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485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410115690.9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F17/10 , G06F17/18 ,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负荷分析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首先考虑不同新能源汽车充电场景,包括居民小区、单位园区、公共停车场、高速服务区等。然后,根据不同日期及气象条件,依次构建新能源汽车充电负荷特征分析模型。模型刻画全天各个时段内,充电车的数量以及充电需求时长,基于蒙特卡洛模拟获得目标新能源充电场景的负荷特征曲线。最后,基于负荷特征曲线、充电类型及相关碳排放系数计算碳排放量。本发明实现了更为科学、精准的碳排放计算,为进一步面向新能源充电桩的能源管理与减排路径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56158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827234.2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F18/2431 , G06F18/22 , G06F40/295 , G06F40/30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电力文本识别模型构建方法、电力设备维修方法和装置。电力文本识别模型构建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样本集;基于样本集执行以下训练步骤:将样本输入至输入层,得到词向量集;将样本对应的词向量集分别输入至第一特征提取模型和第二特征提取模型,得到第一特征向量集和第二特征向量集;将第一特征向量集和第二特征向量集输入至输出层,得到实体标注信息;将实体标注信息与样本实体标注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初始电力文本识别模型是否达到优化目标;响应于确定初始电力文本识别模型达到优化目标,将初始电力文本识别模型确定为电力文本识别模型。该实施方式可以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60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111281411.9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F18/21 , G06Q50/06 , G06F18/241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电力巡检场景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评估方法及系统,包含以下步骤:对获取的原始电力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原始样本和噪声样本;采用集成学习算法对所述原始样本进行处理得到非对抗样本,并采用生成式对抗网络对所述噪声样本进行处理得到对抗样本;基于所述非对抗样本和对抗样本采用对应的鲁棒性度量指标计算式计算得到非对抗场景和对抗场景下的度量指标;基于所述非对抗场景和对抗场景下的度量指标对电力巡检场景下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鲁棒性进行评估。利用电力巡检场景的原始电力数据建定制化评测指标,在非对抗与对抗场景中对电力算法模型鲁棒性进行评测,使评测标准更精确、更贴近电力巡检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79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394777.6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面向乘用车型的电动汽车使用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用以计算电动汽车在使用周期即用户从电动汽车开始使用到报废回收期间的碳排放量。电动汽车的使用周期包括车辆行驶环节、车辆维护环节。基于采集的充电数据,挖掘用户的充电特征,结合百公里电耗、质保周期和质保里程等信息,利用电力碳排放因子数据计算在车辆行驶环节的碳排放量。车辆维护环节涉及到轮胎更换,以及润滑油、刹车剂等车用液体的更换,采用更换部件的单位质量碳排放因子缺省值、更换次数、更换质量等数据,计算车辆维护环节的碳排放量。本发明充分考虑了使用周期全国电力结构的变化,有效利用了采集的实际充电数据,使得电动汽车在使用周期内碳排放的计算更加准确、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56158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27234.2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F18/2431 , G06F18/22 , G06F40/295 , G06F40/30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电力文本识别模型构建方法、电力设备维修方法和装置。电力文本识别模型构建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样本集;基于样本集执行以下训练步骤:将样本输入至输入层,得到词向量集;将样本对应的词向量集分别输入至第一特征提取模型和第二特征提取模型,得到第一特征向量集和第二特征向量集;将第一特征向量集和第二特征向量集输入至输出层,得到实体标注信息;将实体标注信息与样本实体标注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初始电力文本识别模型是否达到优化目标;响应于确定初始电力文本识别模型达到优化目标,将初始电力文本识别模型确定为电力文本识别模型。该实施方式可以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318616.2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Q10/063 , G01N33/00 , G06F17/11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标签产品的影响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碳标签产品的产品参数,所述产品参数包括环境效用值、产品补贴数值、产品环保认知度、产品需求度、产品价值、产品初始碳排放量和产品滞留概率;根据所述产品参数进行产品分析,确定产品分析结果,所述产品分析结果包括产品流通概率和产品后期碳排放量;根据所述产品参数和所述产品分析结果对所述碳标签产品进行影响分析,确定所述碳标签产品流通的影响分析结果。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对碳标签产品市场影响的分析准确度,提升了节能减排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876769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48868.6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排放量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图像采集设备按照预设拍摄步骤对烟气排放区域拍摄的烟气图像集;根据烟气图像集,确定烟气排放区域中排放烟气对应的烟气立体图像;根据烟气立体图像,确定烟气排放区域对应的碳排放量。通过图像采集设备以预设拍摄步骤按照设定周期对烟气排放区域的烟气图像进行采集,通过对烟气图像集的拍摄位置进行还原得到烟气立体图像,由得到的烟气立体图像确定碳排放量。解决了碳排放量难以进行即时确定的问题,实现了对企业、产品等碳排放量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0887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895393.0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贻红 , 卓洪树 , 易建山 , 杨砚砚 , 许沛丰 , 陈广 , 杨维 , 周春雷 , 刘文思 , 王洁 , 王哲 , 吴桂栋 , 张艺潆 , 李媛媛 , 马秀娟 , 李建宇 , 卢彩霞 , 谢长涛 , 唐志涛 , 邓琳
IPC: G06F16/215 , G06Q50/06 , G06Q10/0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企业绿色低碳供应链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收集待评估电网企业绿色低碳供应链数据;根据数据质量评估模型中定义的多个评价指标,基于所述待评估电网企业绿色低碳供应链数据,确定每个所述评价指标的评分结果;根据每个所述评价指标的评分结果、所述数据质量评估模型中定义的指标评估规则和每个所述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对所述待评估电网企业绿色低碳供应链数据进行数据质量评估。本发明更加科学地对电网企业绿色低碳供应链数据进行了评估,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可以为绿色低碳供应链数据治理提供有效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3332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289126.9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41
Abstract: 基于市场的区域电力碳排放因子核算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电力合约对电量进行分类,得到各类的电量和碳排放;基于各类的电量和碳排放结合预先构建的剩余电量转移模型计算区域剩余混合电力碳排放因子;基于区域剩余混合电力碳排放因子结合合约追溯属性电量的平均电力碳排放因子计算区域电力碳排放因子;其中,剩余电量转移模型是以区域为节点,构建流入区域剩余电量与流出区域剩余电量的平衡方程。本发明能够解决各区域间存在环网并杂糅点对点、点对网、网对网多种交易的复杂情况下的剩余混合电力碳排放因子计算问题,为非市场化交易用户以及无法通过合约溯源电力来源的用户提供计算电力碳排放的工具,为区域电力碳排放分析提供精准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19691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221878.3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Q30/018 , G06Q50/08 , G06Q10/06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碳排放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构建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对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优化以生成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获取待测建筑数据,根据待测建筑数据和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生成目标建筑碳排放结果。通过获取历史建筑基本信息构建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并对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特征和超参数优化以生成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通过获取待测算公共建筑的待测建筑数据,以及电力碳排放值作为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的输入,获取目标建筑碳排放结果,实现了在缺乏待测算建筑除电能外其他能源活动水平数据的情况下,准确地测算总碳排放值,提高了建筑碳排放确定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