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6922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362552.3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计算机仿真优化铝合金构件机加工序列的方法及计算机设备,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机加工过程中仿真结果的不可靠以及针对仿真结果工艺优化的不合理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获取构件坯料的材料参数;根据构件的工程图,获取构件坯料切割后的三维模型;对切割后的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网格划分后的三维模型进行热处理仿真,获取热处理仿真后模型的应力场分布和变形场分布;对热处理仿真后的三维模型进行机加工仿真,获取机加工仿真后模型的应力场分布和变形场分布;根据机加工仿真后模型的应力场分布和变形场分布,利用遗传算法,获取优化的机加工序列。本发明适用于铝合金构件的机加工。
-
-
公开(公告)号:CN115565631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26088.7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第一性原理设计合金化改善铜抗氧化性的方法,涉及一种改善铜抗氧化性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铜电接触材料中铜抗氧化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可从原子尺度、基于元素特性和晶体结构,计算铜氧化的基本过程,界面的结合强度,并对元素间的布居,电荷转移等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获得合金元素掺杂改善铜氧化的机理。金属铜易与氧结合形成氧化物,而当合金元素掺杂时会优先与氧成键,从而形成更强的氧化物,阻碍了铜与氧的结合,最终提高铜的抗氧化性。铜合金抗氧化性的关键是表明添加合金元素优先形成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37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60833.3
申请日:2021-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C21D1/18 , C21D6/0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预测轴承钢淬火残余应力的方法,获取轴承钢的热物参数和表面换热系数,建立有限元模型,编写子程序UMATHT输入热物参数进行模拟,得到温度场和组织场仿真结果;求解力学本构关系,获取本构参数,编写子程序UMAT输入本构参数进行模拟,得到应力场的仿真结果;本发明可实现轴承钢构件淬火应力连续描述,支撑轴承钢淬火应力及残余应力的全时、全位置预测,从而为轴承钢构件淬火残余应力调控提供可靠的依据;系统验证表明,本发明残余应力预测值精度优于15%,满足实际研制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046030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510570909.5
申请日:2015-09-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基于有限元法的三维传热条件下的铝合金构件淬火过程换热系数的获得方法,涉及获得三维传热条件下的换热系数的技术。它为了解决一维换热条件获得的换热系数与实际铝合金构件的三维换热条件不相符,导致所获得的换热系数不准确的问题。建立直角坐标系下的三维导热微分方程,基于有限元计算方法,对铝合金构件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并计算某个时刻对应的温度场,判断测试点的测试温度和计算温度是否满足收敛条件,如果满足收敛条件则结束该方法,如果不满足收敛条件,则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出新的换热系数,根据新的换热系数计算新的温度场,继续判断N个测试点的测试温度和计算温度是否满足收敛条件。本发明可用于获得三维传热条件下的换热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504603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74547.7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预测铝合金薄壁构件机加工产生的形变量的方法,涉及预测铝合金薄壁构件机加工产生的形变量的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对铝合金薄壁构件的整个机加工过程进行模拟的计算量很大的问题,测试坯材的残余应力和铝合金薄壁构件机加工的表层残余应力,用等效表层残余应力的分布代替表层残余应力的分布,将坯材的残余应力输入到ABAQUS有限元软件,去除机加工过程中需要去除的部位,将等效表层残余应力施加到ABAQUS分析模型,计算由于坯材的残余应力释放和机加工表层残余应力共同作用下的铝合金薄壁构件形变量,从而可以预测铝合金薄壁构件机加工产生的形变量。本发明可用于预测铝合金薄壁构件机加工产生的形变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936668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42486.5
申请日:2012-1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TCO/Cu电接触材料,它涉及一种电接触材料。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电接触材料由于接触电阻高、与基体润湿性差和自灭弧能力低而导致电器寿命短的问题。本发明的TCO/Cu电接触材料是由透明导电氧化物,镧,锆和铜制成。本发明中透明导电氧化物的采用可以起到提高材料接触导电能力、自灭弧能力和与基体润湿性的多重效果。由本发明的TCO/Cu电接触材料制备的触头在CJ40-63接触器AC4工作制下的寿命值为40000次,而由现有铜基电接触材料制备的触头的寿命值仅为10000~12600次。本发明应用于电工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912177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42865.4
申请日:2012-1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2C5/06 , C22C32/00 , H01H1/0237
Abstract: 一种TCO/Ag电接触材料,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接触材料。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第二相与基体之间润湿性差直接导致银基电接触材料接触电阻高、自灭弧能力低及致密度难以调控的问题。本发明一种TCO/Ag电接触材料,由透明导电氧化物和银制成。本发明制成的TCO/Ag电接触材料电阻率为2.0μΩ.cm~2.3μΩ.cm,第二相与基体之间有良好的润湿性,并且自灭弧能力提高,使电器寿命延长;本发明制成的电接触材料制备出的触头件,可满足接触器类长寿命电器的技术要求。本发明制成的TCO/Ag电接触材料,可用于电磁轨道炮导轨及高速列车受电弓滑板强电弧烧蚀环境电能转换装置电接触元件方面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1942552B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010509670.8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1D9/00
Abstract: 大尺寸环形磁钢零件精密磁场时效处理方法,属于热处理领域,本发明为解决采用传统热处理方法的大尺寸零件的磁性能均匀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一、固溶处理;二、将热处理炉加热到620~660℃时效处理设计温度,保温10~20分钟;三、将零件加装导磁卡具,并放入热处理炉中的均温区,同时施加与所述导磁卡具平行、强度为2~10kOe的外磁场,待所述大尺寸环形磁钢零件在5~10分钟升温至所述时效处理设计温度,然后保温45~90分钟;四、停止加热,撤去外磁场,并进行水淬;五、七级回火处理;六、冷却至室温,将导磁卡具拆卸下来,获得时效处理过的大尺寸调幅分型磁钢零件,完成大尺寸环形磁钢零件的热处理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1942552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509670.8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1D9/00
Abstract: 大尺寸环形磁钢零件精密磁场时效处理方法,属于热处理领域,本发明为解决采用传统热处理方法的大尺寸零件的磁性能均匀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1.固溶处理;2.将热处理炉加热到620~660℃时效处理设计温度,保温10~20分钟;3.将零件加装导磁卡具,并放入热处理炉中的均温区,同时施加与所述导磁卡具平行、强度为2~10kOe的外磁场,待所述大尺寸环形磁钢零件在5~10分钟升温至所述时效处理设计温度,然后保温45~90分钟;4.停止加热,撤去外磁场,并进行水淬;5.七级回火处理;6.冷却至室温,将导磁卡具拆卸下来,获得时效处理过的大尺寸调幅分型磁钢零件,完成大尺寸环形磁钢零件的热处理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