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2765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204948.0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2F10/18 , B22F10/60 , B22F10/85 , B22F12/00 , B22F12/30 , B22F12/43 , B23H1/00 , B23H5/04 , B23K9/04 , B23K9/16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20 , B33Y50/02
Abstract: 基于放电等离子体的熔丝沉积金属增/减材复合制造方法,涉及金属零件成形制造领域;解决了现有增/减材复合制造方法中,减材阶段采用机械加工的方式,造成刀具损耗及其所加工构件表面加工质量差的问题。该复合制造方法包括构件的增材成形过程和构件的减材成形过程;所述构件的增/减材成形过程均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热源,将电弧增材和电火花铣削减材加工的有效结合,实现高精度高质量的金属件增材制造。本发明以金属丝材作为成形材料,用于金属增/减材复合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93477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99152.2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B25J9/16
Abstract: 工业机器人关节刚度辨识装置及辨识方法,解决现有机器人刚度辨识方法中因设备复杂如何提高辨识精度的问题,属于机器人刚度辨识技术领域。本发明工业机器人关节刚度辨识装置将单目相机安装在工业机器人末端,负载通过绳索依次通过两个滑轮连接到工业机器人末端,位于低点的滑轮将力传导至测力仪;本发明的辨识方法:建立机器人静刚度模型;按照预设的阈值筛选机器人的高灵巧性和低刚度的测量位姿集合测{P1},结合单目相机视场与测量精度,在{P1}中进一步选择出最优测量位姿集合;在最优测量位姿下,利用本发明辨识装置测量机器人末端在加载力作用下的变形、力和力矩数据,利用所述静刚度模型,辨识出机器人各关节的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92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95803.4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静止电解液中进行电解加工的方法,基于极间间距变化对冲刷极间间隙所需电解液入口压强的影响,通过改变极间间距的大小高效准确的控制极间电解液静止和电解液冲刷,并通过和脉冲电源协同工作,进而实现静止电解液电解加工。实现了电解去除过程和电解液冲刷过程的高效准确切换,提高了加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7591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231114.2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电火花微焊接装置及方法,属于微焊接领域;解决了微焊接技术中在焊接时,传统高能束热源持续热输入对构件易造成热损伤及热影响区域大的问题。包括操作台、棒状工具电极和脉冲电源;操作台上设有夹具,夹具由导电材料制成;夹具用于对待焊接构件进行夹固,脉冲电源的一个电源端与棒状工具电极的一端连接,脉冲电源的另一个电源端与夹具连接,并接入电源地;棒状工具电极位于待焊接构件上方,且二者间有间隙,待焊接构件作为工件电极;利用棒状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的绝缘介质,在脉冲电源发出的脉冲电压作用下被击穿所产生的电火花放电通道为热源,对待焊接构件进行熔凝连接。把发明主要用于微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977102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1341093.3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光导电火花熔化成形装置及方法,属于增材制造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无法同时兼顾高效率和高精度的问题。本发明将光导电极作为工具电极,光导电极本身导电性能极差,而在特定的光照下,光照区域导电性能迅速升高,可实现导电,粉末或片状材料作为成形材料,基于逐层成形的制造方式,利用工具电极和待加工材料之间的绝缘介质被脉冲电压击穿所产生的火花放电通道作为热源,并通过在光导电极上辐射不同的光照图案对粉末材料进行选择性熔化成形,实现对待加工成形的金属构件的三维结构的重构。本发明主要应用在增材制造领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