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热驱动的固态可逆储氢体系的测试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1938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777137.2

    申请日:2022-07-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氢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光热驱动的固态可逆储氢体系的测试装置和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高压光热反应器、体积法高压气体吸附仪、氙灯光源、氢气气源、短波红外测温仪和计算机;反应器包括蓝宝石玻璃窗、隔热层和气路管道,反应器用于放置待测样品,并保持其内部处于高压氢气或真空状态,供待测样品进行吸氢、放氢反应;计算机内设置有数据处理计算模块,用于反应器内压力、温度的监控和分析计算;本发明解决了高压固态储氢体系与氙灯光源及其测温的集成、固态储氢材料测试样品放置和稳定性控制等问题,填补了光热驱动固态可逆储氢体系的测试的空白,实现太阳能驱动的固态可逆储氢体系的方便、高效、快速的储氢性能测试。

    一种基于V4Nb18O55催化提升MgH2储氢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5945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76033.X

    申请日:2022-07-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V4Nb18O55催化提升MgH2储氢性能的方法。本发明步骤如下:首先利用溶剂热和热处理两步结合制备V4Nb18O55催化剂;将制备的催化剂与MgH2进行加氢球磨混合制备复合材料;将上述复合材料进行吸放氢测试,即可表现出V4Nb18O55高性能催化作用。本发明采用简单的工艺制备高性能V4Nb18O55催化剂,并用于催化MgH2储氢,制备的复合材料吸放氢温度相对于纯MgH2大幅下降,且在室温下可以实现完全再氢化。

    一种以硼氢化合物氨络合物为氢源制取氢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30431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910047260.3

    申请日:2009-03-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及能源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气的制取方法,特别涉及以硼氢化合物氨络合物为氢源制取氢气的方法。本发明以硼氢化合物氨络合物(M(BH4)n·xNH3)为氢源制取氢气,该方法为将M(BH4)n·xNH3与其放氢促进剂混合后球磨或加热到一定温度搅拌混合制备复合放氢体系,将该体系加热到一定温度制取氢气。本发明工艺简单,合成方便,所得复合物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可以在空气中加热释放氢气,所得复合物的起始放氢温度、放氢速率及氢容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控。

    一种制备纯LiNH2BH3,NaNH2BH3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6726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04190.3

    申请日:2008-12-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纯LiNH2BH3,NaNH2BH3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在无水无氧的惰性气氛中首先合成出BH3NH3溶液,将该溶液与LiH,NaH继续反应得到固体LiNH2BH3,NaNH2BH3,产物经溶剂洗涤后,用真空脱挥除去溶剂得到纯LiNH2BH3,NaNH2BH3。本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对设备要求不高,易于实现,所制备的产品纯度较高的显著优点。制得的纯LiNH2BH3,NaNH2BH3能满足生产科研的需求。

    硼氢化物与氯化镁氨络合物的复合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19185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910048746.9

    申请日:2009-04-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储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硼氢化物与氯化镁氨络合物的复合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用球磨法将无水MgCl2的氨络合物与硼氢化物,控制条件为:氩气气氛下,球磨时间6分钟-1.5小时,球料重量比为20∶1-40∶1,球磨机转速为400rpm-600rpm;无水MgCl2的氨络合物为Mg(NH3)2Cl2或Mg(NH3)Cl2中一至两种,硼氢化物为LiBH4、NaBH4或Ca(BH4)2中一种或几种; Mg(NH3)2Cl2与硼氢化物的摩尔比为1∶1~1∶4,Mg(NH3)Cl2与硼氢化物的摩尔比为1∶1~1∶3。此类复合储氢材料有较高的储氢容量和较低的放氢温度;260℃前最少放氢量5.0wt.%左右。

    一种基于NbB2催化提升MgH2储氢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5945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0776036.3

    申请日:2022-07-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NbB2催化提升MgH2储氢性能的方法。本发明步骤:1首先利用球磨进行固相反应合成非晶NbB2纳米颗粒;将制备的催化剂与MgH2进行加氢球磨混合制备复合材料;将上述复合材料进行吸放氢测试,即可表现出NbB2作为双功能催化剂的作用。本采用简单的工艺制备高性能NbB2催化剂用于催化MgH2储氢,制备的复合材料不仅吸放氢温度相对于纯MgH2大幅下降,而且得益于原位产生的MgB2再氢化,体系在循环后储氢容量高于初始氢容量。

    光热驱动的固态氢化物MgH2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5908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777138.7

    申请日:2022-07-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热驱动的固态氢化物MgH2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首先,将含有铜离子的前驱体溶液与MXene纳米片混合;冷冻干燥后在还原性气氛下退火,实现在MXene表面纳米铜颗粒的原位沉积,制备得到光热催化剂Cu@MXene,然后,将该光热催化剂与固态氢化物MgH2经过球磨混合,得到可用于光热驱动的固态氢化物MgH2复合储氢材料,该复合储氢材料在太阳能驱动下可以实现可逆吸放氢循环,其性能远优于固态氢化物MgH2,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种改性硼氢化锂固态电解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985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4473.3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性硼氢化锂固态电解质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改性硼氢化锂固态电解质由硼氢化锂和用于限域硼氢化锂电解质的锂氮硼氢骨架组成,其结构通式为xLiNBH‑(1‑x)LiBH4,0.3≤x≤0.8;此改性硼氢化锂电解质在室温下电解质电导率可达2.2×10‑4S cm‑1,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较低的电阻阻抗和宽的电化学窗口,且在低温具有好的循环稳定性。与传统的液态电池相比,以本发明提出的改性硼氢化物电解质组装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机械强度、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优点。

    一种制备储氢物质镁镍合金纳米纤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3793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04228.3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27 D06M11/83 C01B3/0042 D01F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氢气存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制备储氢物质镁镍合金纳米纤维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改变静电纺丝法制备Ni(NO3)2/PVP纤维的煅烧条件,合成竹节状的Ni纳米纤维作为Ni源,利用高温热蒸发法将Mg蒸发到Ni纳米纤维表面进行原位反应,制备得到Mg‑Ni纳米纤维。本发明合成的Mg‑Ni纳米纤维总储氢量为2.25 wt.%,在100℃,100 min内即可吸附1.31 wt.%的氢气,吸完氢后,在265℃,1 min内能够快速放出1.5 wt.%的氢气,总放氢量为2.13 wt.%,具有较高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

    高纯度LiNH2BH3,NaNH2BH3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6728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07274.2

    申请日:2008-12-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纯度LiNH2BH3,NaNH2BH3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在无水无氧的惰性气氛中用固液反应合成出LiNH2BH3,NaNH2BH3,用溶剂洗涤后,再用真空脱挥法除去溶剂得到高纯度固态LiNH2BH3,NaNH2BH3,并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制备不同粒度的颗粒。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工艺对设备要求不高,易于实现,能制备高纯度产品、产物粒度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