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同步雕刻和切割的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324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83010.4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激光同步雕刻和切割的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芯片结构,包括芯片外部轮廓、通道和溶液连接孔,设计文件存为激光雕刻切割软件可读格式后导入,设置溶液连接孔为第一图层,通道为第二图层,芯片外部轮廓为第三图层,通过设置一定的激光功率和移动速度对聚合物板的三层分别进行切割和雕刻,加工得到微流控芯片基片;然后将微流控芯片基片有通道的一面与一片经激光切割加工的同尺寸同材质的盖片面对面合上,经热压封装后得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成品。本发明方法可大大加快芯片加工速度,提高加工效率,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一种纸芯微流控芯片蛋白酶解反应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1101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22398.5

    申请日:2015-06-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18 B01L3/502707 C12M23/16

    Abstract: 本发明属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纸芯微流控芯片蛋白酶解反应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滤纸切成条状或需要的形状,用水润湿后贴在裁成芯片大小的热塑性透明塑料片上,晾干后盖上另外一片同样尺寸的钻有溶液连接孔的塑料片,夹于两片玻璃片间后用夹具加压;然后,将该装置置于一温度为110-180℃的烘箱中加热5-15分钟,纸芯被封装在两片塑料片间,可得具有纸纤维填充通道的纸芯微流控芯片,含有纸芯通道的宽度为0.5-3毫米;然后,将高碘酸溶液注入通道,使纸芯中纤维素氧化生成醛基,清洗后注入胰蛋白酶等蛋白酶溶液,使蛋白酶通过共价键进行固定,得蛋白酶解微流控芯片。该反应器具有加工简便、酶解时间短、样品用量少等优点。

    基于硅凝胶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的蛋白酶解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3824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10561470.6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硅凝胶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的蛋白酶解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石墨粉通过化学氧化和超声分散得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与正硅烷乙酯水解制得的硅溶胶混合后,注入表面经硅凝胶化处理的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通道内,一定时间后移出修饰溶液并干燥得修饰有硅凝胶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的微流控芯片。然后,在通道内注入1-(3-二甲基氨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的混合溶液,使通道表面氧化石墨烯上的羧基活化,接着注入胰蛋白酶等蛋白酶溶液,使蛋白酶通过共价键进行固定,得蛋白酶解微流控芯片。本发明制备的微流控芯片蛋白酶解反应器具有酶解时间短、样品用量少和价格低廉等优点。

    一种基于石墨烯包裹阴离子交换树脂微球的一次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33547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73364.X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电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石墨烯包裹阴离子交换树脂微球的一次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阴离子交换树脂微球与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混合后,氧化石墨烯通过静电引力在阴离子交换树脂微球表面发生吸附,然后加入水合肼溶液,用120-150℃油浴加热10-20分钟,当微球表面吸附的氧化石墨烯被还原为疏水性的石墨烯后,溶液中新生成的石墨烯由于疏水作用可继续在微球表面组装和沉积,分离得到的产物经远红外线干燥得石墨烯包裹阴离子交换树脂微球。制备的微球被嵌入锥形塑料管尖端得半球形电极,可用于电活性物质的电化学检测。这种新型电极具有加工简便、成本低廉、灵敏度高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脲醛树脂涂层的蛋白酶解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77296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10180582.2

    申请日:2011-06-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脲醛树脂涂层的蛋白酶解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尿素溶于甲醛溶液后加热得脲醛树脂预聚物溶液,将玻璃纤维浸于该溶液中,取出晾干后在其表面形成含活性基团的脲醛树脂预聚物涂层,然后将其浸入含蛋白水解酶的溶液中进一步缩合得固定有蛋白水解酶的脲醛树脂涂层,将修饰后的纤维插入微流控芯片通道内得可换芯蛋白酶解微流控芯片。或者将脲醛树脂预聚物溶液注入微流控芯片通道内,吹干后形成的涂层与含蛋白水解酶的溶液作用得一次性蛋白酶解微流控芯片。本发明可简化芯片制作步骤和降低芯片制作成本,为蛋白的高效酶解和高通量鉴定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一种基于水凝胶阳模的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7068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0910199087.9

    申请日:2009-11-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凝胶阳模的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包括步骤:经光刻将设计在掩膜上的微流控芯片的微流通道结构转移到光刻胶层(9)中,得光刻胶阴模(11),将琼脂水凝胶或明胶水凝胶(8)加热熔化,浇在光刻胶阴模(11)上,并将毛玻璃片(12)的毛面盖在熔化的水凝胶(8)上并压下,待水凝胶凝固后,将其连同毛玻璃片(12)一起与光刻胶阴模(11)分离,得水凝胶阳模(13),将高分子预聚物与固化剂混合得铸模溶液(14),浇在水凝胶阳模(13)上,并盖上盖板(15),使其与水凝胶阳模13的间隙充满铸模溶液(14),在室温下固化后脱模,得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基片(16),经与盖片封装后得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成品(18)。采用本方法可加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环氧树脂等材质的聚合物微流控芯片。

    一种红外线辅助蛋白快速酶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23874B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0810036916.7

    申请日:2008-04-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蛋白质组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外线辅助蛋白快速酶解方法。本发明将红外线灯泡安装在一有通气孔的箱子中,在箱的侧壁安装风扇以调节箱内温度,风扇的启动和关闭通过连有热电偶的温度控制仪控制,热电偶探头置于箱中以探测其中的温度,从而构成可控温的红外线辅助蛋白酶解装置。将蛋白质与蛋白水解酶如胰蛋白酶溶解于缓冲溶液中,于上述酶解装置中进行红外线辅助酶解,酶解时间缩短为5到10分钟,而酶解结果与传统的溶液酶解相当。本发明用红外线代替传统蛋白溶液酶解技术中使用的水浴,显著提高了酶解效率,设备简单,可用于批量蛋白样品的高通量酶解和鉴定。本发明提出在蛋白质研究、生物医学研究以及食品药品分析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溶剂辅助热压封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03222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510023645.8

    申请日:2005-01-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溶剂辅助热压封装方法。选择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解度较小且沸点较高的有机溶剂如环戊酮和冰乙酸等为粘合剂,使用硅阳模原位聚合制作的含微流通道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基片,将上述有机溶剂均匀滴涂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盖膜上并与基片合上,置于75-85℃的烘箱中,通过两块玻璃板施加1-2牛顿/平方厘米的压力10-15分钟,冷却到室温,即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成品。本发明方法封装成功率和封装强度均大幅提高,而且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可用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的大规模生产。

    聚苯胺包裹磁性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61725A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200710046709.5

    申请日:2007-09-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陈刚 刘尊 张鲁雁

    Abstract: 本发明属纳米材料领域,涉及聚苯胺包裹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及制备技术。本发明将碳纳米管超声分散在含三价铁和二价铁离子的水溶液中,加氨水得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水洗和磁性分离后,分散在含苯胺、磷酸和过硫酸铵混合溶液中,搅拌后得本发明复合材料,经水和醇洗、磁铁分离,烘干或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得成品。本材料具有导电、磁性、吸附以及可对水溶液中荷负电荷物质进行吸收和释放等功能,可用于酶固定化、生物活性物质分离、靶向药物制备、生物传感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本发明制备工艺简便,成本低廉,原料利用率高,可用于批量生产。

    本体修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32547A

    公开(公告)日:2005-06-29

    申请号:CN200410093483.0

    申请日:2004-12-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本体修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修饰剂混合,将少量热引发剂和光引发剂溶解在该混合溶液中,于水浴中加热使单体溶液预聚,将预聚溶液注入芯片模具中,用紫外光照射,引发本体聚合,制作得微流控芯片基片,然后用盖膜封装得微流控芯片。本发明将功能性修饰剂如甲基丙烯酸或对乙烯基吡啶等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主链,对单体表面的荷电性进行调控,从芯片材料的分子水平控制电渗流,从而改善分离、提高芯片性能和拓宽芯片的用途。该芯片制作技术简便、成本低,可进行大规模生产,在环境监测、临床诊断、生命科学研究、食品分析和工业在线分析等领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