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38254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79018.5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41 , B21D26/045 , B21D26/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闭截面整体管件热气胀-主动气冷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属于材料塑性成形领域,包括模具、封头以及加热装置;封头包括上封头和下封头,上封头用来密封管坯上端开口并将管坯挤压固定于模具上端开口的内壁上,下封头用来密封管坯下端开口并将管坯挤压固定于模具下端开口的内壁上;加热装置设置于模具的外壁上;封头上设置有热气通道、冷气通道以及气体回收通道,热气通道、冷气通道分别用于向管坯内部通入热气和冷气,气体回收通道用于排出管坯内气体。本发明保证了变形发生在预设温度,避免大量冷气进入,降低管坯变形温度;同时避免了管件自然冷却收缩,被收缩量更大的模具抱死。
-
公开(公告)号:CN109482703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811620768.3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26/041 , B21D3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截面差钛合金管件差温气压成形方法及装置,通过模具分区加热调控变形均匀性,包括以下步骤,S1:在模具的不同区域布置不同的加热元件,分别进行温度测量与控制,实现模具大端温度较低、模具小端温度较高的差温温度场;S2:根据管坯大端与管坯小端的温度、直径、壁厚和材料性能,通过计算设计气压加载曲线,采用该气压加载曲线,向管坯内部注入压缩气体,使管坯大端与小端同步变形,并获得基本相同的最大应变速率。本发明提高了变形均匀性和成形效率,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948270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620768.3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26/041 , B21D3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截面差钛合金管件差温气压成形方法及装置,通过模具分区加热调控变形均匀性,包括以下步骤,S1:在模具的不同区域布置不同的加热元件,分别进行温度测量与控制,实现模具大端温度较低、模具小端温度较高的差温温度场;S2:根据管坯大端与管坯小端的温度、直径、壁厚和材料性能,通过计算设计气压加载曲线,采用该气压加载曲线,向管坯内部注入压缩气体,使管坯大端与小端同步变形,并获得基本相同的最大应变速率。本发明提高了变形均匀性和成形效率,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912788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301572.8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35/00
Abstract: 一种棱边圆角R≤2t难变形材料矩形截面空心件的气压‑模压复合成形方法,它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难变形材料矩形截面空心构件的成形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难变形材料矩形截面空心构件的棱边小圆角气压成形存在压力高、内型面精度差、壁厚不均匀,焊接成形存在的可靠性差、型面精度低的问题。方法:一、预成形得到预制坯;二、管端密封,气压成形,得到纯胀管件;三、气压‑模压复合成形,得到矩形截面空心件。优点:避免了多片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形状畸变;降低了圆角成形所需的气体压力,并避免了圆角局部减薄,提高内型面的精度,避免应力集中危险点。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棱边圆角R≤2t难变形材料矩形截面空心件。
-
公开(公告)号:CN10821310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227762.3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连续润滑的挤压模具,涉及一种挤压模具。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挤压时在模具和坯料表面涂抹润滑剂时,润滑效果不佳,对模具进行表面镀层处理的方法增加了模具的制造成本和难度,模具表面镀层易在成形过程中逐渐磨损脱离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由润滑剂储箱和挤压模具组成;润滑剂储箱的侧壁上部设置至少一个润滑剂注入孔;挤压模具的侧壁上布置至少一个润滑剂孔;润滑剂储箱套在挤压模具的外部。本发明提出一种连续润滑的挤压模具,使坯料与挤压模具在加工过程中可以保持一种良好的连续的稳定润滑状态,减少模具磨损,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本发明应用于材料加工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143611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97449.X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21 , B21D26/031 , B21D26/029
Abstract: 板材液压成形中摩擦影响的测试装置及方法,它涉及一种板材液压成形的测试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传统板材液压成形中,无法进行摩擦对板材壁厚分布影响的定量分析的问题。装置:凸模位于凹模上面,管路一端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另一端与凹模介质槽相通。方法:一、制作板材试样;二、凹模处于水平;三、充入液压油;四、对板材试样左端进行标记;五、涂抹润滑物质;六、凸模与板材试样接触;七、对凹模介质槽内液压油进行适时调控;八、对压力与拉伸载荷数值变化进行适时记录;九、持续施加恒定载荷至板材试样断裂;十、对断裂后的板材试样进行壁厚减薄、断裂后伸长尺寸测量。本发明用于板材液压成形过程中摩擦、内压对壁厚分布及成形性能影响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2240719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116707.5
申请日:2011-05-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26/047 , B21D26/045
Abstract: 用于提高管材内压成形极限的装置及利用其的提高管材内压成形极限的方法,涉及用于提高管材内压成形极限的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管材内压成形过程中出现的变形均匀性差、局部过度减薄而发生开裂,及室温成形极限低的问题。本发明装置在管材的外侧壁中部设置约束套或者在管材外部设置模具;本发明方法在管材的外侧壁中部设置约束套或者在管材外部设置模具,向模具与管材的空隙内添加填充物,再将管材固定在模架上,并密封两端,然后向管材内腔通内压,进行成形即可。本发明在管材外侧施加背压,使管材在变形最大截面部位的受力状态由双拉变为两拉一压,避免该部位因壁厚过度减薄而产生开裂缺陷的可能性,室温成形极限提高,膨胀率达30%~45%。
-
公开(公告)号:CN101322995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10064820.1
申请日:2008-06-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大直径管件内高压成形模具,它涉及一种管件成形模具。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管件成型模具中的减力轴体无法用于弯曲轴线管件成形的问题,以及对于轴线较长管件采用全长度减力轴时浪费材料、加工难度大、重量大、装取零件困难和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的两个凸模(9)分别设置在下模(10)上,两个凸模(9)相对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有台肩孔(20),两个传力活塞(6)分别设置在两个凸模(9)的台肩孔(20)内,两个第一传力键(3)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传力键安装孔(21)内,两个第一传力键(3)与两个第一传力键安装孔(21)紧配合。本发明可用于弯曲轴线管件的成形,节省材料、便于加工、重量小、效率高、结构合理、有效降低了水平缸所需的推力、便于零件装取和适于批量生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219451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810063918.5
申请日:2008-01-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具有局部凸起状的长管零件的成形方法,它涉及长管零件的成形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采用先成形局部凸起状的管材,再组装焊接成局部凸起状长管零件的方法所生产零件的强度和刚度差、工序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为:一、首先将管材(1)的两端采用密封装置(2)密封;二、根据局部凸起的形状设计小型模具;三、由加热装置(6)对模具进行加热;四、由密封装置(2)上的通道(7)向管材(1)内注入高压液体或高压气体;五、当模具型腔段内的管材完成变形并与模具的型腔贴合后,即得到成形的局部凸起状的长管零件。本发明具有模具尺寸小、设备台面尺寸和吨位小,与传统成形方法相比,用该方法生产的零件成本低、整体性能和表面质量好。
-
公开(公告)号:CN1644264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200510009657.5
申请日:2005-0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管状结构零件的内高压成形方法。一种能降低成形压力的管状零件内高压成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把所需成形的管件1进行预成形,使管件1的截面成为“多瓣花形”,管件1的花瓣1-1的数量和方位与管件1上所需成形圆角的数量和方位相对应;上模2与下模3进行合模;给管件1的内腔中通入高压液体使管件1发生向外膨胀的塑性变形并且贴靠在上模2和下模3所扣合的型腔内壁上;本方法利用在内压作用下多瓣花形截面直边段形成的整形推力来促进直边段材料向终成形模具圆角部位移动,从而降低圆角部位成形所需压力,可以将内高压整形压力降低到直接由管材进行内高压成形的1/5~1/10,并有助于避免成形过程中的壁厚过度减薄和开裂。
-
-
-
-
-
-
-
-
-