯负载葛根素纳米平台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纳米平台包括氧化石墨烯、聚乙二醇、葛根素和乳铁蛋白。所述聚乙二醇修饰氧化石墨烯,提高了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性及稳定性;聚乙二醇化氧化石墨烯负载葛根素,改善了葛根素的溶解性,提高了葛根素的生物利用度,增强了葛根素的负载率;最后,乳铁蛋白修饰提高了氧化石墨烯的生物相容性,且具有明显的脑靶向性,有望应用于脑部疾病方面生物医学领域。此外,本发明提供的乳铁蛋白修饰的聚乙二醇化氧化石墨烯负载葛根素纳米平台的制备方法,生产工艺简单,产率高,对环境友好,可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432072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653591.7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IPC: A61K31/145 , A61K47/3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硫仑-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双硫仑-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双硫仑1~3000份、锌盐1~600份和咪唑基衍生物1~6000份。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所述双硫仑-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在低剂量条件下即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其抗肿瘤效果明显优于DSF,且有效剂量低,有效减少了DSF引发的毒副作用,也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成本。同时,其在生理条件(pH7.4)下的结构稳定性好,在肿瘤微环境(pH5.0~pH6.5)下会加速释放DSF。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