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715C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01126507.8
申请日:2001-08-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无机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孔氧化硅分子筛材料的合成方法。本发明采用无机钾盐浓溶液体系,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结构导向剂,高效地合成出两维和三维氧化硅分子筛材料。该方法制备的氧化硅分子筛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因而在催化、分离、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降低了合成温度,减少了模板剂用量,具有明显经济意义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3808C
公开(公告)日:2003-07-09
申请号:CN01126472.1
申请日:2001-08-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7/00 , C01B33/145 , C01B33/1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硅纳米孔分子筛薄膜的制备方法。它采用混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结构导向剂,将预水解的无机前驱物、表面活性剂、挥发性非水溶剂、适量水和盐酸混合搅拌反应,然后利用溶剂快速挥发,经过溶胶—凝胶以及液晶模板自组装过程形成两维及三维的高度有序的有机-无机复合氧化硅薄膜材料。该薄膜材料经老化后,经高温焙烧或乙醇抽提除去表面活性剂后即可形成比表面大,空隙率高的氧化硅分子筛薄膜。该方法制备的氧化硅分子筛薄膜在分离、催化、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341550A
公开(公告)日:2002-03-27
申请号:CN01126472.1
申请日:2001-08-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7/00 , C01B33/145 , C01B33/1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硅纳米孔分子筛薄膜的制备方法。它采用混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结构导向剂,将预水解的无机前驱物、表面活性剂、挥发性非水溶剂、适量水和盐酸混合搅拌反应,然后利用溶剂快速挥发,经过溶胶—凝胶以及液晶模板自组装过程形成两维及三维的高度有序的有机—无机复合氧化硅薄膜材料。该薄膜材料经老化后,经高温焙烧或乙醇抽提除去表面活性剂后即可形成比表面大,空隙率高的氧化硅分子筛薄膜。该方法制备的氧化硅分子筛薄膜在分离、催化、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308243C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410066450.7
申请日:2004-09-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通过无机介孔材料模板法反相制备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纳米线阵列的方法。其制备过程是:首先向模板中加入金属盐或硫源,与挥发性的有机溶剂均匀混合,然后在空气中放置,使有机溶剂挥发。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填充。之后直接烧结使之分解、晶化,产生相应的氧化物和硫化物;或者直接向多次填充后的复合物中加入碱溶液,使孔道内的离子生成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沉淀。最后除去无机模板,得到所要的高比表面积的、有序的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纳米线阵列。上述方法得到的材料忠实地复制了无机模板原有的介观结构,不仅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单一的介孔分布,而且高度晶化,具有良好的光学、电学、磁学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211277C
公开(公告)日:2005-07-20
申请号:CN01126992.8
申请日:2001-10-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大孔径三维立方孔空穴结构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及其合成方法。它是将双亲性非离子嵌段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水、酸、和硅源混合,在室温下搅拌一段时间后,经过滤,水洗,空气下干燥,并经高温焙烧而成。通过该方法合成的介孔分子筛属于新型三维立方孔空穴结构(空间群为Im3m),具有高的比表面和大且均一的孔径分布等特点。该介孔分子筛在催化、吸附、分离、传感器、微器件,以及光、电、磁等功能材料的制备上有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560185A
公开(公告)日:2005-01-05
申请号:CN200410016855.X
申请日:2004-03-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9K9/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优良电致变色性能的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类材料的制备过程是:首先将表面活性剂与挥发性有机溶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相应的金属醇盐和金属卤化物,搅拌均匀,将混合溶液旋涂于导电玻璃的表面上。再在空气中放置,使有机溶剂挥发,然后焙烧将表面活性剂除去,即得到相应的具有优良电致变色性能的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材料的外形为薄膜。该类材料具有有序或者无序的孔道结构、均一的孔径、60-500m2/g比表面和0.1-0.5cm3/g孔体积。与传统方法相比,不仅大大拓展了电致变色材料的结构类型,而且大大提高了此类材料的电致变色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446750A
公开(公告)日:2003-10-08
申请号:CN03115305.4
申请日:2003-01-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由“酸碱对”配伍自我调节组装合成的多组分大孔径氧化物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类材料的制备过程是:首先将表面活性剂与挥发性有机溶剂均匀混合;再加入“酸碱对”配伍的无机源(包括金属源、磷源、硼源等),搅拌均匀;在空气中放置后,将有机溶剂挥发至干;经焙烧除去表面活性剂后,即得到所要的大孔径多组份介孔氧化物材料。该类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大而均一的孔径、大的比表面和孔体积;与传统方法相比,不仅大大拓展了介孔材料的组成范围和结构类型,而且大大提高了此类材料的热稳定性。材料的外形为粉末、单片、薄膜、纤维、各种花纹和含大孔的植物茎叶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347845A
公开(公告)日:2002-05-08
申请号:CN01126992.8
申请日:2001-10-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大孔径三维立方孔空穴结构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及其合成方法。它是将双亲性非离子嵌段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水、酸、和硅源混合,在室温下搅拌一段时间后,经过滤,水洗,空气下干燥,并经高温焙烧而成。通过该方法合成的介孔分子筛属于新型三维立方孔空穴结构(空间群为Im3m),具有高的比表面和大且均一的孔径分布等特点。该介孔分子筛在催化、吸附、分离、传感器、微器件,以及光、电、磁等功能材料的制备上有广泛的应用。
-
-
公开(公告)号:CN1305997C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410016855.X
申请日:2004-03-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9K9/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优良电致变色性能的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类材料的制备过程是:首先将表面活性剂与挥发性有机溶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相应的金属醇盐和金属卤化物,搅拌均匀,将混合溶液旋涂于导电玻璃的表面上。再在空气中放置,使有机溶剂挥发,然后焙烧将表面活性剂除去,即得到相应的具有优良电致变色性能的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材料的外形为薄膜。该类材料具有有序或者无序的孔道结构、均一的孔径、60-500m2/g比表面和0.1-0.5cm3/g孔体积。与传统方法相比,不仅大大拓展了电致变色材料的结构类型,而且大大提高了此类材料的电致变色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