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84693C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02825182.2
申请日:2002-11-27
Applicant: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72 , B60R21/261 , B60R2021/2633 , B60R2021/2648 , C06D5/00 , C06D5/06
Abstract: 一种用于具有一由加压介质和气体生成剂的燃烧产生的燃烧气体予以充气的气囊的充气器,能够抑制燃烧残留物的排放量并在其中装有加压气体。其中,(1)加压气体含有惰性气体而基本上不含有氧气;(2)气体生成剂的压力指数是0.8或更低;(3)加压气体的量对气体生成剂生成的燃烧气体的量的摩尔比值是1至10;(4)加压气体的质量对气体生成剂的质量的比值是1至10;(5)气体生成剂的量是1至30g;以及(6)加压气体充填压力是30000至67000kPa,从而气体生成剂(36)的燃烧气体中的高温燃烧残留物通过气体生成剂(36)的组成、第一可破裂板片(40)使之彼此隔离的燃烧气体与加压气体之间的温度差、以及燃烧气体碰撞壁部表面(22a)而使其存留在充气器(10)之中且其向外排出受到抑制,而且还可以得到小尺寸的充气器。
-
公开(公告)号:CN1795117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480014643.6
申请日:2004-05-21
Applicant: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644 , B60R2021/2633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幕帘式气囊的充气器。所述充气器具有两个点火器(36、46)和形成在一端侧上的排气口(34)。第一可破裂板片(38)由第一点火器(36)的启动使之破裂,而压缩气体从排气口(34)排出。第二可破裂板片(48)由第二点火器(46)的启动使之破裂,而燃烧气体从排气口(34)排出。因此,气囊可以被迅即充气,并且充气状态可以被维持。
-
公开(公告)号:CN1604864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02825182.2
申请日:2002-11-27
Applicant: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72 , B60R21/261 , B60R2021/2633 , B60R2021/2648 , C06D5/00 , C06D5/06
Abstract: 一种用于具有一由加压介质和气体生成剂的燃烧产生的燃烧气体予以充气的气囊的充气器,能够抑制燃烧残留物的排放量并在其中装有加压气体。其中,(1)加压气体含有惰性气体而基本上不含有氧气;(2)气体生成剂的压力指数是0.8或更低;(3)加压气体的量对气体生成剂生成的燃烧气体的量的克分子比值是1至10;(4)加压气体的质量对气体生成剂的质量的比值是1至10;(5)气体生成剂的量是1至30g;以及(6)加压气体充填压力是30000至67000kPa,从而气体生成剂(36)的燃烧气体中的高温燃烧残留物通过气体生成剂(36)的组成、第一可破裂板片(40)使之彼此隔离的燃烧气体与加压气体之间的温度差、以及燃烧气体碰撞壁部表面(22a)而使其存留在充气器(10)之中且其向外排出受到抑制,而且还可以得到小尺寸的充气器。
-
公开(公告)号:CN102282048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080004390.X
申请日:2010-01-14
Applicant: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644 , B60R2021/26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器(10),其包括:具有包括气体排放口的圆周壁、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外罩(11)、以及布置于外罩中的内管元件(20),其外部空间限定出填充有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室、设置于外罩中的外圆周圆筒形元件(42),以使得一端开口邻接抵靠于第二端的底板,设置于外圆周圆筒形元件与杯状内管元件之间的环形多孔元件(56),以便形成燃烧室之上的空间,形成于外圆周圆筒形元件与外罩的圆周壁部分的内壁表面之间的气体排放路径(16);连通空间与气体排放路径并且设置于外圆周圆筒形元件的另一端开口中的连通部分(45);并且气体排放口的总横截面面积(A1)小于气体通路的最小横截面面积(A2)(即A1<A2)。
-
公开(公告)号:CN102123890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080002346.5
申请日:2010-01-14
Applicant: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644 , F42B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过滤器的气体发生器(10),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封闭壳(13)、扩散器(12)和凸缘部分(12b),内部管部件(20)容纳与外壳的中心轴线共轴的点火器(31),内部管部件的敞开端(29)位于封闭壳的底板(13a),通气部分(27)形成在敞开端(29),内部管部件固定至点火器连接部分(13c),采用在封闭壳中向内伸出的筒状部分,通道形成在内部管部件与点火器连接部分之间从而到达通气部分,设置在燃烧室中的外周筒状部件的一端开口位于封闭壳的底板,环形多孔部件(50)在燃烧室上方设置并且形成一空间(60),所述空间通过连通部分(45)连通至外周筒状部件(42)和扩散器壳的侧表面之间的排气路径(16)。
-
公开(公告)号:CN101795903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880102698.0
申请日:2008-08-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6 , B60R21/2037
Abstract: 对于盘式的充气装置,在确保气体冷却性能以及雾沫去除性能的同时,能实现充气装置在径向上的小型轻量化。充气装置外壳(40)由配置于乘员一侧的上外壳(36)以及配置于乘员相反一侧的下外壳(38)所构成,其内部配置由隔壁(64)构成底部的筒状的保持部件(60)。在保持部件(60)的周围形成气体流道(74),在隔壁(64)上形成与气体流道(74)连通的连通孔(80)。此外,在上外壳(36)的周壁部(36B)上,气体喷出孔(76)被形成在比燃烧室(68)的中间位置(P)向乘员一侧偏置距离δ的位置上。因此,由于从流道起始端到气体喷出孔(76)为止的流道长度(L1)将会延长,从而能够有效地对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并能去除雾沫(82),因而可以废除一直以来所使用的过滤器。
-
公开(公告)号:CN100577274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380104843.6
申请日:2003-12-09
Applicant: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644 , B60R2021/26029 , B60R2021/2633 , B60R2021/2648 , C06C9/00 , C06D5/06 , F42B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该气体发生器具有优良的运作性能并且能减少所产生的NOx的量。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包括:具有气体排出口的壳体、通过碰撞触发的点火装置、容纳气体生成剂(其燃烧温度为1000到3000℃)的燃烧室,该气体生成剂被点火并燃烧以产生燃烧气体,其中点火装置包括点火器和传火药,该传火药是传火药粉末(硼和硝石的混合粉末)和气体生成剂成型体的混合物,并且该气体生成剂成型体每100g产生1.2摩尔或更多的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720157A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申请号:CN200380104746.7
申请日:2003-12-09
Applicant: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6 , B60R21/2644 , B60R2021/2633 , B60R2021/26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该气体发生器具有优良的工作性并且减少所形成的NOx的量。与第二燃烧室(25)连通的火焰传递孔(46)与火焰的前进方向不是正好相对。因此,当第二点火器(32)的火焰直接向上传播而点火并燃烧传火药(36)时,在全部传火药(36)燃烧后,大量的点火能量从火焰传递孔(46)排入第二燃烧室(25)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1385A
公开(公告)日:1998-01-28
申请号:CN97110337.2
申请日:1997-04-08
Applicant: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6D5/00
Abstract: 一种用于气囊的产气剂模压制品,是通过将一种产气剂组合物模压成型为内有开孔的圆柱形结构,其中所述产气剂组合物在70kgf/cm2压力下燃烧线速度与模压制品厚度W(mm)间的关系处于以式0.005≤W/(2.r)≤0.3表示的范围,其燃烧线速度优选处于1至12.5mm/sec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1795903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0880102698.0
申请日:2008-08-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6 , B60R21/2037
Abstract: 对于盘式的充气装置,在确保气体冷却性能以及雾沫去除性能的同时,能实现充气装置在径向上的小型轻量化。充气装置外壳(40)由配置于乘员一侧的上外壳(36)以及配置于乘员相反一侧的下外壳(38)所构成,其内部配置由隔壁(64)构成底部的筒状的保持部件(60)。在保持部件(60)的周围形成气体流道(74),在隔壁(64)上形成与气体流道(74)连通的连通孔(80)。此外,在上外壳(36)的周壁部(36B)上,气体喷出孔(76)被形成在比燃烧室(68)的中间位置(P)向乘员一侧偏置距离δ的位置上。因此,由于从流道起始端到气体喷出孔(76)为止的流道长度(L1)将会延长,从而能够有效地对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并能去除雾沫(82),因而可以废除一直以来所使用的过滤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