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68384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41408.0

    申请日:2012-12-14

    Inventor: 代升亮 吴佳鸿

    Abstract: 一种扁平热管,该扁平热管包括纵长的中空扁平管体、沿该管体的纵长方向设置于其内壁面上的第一毛细结构、第二毛细结构及容置于管体内的工作介质,该管体的内壁面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底壁面与顶壁面,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形成于该管体的底壁面上,所述第二毛细结构形成于该管体的顶壁面上,该第一毛细结构的外表面与第二毛细结构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扁平热管内于第一毛细结构、第二毛细结构以外的区域形成蒸汽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扁平热管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适用于在内部空间狭小的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中使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扁平热管的制造方法。

    扁平薄型热导管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00506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300330.4

    申请日:2010-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6

    Abstract: 一种扁平薄型热导管,包括中空扁平的管体及设置在管体内的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由丝线形成,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由粉末烧结形成,所述第二毛细结构贴附于管体的蒸发段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从管体的蒸发段延伸至冷凝段,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第二部分与第二毛细结构的内壁之间在蒸发段形成供蒸气通过的第一蒸气通道,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第四部分与管体的内壁之间在冷凝段形成供蒸气通过的第二蒸气通道,所述第一蒸气通道与所述第二蒸气通道相互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扁平薄型热导管的厚度变薄且能保证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内部空间狭小的电子设备。

    平板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68386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47166.6

    申请日:2012-12-17

    Inventor: 代升亮 吴佳鸿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6 F28D15/0233 Y10T29/49353

    Abstract: 一种平板热管,具有顺序连接的蒸发段、传热段及冷凝段,所述平板热管包括壳体及贴设于壳体上的毛细结构,所述毛细结构包括位于蒸发段的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一毛细结构连接并自传热段延伸至冷凝段的第二毛细结构及与第一毛细结构及第二毛细结构连接且贯穿蒸发段、传热段及冷凝段的第三毛细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毛细力大于第三毛细结构的毛细力。平板热管在使用时,因第一毛细结构的毛细力大于第三毛细结构的毛细力,收容在第三毛细结构内的工作液体在毛细力的牵引下,能够快速的自第三毛细结构回流至第一毛细结构从而避免第一毛细结构干烧,保障了平板热管的工作性能。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平板热管的制造方法。

    平板热管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0791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210060491.X

    申请日:2012-03-09

    Inventor: 代升亮 罗友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6 F28D15/0233

    Abstract: 一种平板热管,包括壳体及贴设于壳体内表面的毛细结构,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及所述毛细结构的表面共同围成蒸汽通道,所述毛细结构及所述蒸汽通道的体积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平板热管的蒸汽通道位于毛细结构的外侧,自毛细结构蒸发的工作介质自其一侧面进入蒸汽通道,如此,蒸发的工作介质之间相互影响较小,不容易形成紊流,并且,由于毛细结构与蒸汽通道的体积相等,既保障了平板热管的最大传热量,又使热阻相对较小,从而使平板热管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

    平板热管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07915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210058060.X

    申请日:2012-03-07

    Inventor: 罗友梁 代升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022 F28D15/0233 F28D15/046 F28F2225/04

    Abstract: 一种平板热管,包括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的一壳体及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毛细结构与工作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热管还包括一隔板,所述隔板的上下相对两端分别抵顶所述壳体的相对两内表面而将所述收容空间分割为并排的一第一通道及一第二通道,同时,所述隔板将所述毛细结构分割为分别贴设于其相对两侧面并分别位于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内的二毛细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平板热管因隔板位于将收容空间分割为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使得工作介质蒸发时,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内的蒸发气体分布相对均匀,进而使壳体内部各处受力均匀,且能达到更均匀的传热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