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7135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27081.2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55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串联式长单体电池的液冷模块以及散热结构,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包括散热子模块,所述散热子模块包括歧管式分流板和微肋阵通道板。将歧管式分流板设置为多个分流道排列的结构,由于每个分流道具有由进水口、出水口、一次分流入口通道、二次分流入口歧管通道、二次分流出口歧管通道以及一次分流出口通道组成的独立的分流结构,每一个分流道都具备了三次分流的特点,减小了冷却工质的流动距离,从而提高了冷却工质在微肋阵通道板的分布均匀性与传热能力。同时,结合微肋阵通道中相互连通的微通道,进一步增强了冷却工质在液冷模块中流动分布均匀性,共同解决了电芯串联式长单体电池极易出现散热不均、散热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98699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1229903.6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气泡融合的微气泡发生装置,涉及微气泡技术领域,旨在简单、高效、经济地制备和收集微气泡,并能有效控制产生的微气泡的尺寸和数量。所述装置包括:气泡融合水槽、文丘里通道、输气系统以及渐缩连接通道。所述气泡融合水槽右侧面连接所述输气系统,使所述输气系统的微管下朝向浸没于所述气泡融合水槽,向所述微管注入气体,利用气泡融合机理,在所述气泡融合水槽持续地产生微气泡;所述文丘里通道通过所述渐缩连接通道连接所述气泡融合水槽,利用所述文丘里通道的喉部形成的低压区,将产生的所述微气泡通过所述渐缩连接通道导入所述文丘里通道,以对所述微气泡进行收集。
-
公开(公告)号:CN111477602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595904.9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H01L23/46 , H01L23/36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芯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流式均温型热沉及电子芯片,所述热沉包括热沉主体以及分别位于热沉主体两端的第一联箱和第二联箱;所述第一联箱设置有联箱进口区和联箱出口区,所述联箱进口区和所述联箱出口区相互隔绝;所述第二联箱和所述第一联箱呈对称设置;所述热沉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两套相互交错的冷却系统,其中一套冷却系统的进口与第一联箱的联箱进口区连通,出口与第二联箱的联箱出口区连通;另一套冷却系统的进口与第二联箱的联箱进口区连通,出口与第一联箱的联箱出口区连通。本发明两套冷却系统的独立运行,且两套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呈逆流,消除了传统热沉中加热面温度不断上升引起的温度分布不均及容易形成热点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56730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10877505.9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层截断式多孔射流气泡微细化沸腾冷却装置,涉及发热设备冷却领域。旨在实现极高发热设备大面积发热面上气泡微细化沸腾的稳定发生,以解决极高发热设备大面积发热面的冷却问题。所述装置包括:上层盖板、上层底板、下层盖板以及下层底板;冷却液流经所述上层底板上的上层流道,通过上层流道的射流孔补充所述下层底板上下层流道下游的过冷液,维持过冷液的过冷度,保证下层流道下游气泡微细化沸腾的稳定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974228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644243.3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1 , H01M10/6555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换热器技术领域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冷却用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固定底板和电池安装架,所述电池安装架固定焊接在固定底板上,所述电池安装架之间放置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之间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固定底板的底部开设有冷却槽,所述电池安装架的内腔中以及冷却槽中均安装有微通道换热器,所述电池安装架的两侧部均为中空,本发明便于将微通道散热器分别组装到电池安装架和固定底板中,通过电池组间的导热板以及电池组底部的导热底板的设置,将单个电池发出的热量导出,通过微通道换热器将热量带走,电池组通过抱箍固定在固定底板上,微通道扁管和波纹翅片组装成U形回路,便于热量的快速传递交换且节约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60128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35083.0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特殊分流结构的微通道热沉。热沉包括分流模块及其上方与释热设备直接接触的均热底板。其中分流模块包含主入流通道、分流子通道、溢流通道、出流子通道、主出流通道。冷却工质从主入流通道进入热沉。主入流道采用截面渐缩结构,确保冷却工质向各分流子通道分配;溢流道直接在分流通道固体壁面加工而成,通过倾斜布置使溢流道与分流子通道形成较小的迎流角,可以减小流动阻力。沿分流子通道内主流方向,溢流道高度逐渐减小,加之分流子通道也采用了截面渐缩结构,避免了过多冷却工质流向子通道下游溢流通道,从而使得整个热沉内部流量分配均匀,进而确保了热沉换热的均匀性。本发明通过特殊的分流结构及溢流道结构设计,使热沉内部流动分配过程均匀化,进而提高热沉整体换热效率及换热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5421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1531329.2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闭‑开式渐扩微通道液冷板,涉及电子元件散热技术领域。包括:盖板、环形挡板、微通道肋板,以及位于环形挡板内的阶梯形微通道配合板、出水分流板;具体通过在微通道肋板上以其圆心为轴周向排列多个肋片的方式,在微通道肋板上端均匀设置了多个径向膨胀的微通道;结合注入渐扩微通道液冷板的冷却水从微通道肋板的圆心流入各个微通道,极大的缩短了微通道的长度,降低了沿微通道流动的冷却水的温差;径向膨胀的微通道利于通道内气泡的脱离和排出,并且该径向膨胀的微通道的后半部分利用阶梯形微通道配合板形成的开式微通道结构相互连通,解决了微通道易堵塞的问题,保证换热面的温度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92731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11605202.3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2F1/14 , C02F1/0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蒸馏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环保的高产水率管式太阳能蒸馏设备,包括固定支架体,所述固定支架体上通过紧固件均匀排布安装有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所述固定支架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箱体,所述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底部设置有浓水排放组件,所述浓水排放组件可对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中的浓水进行排放,所述主箱体中设置有水箱,本发明便于通过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对太阳能进行集中利用,冷凝后的蒸馏水在蒸馏水收集槽收集后流入蒸馏水收集罐,浓水排放组件可对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中的浓水进行排放,通过锥体导流筒套和冷凝罩的设置,使高速排出的热蒸汽流动带动引风罩中产生负压,空气流入引风罩中,流动的空气对冷凝罩的外表面进行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268859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488617.4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昼夜温差环境下的不间断光伏发电系统,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通过设置光伏发电装置、储热装置以及温差发电装置等部件,以及上述各个部件的管道连接关系,形成了冷却液的两条循环路径。一条循环路径中,冷却液进入光伏发电装置吸收光伏电池未利用的热量后,进入储热装置与其中相变材料换热,以通过相变材料存储热量。另一条路径中,冷却液进入储热装置吸收相变材料存储的热量,换热后的冷却液流入温差发电装置,温差发电装置利用冷却液中的热量进行温差发电。本申请结合光照条件,灵活调整冷却液在两条循环路径中的流动,达到在高昼夜温差环境下不间断发电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450719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0287711.7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文丘里式微气泡发生装置,包括一级文丘里通道和二级文丘里通道,气泡在所述一级文丘里通道的旋流区完成破碎以后,再利用所述二级文丘里通道的旋流区实现进一步破碎。以本申请的复合文丘里式微气泡发生装置,无需外加辅助动力设施,利用文丘里通道内的液体本身的动能,通过二级文丘里通道的二级旋流区即可在低能耗下制备出大量直径为一百微米左右的微气泡,运行成本较低。另外,由于本申请的复合文丘里式微气泡发生装置的文丘里通道内不含任何运动部件,因此,本申请的复合文丘里式微气泡发生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运行维护方便安全,不易出故障,并且其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并且经济实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