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0320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80002411.8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一种靶向肿瘤的重组双功能融合蛋白及其应用,具体提供了一种重组双功能融合蛋白,其包含特异性结合靶分子CD73或TF蛋白的第一结合结构域和特异性结合靶分子TGFβ蛋白的第二结合结构域;以及所述抗体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CD73/TF‑TGFβR融合蛋白通过高特异性地阻抑肿瘤微环境中的CD73‑TGFβ或TF‑TGFβ表达水平,改善肿瘤免疫细胞环境,增强肿瘤治疗的效果。该融合蛋白具有很高的靶向亲和力及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217288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0710173293.3
申请日:2007-12-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4L2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宽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虚拟导频辅助信道估计方法。本发明设计了虚拟导频辅助的信道估计器,对接收到的序列信号经过一定处理后,运用一个32点FFT和LS或LMMSE运算得到某些子载波位置的频域响应值,然后通过线性插值,得到所有子载波位置的频域响应值。本发明可适用于多带正交频分复用超宽带系统。由于采用了新的信道估计算法,信道估计器的复杂度大大降低,能有效地抵抗多径信道带来的符号间干扰,并且能够适用于不同的UWB信道。
-
公开(公告)号:CN101217288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710173293.3
申请日:2007-12-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宽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虚拟导频辅助信道估计方法。本发明设计了虚拟导频辅助的信道估计器,对接收到的序列信号经过一定处理后,运用一个32点FFT和LS或LMMSE运算得到某些子载波位置的频域响应值,然后通过线性插值,得到所有子载波位置的频域响应值。本发明可适用于多带正交频分复用超宽带系统。由于采用了新的信道估计算法,信道估计器的复杂度大大降低,能有效地抵抗多径信道带来的符号间干扰,并且能够适用于不同的UWB信道。
-
公开(公告)号:CN120026105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065711.5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N15/11 , G16H50/20 , G16H5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MIR129‑2启动子甲基化在胰腺癌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属于基因诊断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检测受试者血浆或肿瘤组织中MIR129‑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能够简便、迅速、准确的诊断患者是否罹患胰腺癌且预测患者术后复发和预后,从而在临床实践中能及时甄别早期患胰腺癌的患者和术后高危人群并对治疗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改善胰腺癌的诊疗水平,提高胰腺癌的生存预后。
-
公开(公告)号:CN1173624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770514.X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靶向人HER2/ErbB2的纳米抗体(HER2‑Nanobody,HER2‑Nb),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单克隆纳米抗体高效特异性地结合纯化的HER2蛋白、肿瘤细胞表面的HER2,阻断肿瘤HER2的信号通路,可用于制备靶向HER2阳性肿瘤的治疗抗体、抗体‑融合蛋白或抗体‑药物偶联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703206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080002411.8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百力司康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靶向肿瘤的重组双功能融合蛋白及其应用,具体提供了一种重组双功能融合蛋白,其包含特异性结合靶分子CD73或TF蛋白的第一结合结构域和特异性结合靶分子TGFβ蛋白的第二结合结构域;以及所述抗体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CD73/TF‑TGFβR融合蛋白通过高特异性地阻抑肿瘤微环境中的CD73‑TGFβ或TF‑TGFβ表达水平,改善肿瘤免疫细胞环境,增强肿瘤治疗的效果。该融合蛋白具有很高的靶向亲和力及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69393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1980001728.7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百力司康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IPC: C07K16/28 , A61K39/395 , A61P35/00 , C12N1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靶向CD73的抗体及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还公开了制备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和ADC的方法。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以及相应的ADC能够高效、高特异性地结合纯化的CD73蛋白和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CD73,阻断CD73酶的催化活性,其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及很低的免疫原性,并且具有显著抗肿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71464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58833.5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47/68 , A61K39/395 , A61K45/0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CD73抗体-药物偶联物的应用,具体而言,所述CD73抗体-药物偶联物用于制备杀伤CD73-中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同时通过抑制CD73腺苷酶途径激活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药物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证实了CD73-ADC独特的双重技术效果,一方面直接杀伤CD73-中高表达的肿瘤,另一方面通过抑制CD73腺苷酶途径实现激活免疫微环境;该双重叠加的药理机制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为难治型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0869393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80001728.7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K16/28 , A61K39/395 , A61P35/00 , C12N1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靶向CD73的抗体及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还公开了制备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和ADC的方法。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以及相应的ADC能够高效、高特异性地结合纯化的CD73蛋白和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CD73,阻断CD73酶的催化活性,其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及很低的免疫原性,并且具有显著抗肿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055566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110023426.5
申请日:2011-01-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速无线通信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动态信号检测算法与检测器结构。该检测算法在MIMO中根据各层的信道增益选择每层所需扩展的子节点数,信道增益大,则扩展节点数少,信道增益小,则扩展节点数多。根据MIMO系统中各层的信道增益选择每层所需扩展的子节点数,并用动态流水线的结构进行实现。它相比于传统的MIMO检测算法K-Best可节省30%~50%的节点扩展,硬件实现面积和功耗得到优化,更适用于移动无线通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