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加热沸腾条件的棒束通道可视化实验本体

    公开(公告)号:CN10927311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1811310170.4

    申请日:2018-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加热沸腾条件的棒束通道可视化实验本体,包括方形石英通道、分别设置在方形石英通道上端和下端的出口和入口、设置在方形石英通道内的模拟燃料棒束,模拟燃料棒束的下端通过密封法兰与方形石英通道连接,还设置有正极导电铜排和负极导电铜排,正极导电铜排设置在本体入口上端;模拟燃料棒束包括连接铜头、设置在连接铜头下端的导电铜棒和不锈钢管,所述导电铜棒设置在不锈钢管的内部且外表面设置有绝缘管,不锈钢管和正极导电铜排连接,导电铜棒和负极导电铜排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壁温测量方法和可视化实验无法结合的难题,可实现高温及两相条件下棒束通道内部流场温场测量研究,并且设计简单、成本低廉。

    一种非稳态流动换热特性与气泡行为的分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61076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1910475556.9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稳态流动换热特性与气泡行为的分析装置,包括实验段、循环回路、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与图像拍摄系统,实验段为一根镀膜石英玻璃管;循环回路包括蓄水箱、预热器、齿轮泵、过滤器、出口观察段和冷却器组成;控制系统为一个伺服控制电箱;数据采集与图像拍摄系统由质量流量计、压差计、热电偶、高速摄影仪、计算机、模拟电流输入模块、隔离热电偶输入模块及Labview程序组成。本发明可以观测圆管内气泡的产生、增长、脱离、湮灭等行为,并采集相关热参数,包括壁温、压差、压力、流速等。本发明可应用在单相混合对流换热特性分析、非稳态流动条件下沸腾起始点特性研究、非稳态流动条件下单个气泡观测、过冷沸腾换热特性分析等研究中。

    一种核动力螺旋桨式航空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320257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660025.4

    申请日:2021-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动力螺旋桨式航空发动机,气体冷却剂在反应堆内吸热,之后进入透平做功,紧接着进入回热器高温侧放热,与低温侧冷却剂充分换热后流出回热器进入冷却器,在冷却器中继续放热,之后进入压缩机压缩,经压缩后大部分冷却剂再次进入回热器,吸热后回流进入堆芯。压缩机旋转带动离合器运动,离合器通过传动轴与减速器相连,二者共同完成扭矩调节后,减速器驱动螺旋桨发动机旋转。本发明的核动力螺旋桨式航空发动机通过简捷直接的动力传输过程实现了反应堆裂变能与热能与机械能的高效转化。

    一种环形燃料元件流动全可视化本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41576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53348.7

    申请日:2020-0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燃料元件流动全可视化本体结构,由可开展纵截面拍摄的可视化本体筒体、可进行俯视拍摄横截面的上封头、用于充分混合流体的下腔室、用于接连管道的下封头、可视化的实验环形棒、固定环形燃料棒用的孔板、孔板固定段七部分组成。本发明设计精巧,可视化环形燃料棒通过孔板固定件实现悬空固定、孔板紧固部件设计合理,可实现环形棒的精准定位,并且不会对俯视拍摄实验产生影响,亦不干扰流动。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加工,方面观测、实验范围广泛。

    一种螺旋式气液分离器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43252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976009.9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式气液分离器,包括柱状的筒体,筒体的上、下端面上设有流体出口、流体入口,沿筒体内圆周的切向设置有螺旋流道,螺旋流道自流体入口贯通延伸至流体出口,螺旋流道包括外轮廓和内轮廓,沿流道延伸方向外轮廓与筒体的外圆周壁具有平行边形式,内轮廓与外轮廓同轴并逐渐向外轮廓靠近;筒体底部套设有汇水槽,汇水槽上布设有疏水管;与外轮廓相切的筒体1侧壁上间隔布设有多级液相引出孔,对应地,筒体1外沿径向自内而外逐层套设有多重导流罩,使形成沿径向自内而外逐层套设的多级导流腔,每一导流腔的上端封闭、下端敞口并从液相引出孔延伸至汇水槽的上液面。该螺旋式气液分离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运行可靠、且分离效率高。

    一种气相-液滴相双向耦合数值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8391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23475.7

    申请日:2019-04-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流体动力学领域,公开了一种气相-液滴相双向耦合数值计算方法,步骤(1)构建目标结构的几何模型并划分网格,输出网格文件;步骤(2)读入网格文件,计算当前时刻的气相流场参数信息;步骤(3)建立计算程序读取气相流场参数信息文件,计算当前时刻的液滴的运动相变参数;步骤(4)计算液滴蒸发的影响域半径;步骤(5)重新计算并更新液滴作用于周围气相流场的质量源项、组分源项、动量源项和能量源项,并分别加载到影响域半径范围内的网格上;步骤(6)修正计算下一时刻的气相流场参数信息。本发明实时更新计算修正,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了网格内严重畸变的现象,使迭代计算更容易收敛。

    一种直接循环控制鼓式核动力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1241387.6

    申请日:2021-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接循环控制鼓式核动力发动机,包括堆芯反射层、控制鼓系统、辐射屏蔽体、压力容器以及安装在压力容器内的反应堆堆芯、叶片可调式压缩机、叶片可调式涡轮、静叶栅、扩压器和尾喷管;所述控制鼓系统包含8组控制转鼓元件,每一组控制转鼓元件由中子吸收体、转鼓驱动机构和转鼓通道构成,转鼓通道为中子吸收体提供容纳空间以及转动的空间,整个控制转鼓系统以相同的间隔均匀布置在堆芯反射层内;本发明提供一种长续航、大推力、安全可靠的直接循环控制鼓式核动力发动机,该装置配备可调节的压缩机和涡轮叶片,可以适应不同的空间高度,能够克服传统飞行器发动机无法利用临近空间以及续航里程有限的问题。

    一种核动力发动机装置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9435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916820.5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核动力发动机装置,包括基座、反应堆系统、一体化发动机及连接管路;反应堆系统包括压力容器、反应堆冷却剂入口和出口、堆芯、控制棒驱动机构等,一体化发动机包括进气口、压缩机、换热器、涡轮、排气口;换热器包括互相隔离的一次侧、二次侧换热室;压缩机包括前端冷却剂压缩段和后端空气压缩段;一次侧换热室通过接管分别连接反应堆冷却剂出口和前端冷却剂压缩段入口,前端冷却剂压缩段出口通过接管连接反应堆冷却剂入口,二次侧换热室通过接管连接后端空气压缩段出口和涡轮。通过优化设计前、后压缩段结构及一、二次侧换热回路,实现了一、二次侧工质的一体压缩与高效换热和核动力发动机装置紧凑小型化且安全高效。

    一种基于分节点法的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5443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02780.1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节点法的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计算方法,步骤1:根据换热器工质构建物性数据库,针对物性变化剧烈区域局部加密;步骤2:构建PCHE几何模型;步骤3:将PCHE中一组相邻的冷热流道划分为单独换热通道,并将每一换热通道划分为长度相等的N个换热单元,编译每一换热单元的质量、能量、动量守恒方程和相关方程;步骤4:建立新的瞬态计算模型并设置时间步长,设置初始边界条件初始化,获取初始流动换热参数场信息;步骤5:实时更新PCHE冷热端进出口处边界条件,求解每个换热单元瞬态方程组,依次求解N个换热单元,获得换热通道的参数分布场。本发明实现了一种高效、高精度的PCHE换热器运行特性瞬态计算方法。

    一种螺旋式气液分离器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43252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0976009.9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式气液分离器,包括柱状的筒体,筒体的上、下端面上设有流体出口、流体入口,沿筒体内圆周的切向设置有螺旋流道,螺旋流道自流体入口贯通延伸至流体出口,螺旋流道包括外轮廓和内轮廓,沿流道延伸方向外轮廓与筒体的外圆周壁具有平行边形式,内轮廓与外轮廓同轴并逐渐向外轮廓靠近;筒体底部套设有汇水槽,汇水槽上布设有疏水管;与外轮廓相切的筒体1侧壁上间隔布设有多级液相引出孔,对应地,筒体1外沿径向自内而外逐层套设有多重导流罩,使形成沿径向自内而外逐层套设的多级导流腔,每一导流腔的上端封闭、下端敞口并从液相引出孔延伸至汇水槽的上液面。该螺旋式气液分离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运行可靠、且分离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