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1620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61026.4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节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多尺度协同疏水表面高充液率环路热虹吸管,该虹吸管可用于复杂工况下高温部件冷却。所述的基于多尺度协同疏水表面高充液率环路热虹吸管,除加热区和冷却区外,其余管路为多尺度协同疏水表面传热管路;所述的加热区在基于多尺度协同疏水表面高充液率环路热虹吸管上的高度低于冷却区在基于多尺度协同疏水表面高充液率环路热虹吸管上的高度。本发明可提高换热系数20%以上,可实现流动阻力的大幅下降,小功率稳定运行效果得到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1951986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0844422.2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燃料棒与热压转换传热器件的嵌套结构,热压转换传热器件为一根构成一条封闭循环回路的管道,包括热压转换传热器件螺旋布置段、热压转换传热器件直线段、第一热压转换传热器件绝热段、第二热压转换传热器件绝热段和热压转换传热器件冷却段。热压转换传热器件为一个封闭循环回路,保证加热端传热工质受热膨胀,形成压力波,压力波对传热工质产生挤压作用,驱动液态工质循环工作,流至冷却端散热后再流动至加热端,如此循环,使热压转换效应持续维持。
-
公开(公告)号:CN11196449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43312.4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式三股流换热器,热端换热芯体、中温端换热芯体、冷端换热芯体、芯体连接管路和传热工质。热端换热芯体、中温端换热芯体、冷端换热芯体在空间中间隔布置,且热端换热芯体、中温端换热芯体、冷端换热芯体内的流体流道与芯体连接管路形成一条封闭、单流程、无分流的回路,传热工质充填在回路中。本发明换热效果好、结构紧凑、质量轻等性能,同时可以对热量进行远距离的传输,可以实现比普通热管换热器更强更远的热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1875626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21084.6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强化沸腾传热和抗晶粒粗化的孪晶Cu纳米线结构表面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孪晶结构Cu纳米线表面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焦磷酸铜、焦磷酸钾和柠檬酸三胺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成预电沉积电解液;(2)在铜块基底上自下而上依次铺设AAO模板、滤纸和铜片阳极后用夹具夹紧;(3)预电沉积之后,除去滤纸,预电沉积过程中制备的纳米线将AAO模板和铜块基底固定在一起;(4)将铜片阳极以及固定在一起的AAO模板和铜块基底浸入电沉积电解液中,进行电沉积,即得孪晶Cu纳米线结构表面。本发明制备了孪晶Cu纳米线结构表面,解决了沸腾传热过程中纳米结构易粗化的瓶颈问题,提高微纳米表面的结构特征稳定性和强化沸腾传热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44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1264535.5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7 , H01M10/6555 , H01M10/6567 , H01M10/6569 , H01M50/204 , H01M50/244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浸没式液冷箱,涉及电池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包括用于盛装冷却液的箱体,电池设置于箱体内部,电池的任意一外侧面贴合设置有吸液芯,吸液芯部分浸于冷却液内。本发明通过通过在电池的外侧面贴合设置吸液芯,利用吸液芯的毛细力将底部的冷却液抽吸至电池中上部进行沸腾散热,因此只需加入部分冷却液,拥有浸没式液冷散热效果的同时,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冷却液的用量、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少了热管理系统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00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113765.0
申请日:2022-01-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10M169/04 , C10N30/04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稳定存在的二硫化钼纳米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二硫化钼纳米润滑油由二硫化钼粉末、分散剂混合液和基础油组成;二硫化钼纳米润滑油中,分散剂混合液的质量分数为8~15wt%,二硫化钼粉末的质量分数为0.1~1.0wt%;其制备方法包括:将二硫化钼粉末加入到分散剂混合液中,得到混合反应体系;对混合反应体系加热并进行磁力搅拌,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得到分散剂修饰改性二硫化钼混合液;将所述分散剂修饰改性二硫化钼混合液与所述基础油混合,并进行超声分散处理,得到二硫化钼纳米润滑油。本发明MoS2纳米润滑油可稳定存在,且能够显著降低极压条件下的磨斑直径,显著提升了基础油的润滑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75232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1113327.1
申请日:2020-10-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异型高温热管太阳能热化学反应器,包括柱状高温热管、反应器外壳和桶状高温热管蒸发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柱状高温热管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桶状高温热管蒸发器的顶部桶壁上且与所述桶状高温热管蒸发器内部的传热工质容纳空间流体导通;所述柱状高温热管和所述桶状高温热管蒸发器一起安装在所述反应器外壳内;所述反应器外壳内壁与所述柱状高温热管外壁之间的空腔为热化学反应室。本发明,通过设置高温热管作为反应器的传热部件,增加反应器的导热率,提高反应效率和系统的光、热、化学能的转化率,且采用单蒸发器多高温热管的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热源,使反应腔内的热量均匀分布,有利于进行化学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2239196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113326.7
申请日:2020-10-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高温热管集热的多热源互补制氢装置,包括进料及预热设备、热化学制氢设备、换热设备、纯化设备以及储氢设备或合成油及储油设备,所述进料及预热设备的出料管与所述热化学制氢设备的进料管流体导通,所述热化学制氢设备的出料管与所述换热设备的进料管流体导通,所述换热设备的出料管与所述纯化设备的进料管流体导通。本发明,通过设置高温热管反应器,能够提高对热源的利用率,便于对反应物进行加热,高温热管反应器采用碟式聚光器进行供热,能够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高温热管能够通过甲烷燃烧器进行供热,便于在阳光光照不足时进行供热,实现不间断运行制氢。
-
公开(公告)号:CN11119047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112352.1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用大功率分离式热管散热器,包括蒸发端、冷凝端、蒸汽管,回流管和制冷剂;蒸发端和冷凝端由蒸汽管和回流管连接成闭合回路,蒸汽管和回流管上下布置;回流管延伸至蒸发端内部1/2处,有利于回流液均匀分布在蒸发端内表面,防止蒸发端局部蒸发干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冷水板为30℃时,在热管蒸发端施加500W的加热功率,热源表面温度能够控制在60℃以下。热管冷凝端与冷水板之间采用接触式导热进行散热,方便拆卸,可避免冷水板中液体泄露。本热管蒸发端与冷凝端相距480mm,能够进行远距离传热。本热管内部无毛细芯等复杂结构,方便加工,热管整体材质为铝合金,制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211236828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20201270.X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用大功率分离式热管散热器,包括蒸发端、冷凝端、蒸汽管,回流管和制冷剂;蒸发端和冷凝端由蒸汽管和回流管连接成闭合回路,蒸汽管和回流管上下布置;回流管延伸至蒸发端内部1/2处,有利于回流液均匀分布在蒸发端内表面,防止蒸发端局部蒸发干涸。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冷水板为30℃时,在热管蒸发端施加500W的加热功率,热源表面温度能够控制在60℃以下。热管冷凝端与冷水板之间采用接触式导热进行散热,方便拆卸,可避免冷水板中液体泄露。本热管蒸发端与冷凝端相距480mm,能够进行远距离传热。本热管内部无毛细芯等复杂结构,方便加工,热管整体材质为铝合金,制造成本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