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谱信息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质量在线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1500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90287.5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光谱信息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质量在线监测方法,包括采集光信号使用光谱仪分析并使用计算机接收光谱信息;筛选若干特征元素,找出其对应的谱线强度,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主成分的均值及协方差矩阵;计算T2统计量;将T2值画在控制图上确定控制限;通过判断控制图中各点是否超出控制限确定是否存在焊接缺陷;选择不存在焊接缺陷的焊缝对应的协方差矩阵来监控其他焊接过程,进行其他焊接过程时,采集光信号使用光谱仪分析并使用计算机接收光谱信息;找出选定元素对应的谱线强度,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T2值并确定控制限;通过判断控制图中各点是否超出控制限确定是否存在焊接缺陷。上述方法可有效的检测焊接过程中的缺陷。

    一种多孔氮化硅陶瓷与TiAl基合金的真空钎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07773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610347362.7

    申请日:2016-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氮化硅陶瓷与TiAl基合金的真空钎焊方法,步骤一、将质量分数为1.5~3wt.%的纳米氮化硅颗粒、质量分数为2~4wt.%的Ti粉与AgCu粉末进行机械球磨4~6h,提到复合钎料;步骤二、将球磨后的复合钎料与预处理后的TiAl基合金和多孔氮化硅母材进行装配,保持钎料粉厚度在50~200μm之间;步骤三、将装配好的钎焊接头放入真空炉中,在真空环境下加热至840℃~900℃,保温5min~30min,即实现多孔陶瓷与合金基体之间高强度的有效连接,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多孔陶瓷与TiAl基合金的连接问题,获得力学性能优良的钎焊接头。

    一种全自动燃料棒装焊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22197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20844.2

    申请日:2019-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燃料棒装焊装置及方法,全自动燃料棒装焊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芯块定位系统、智能装配装置、旋转焊台、氩弧焊自动焊接装置、物料治具、控制器;芯块定位系统、智能装配装置、旋转焊台、氩弧焊自动焊接装置、物料治具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设置于机架下端的机箱中;全自动燃料棒装焊装置的使用方法通过多个步骤完成燃料棒的全自动装配及焊接任务。本发明用于燃料棒的生产制造过程,能够完成燃料棒的全自动装配及焊接任务,解决人工操作效率低、废品率高、操作困难、劳动强度大、人身健康受到威胁等问题,具有装焊效率高、精度高、智能化程度高、焊接质量好等优点。

    基于熔池温度和尺寸测量的激光增材制造缺陷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08118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412663.2

    申请日:2018-05-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熔池温度和尺寸测量的激光增材制造缺陷诊断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激光增材制造缺陷诊断方法只能诊断零件在高度或宽度方向上的缺陷的技术问题;步骤1,利用CCD相机拍摄熔池图像;步骤2,将熔池图像转化为熔池数字图像信号导入计算机;步骤3,根据比色测温原理处理熔池数字图像信号得到熔池温度和熔池面积的时域图;步骤4,根据熔池温度的时域图判断熔池温度是否发生急剧变化,是则表明产生高度方向上的缺陷,否则表明没有产生高度方向上的缺陷;步骤5,根据熔池面积的时域图判断熔池面积是否发生急剧变化,是则表明产生宽度方向上的缺陷,否则表明没有产生宽度方向上的缺陷。本发明广泛应用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

    一种机器人自主识别与精确定位焊缝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881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757892.4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机器人自主识别与精确定位焊缝的方法,属于焊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的步骤包括:获取待焊工件照片,使用神经网络分析待焊工件照片以获取焊缝端点坐标,依据焊缝端点坐标扫描焊缝获取点云数据,分析点云数据自动计算焊枪位姿信息,依据焊枪位姿信息执行焊接,焊接过程中实时分析位置偏差以提高焊接精度。通过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中的各步骤,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高效率地实现多个且可以是类型不同的焊缝的识别、焊缝起点终点的定位、焊缝三维形貌的扫描、待焊点的精确定位,最终实现机器人的全自主焊接;另外本申请所涉及的方法对相机进行了复用,使其在焊缝位置识别与焊缝三维扫描中均发挥了作用,降低了成本。

    一种基于视觉图像语义分割的焊缝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168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66866.1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图像语义分割的焊缝跟踪方法,该方法充分地利用了扫描激光所特有的匙孔特征,考虑了焊接过程中匙孔的动态特征;采用对抗神经网络和视觉语义分割有效识别并分割出匙孔、熔池,更加精确的实现了匙孔的获取;使用匙孔旋转中心作为焊缝跟踪的依据,相比于使用熔池中心更加准确稳定;本申请所涉及的基于视觉图像语义分割的焊缝跟踪方法可以实现扫描激光焊接或扫描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的焊缝跟踪。

    一种基于光谱信息的激光焊接元素烧损多元回归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8797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82634.2

    申请日:2024-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光谱信息的激光焊接元素烧损多元回归监测方法,属于材料加工工程领域,其方法采用光谱仪采集焊接过程中的光谱信号,采用去背景、高频噪声滤除、归一化等处理方法自动减少光谱信号中的噪声成分,构造元素烧损多元回归预测模型数据库。随后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激光焊接元素烧损多元回归预测模型。采用特征筛选算法实现了光谱信号的降维,提升了模型的计算效率及预测精度。通过网格搜索、交叉验证等算法自动地优化了元素烧损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准确实现了激光焊接过程中元素烧损预测。本发明能够提升激光焊接质量。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作用深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1499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04220.4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加工、表面除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作用深度控制方法。通过激光加工除垢试验采集激光加工过程中的激光羽辉图片及激光加工参数;基于采集到的激光羽辉图片,预设卷积神经网络,学习激光羽辉图片和激光作用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训练得到激光作用深度识别模型;基于采集到的激光加工参数,预设BP神经网络,学习激光加工参数和激光作用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训练得到激光作用深度预测模型;设定目标作用深度,以当前时刻的激光作用深度和未来时刻的激光作用深度作为信息量,激光加工参数作为控制量,实际激光作用深度作为被控制量,建立激光作用深度控制系统,有效解决了现有控制系统响应速度慢、超调量大等问题。

    一种用于舰船实时水下自动化补漏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309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69738.9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舰船实时水下自动化补漏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舰船补漏的技术领域,补漏装置包括载物台,以及位于载物台上的机械臂,还包括补漏机构、末端执行器机构和气体压缩机构。本发明通过柔性盖板对各种破洞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确保了粘合剂层与船体的充分接触;而钢制弯块和充气橡胶圈对盖板施加的压力,进一步保证了粘合剂层的贴合和粘接;充气钢钉枪向橡胶盖板边缘发射的钢钉,能够从正面将盖板固定在舰船上,活塞杆及缓冲垫实现对舰船破洞位置的支撑,增加了补漏装置的密封性和稳定性,减少来自水压和水流的冲击力造成的干扰。

    一种应用于金属与热塑性复合材料热连接界面的化学调控嵌段共聚物制备及其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2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18246.9

    申请日:2023-10-12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金属与热塑性复合材料热连接界面的化学调控嵌段共聚物制备及其调控方法,属于金属与热塑性复合材料热连接界面调控技术领域。为解决金属与热塑性复合材料连接强度差的问题,本发明将一种应用于金属与热塑性复合材料热连接界面的化学调控嵌段共聚物与催化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化学调控嵌段共聚物溶液,然后喷涂至待连接金属表面,室温干燥得到表面固化有定向调控涂层的金属,然后将表面固化有定向调控涂层的金属与待连接热塑性复合材料以搭接形式装配,并通过热连接工艺实现金属与热塑性复合材料热连接界面的高密度共价键及二次交互作用的定向诱导。本发明实现功能性嵌段共聚物应用于金属和热塑性复合材料的高强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